對“教育改革四點要求”的看法
人民網北京 10月12日 電 (記者 盛卉)今天出版的人民日報發表溫家寶總理署名文章《教育大計 教師為本》,文章對教育改革提出四點要求。這是今年9月4日,在第二十五個教師節到來前夕,溫家寶總理在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學調研,并在初二(5)班和學生坐在一起連上5節課,對當前中學教育進行調查研究。
作為一名在現行教育制度下深受其害的學生,作為一個畢業后一直關注教育問題的青年,我曾在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后,給溫家寶總理寫信,提出我們教育中的問題不僅僅是硬件方面的問題,不僅僅是物質資源的問題,更在于軟件方面(教育思想)的問題。我深感我們教育中的僵化和教條,沒有生命力,亦如我們社會生活中的諸多方面的僵化、沒有生命力,因此就寫了一封信《改變教育思想才是教育改革的關鍵》。此信國家信訪局曾經打過電話予以確認,但是后來未有回復。
此次溫家寶總理對于教育的考察,我一直非常關注,但是在一系列的報道后,我不禁非常憂心。
“溫家寶在講話中語重心長地談到:我們的學生也是很優秀的,在各種國際比賽當中經常名列前茅,許多到國外留學的學生學習成績也很好。我們出去這么多留學生,也成長了一批人才,充實了各行各業,但確實很少有像李四光、錢學森、錢三強那樣的世界著名人才。每每想到這些,我又感到很內疚。”
可是看了溫家寶總理此行的諸多報道后,我不禁為溫家寶總理感到擔心和憂心。我們在內憂外患民生凋敝的時期都出了李四光、錢學森、錢三強那樣的人才,在一窮二白的沒有什么物質基礎的境況下都出現了國家建設領域的諸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知識的四有新人!但是現在,我們卻很可能要大批量的造就一大批“無道德、無個性、無創新、無健康心理甚而無廉恥、無人性的“六無人才””。
我首先就溫家寶總理的這次考察發表兩點意見,然后就其提出的“對教育改革的四點要求”提出自己的看法,最后簡單講一下我的教育觀。
溫家寶總理的文章起了一個題目《教育大計 教師為本》,我不知道是哪個鬼秀才出了個主意,害我們的溫總理。這樣的題目不僅是不尊重教師,也不尊重學生,不尊重教育。也許有人不知道我在說什么,那么我就打個形象的對比,“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同樣,“國家大計,官員為本”。如果政府的宣傳報告上這樣講話,那么全國人民和世界人民將怎么想?這不成大笑話了嗎?國家大計,是以老百姓為本,以人民為本,讓人民的物質生活有保障,讓人民的精神幸福富足,讓人民有精氣神!同樣,教育大計,也是以新生的學生為本,把學生培養成為真善美的人才,讓學生成為為社會謀福利的人才!
溫家寶總理想要尊重教師,但是真正的尊重教師不在于給教師一些高工資,不在于給教師一些物質刺激,賺取教師的感激。真正的尊重教師是讓教師回歸本業,能夠“傳道授業解惑”,讓人民尊重教師,而不是讓教師感謝政府。
其次,溫總理此行不應該考察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學,北京不能代表西部地區,不代表東北地區、湖南湖北江西等中部地區,不代表東南沿海以外的中國。溫家寶總理更應該關注這些地區,應該派人調查這些地區在新時期的教育新情況,解決許多地區農民工外出打工后留守兒童問題,解決許多地區因為計劃生育、因為隨父母外出后學生越來越少、老師越來越少、學校越來越凋敝的問題!
中西部地區的教育在今天更有代表性,無論是在教育的硬件方面,還是軟件方面。溫總理若是沒有時間,大可以派人先調查研究一番,大興調查研究之風,不僅調查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學,也調查東南沿海地區,中西部地區,東北地區等等,而后舉全國群策群力,組織一場教育改革大討論,群策群力!在這個經濟、政治、社會文化深刻變革的世紀,向全社會敞開心扉,發動各階層的力量,集思廣益,構建一個新的教育發展規劃!
接著我來分析一下溫總理對教育改革的四點要求。
溫總理一向親民,但是此行溫家寶總理卻很可能得不償失。在當前經濟危機疆獨藏獨群體事件等等國內問題焦頭爛額的時候,溫總理放下這些問題,抽出一天寶貴的時間來聽課,實屬不易。因為很多人對此不理解,甚至很多不關注政治經濟民生的朋友對此也很不理解!
溫總理聽了課,還對當前的教育改革提出了四點要求:“第一,教育要符合自身發展規律的要求。第二,教育要符合時代發展的要求。第三,教育要符合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對人才的要求。第四,教育要符合以人為本的要求。”
我覺得溫總理的這四點要求旗幟不夠鮮明,不夠醒目,太含混不清,既可東,也可西,既可左,也可右,為某些人在其中渾水摸魚留下了很大發展空間。
“第一,教育要符合自身發展規律的要求。”可是教育自身的發展規律是什么呢?平頭老百姓有幾個說的出教育的規律?即便是教書幾十年的老師,也沒有幾個懂得什么是教育規律。“打出來的孝子”的父親有“打出來”的的教育觀念,考試老師有“題海戰術”、“一考定終身”的教育觀念,宗教徒有宗教徒的教育觀念。所以在老百姓里面我們一時半刻找不到鮮明的正確的教育自身發展規律的描述。這樣我們轉而來看專家和學者。
蘇聯有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家;美國有所謂的自由發展的教育體系,同時也有青少年的大量吸毒及其槍擊案;歐美還有居于邊緣的華德福等等教育方式;中國有孔子、陶行知、晏陽初、梁漱溟,更有毛澤東的教育大改革;改革開放后還沒有什么人物可以稱的上教育家的,因為否定了毛澤東的教育觀念,所以我們就更不明白新時期的教育發展規律是什么東西?這真是公說公有理真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我想這只有展開一場大討論才可以初步明白。
“第二,教育要符合時代發展的要求。”同樣,這個時代是什么時代呢?時代主題是什么呢?時代要求是什么呢?這就更人頭疼了。工人農民說,這是一個工人農民從當家作主淪為弱勢群體的時代;小資說,這是一個小資的時代;一些青年說,這是一個物質的時代,一個“以人為資本”的時代,這是一個難尋覓真正的愛情和婚姻的時代;一些老板和官僚說說,這是一個有錢能使鬼推磨的時代;一些學者和官員說,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時代,世界正處于大變革、大動蕩、大重組時期;另一些在全球化過程中得到好處的學者和官員卻說,我們要與世界接軌,要學習歐美發達國家的秩序。這到底是怎樣一個時代,也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那么教育要符合誰的時代要求呢?是符合工人農民,還是符合想這一派或者那一派的要求呢?
“第三,教育要符合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對人才的要求。”這個看似很明確,因為有黨中央的“科學發展觀”,有中央文件的許多規定和說明。但是說實話,這一句其實也不明確。毛主席說“黨內無黨,千奇百怪;黨外無派,帝王思想”。目前的情況也和毛主席所說的一樣。只要是關注當前的政治經濟文化的朋友都知道,目前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個混合體,在其中既有想走美國式資本主義道路的復辟派,也有想維持既得利益集團利益的官僚派,也有想搞真正的社會主義的黨內健康力量。在目前的黨內,這樣的爭論是很多的,那么“教育要符合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對人才的要求。”究竟要符合支持哪一派,反對哪一派呢?
“第四,教育要符合以人為本的要求。”我們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有“以人為本”四個字,溫總理也將這四個字用在了教育改革上面。我覺得這是很不適當的。“以人為本”的提出,主要的針對是官員和政府,主要是講給那些漠視群眾疾苦,不把群眾當人看的官員的,是要求這些官員在制定政策和執行政策時候,能夠充分考慮人民的權益。把這樣的詞語放在教育上,明顯不合適。
毫無疑問,教育是要培養具備真善美的精神的人才,教育是要培養為社會服務的人才。讓老師以人為本,是把老師和學生的關系對立起來,就好比現在的官僚和群眾的關系一樣。讓學生以人為本,其結果很可能便是學生的“以自我為本”,自私自利,進而成為“無道德、無個性、無創新、無健康心理甚而無廉恥、無人性的“六無人才””。這無疑是不正確的!
不過以人為本還有另外一種解釋,美國鸚鵡將以人為本解釋成為“自由、平等、博愛”的普世價值。我不反對“民主、自由、平等、博愛”,我反對打著“民主、自由、平等、博愛”的旗號騙人的把戲。
“民主、自由、平等、博愛”不是喊出來的,讓一個老百姓去和強權的資本家和腐敗官僚去講“民主、自由、平等、博愛”,資本家和官僚一定會聯合起來收拾老百姓。“民主、自由、平等、博愛”最根本的不是它的表面的旗號,而是他背后的政治經濟基礎,要講“民主、自由、平等、博愛”,首先必須要講社會的政治經濟基礎,是資本主義私有制為基礎,還是官僚資本主義為基礎,還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為基礎。不講這些根本性的東西,那么就只能是騙人的把戲。所以首要的是認識世界,真實的世界!
分析了溫家寶總理教育改革四點要求,我再簡要談論一下我的教育觀。我認為我的教育觀不僅鮮明,而且還有一個最大的優點,那便是不僅適用于資本主義國家,也使用約社會主義國家。我的教育觀是“認識世界、明確立場、改造世界”!
認識世界包含認識自然宇宙世界(理工科),也包括認識人類社會(社會科學)。
明確立場很明確,那就是認識人的自我,并且明確自己要為什么人服務。是為人民大眾服務,還是為自私自利服務,為一部分資本家和官僚服務。
改造世界也很明確,那便是按照人民大眾的要求改造世界,或者按照資本家、官僚的要求改造世界。
這句話在任何社會都通用。
毛澤東主席非常明白這個道理,他提出了教育方針“教育必須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必須同生產勞動相結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體育幾方面都得到發展,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
美國政府也因此提出了自己的教育發展原則,那便是尊重個性的發展(表面上的尊重個性發展,意圖將人民分散化),鼓勵無限的創新,鼓勵個人成功(潛在的便是很多人的失敗,少量資本家的成功,大多數人的失敗)。
我期望溫家寶總理也能夠根據這個原則“認識世界、明確立場、改造世界”,提出新時期的明確的教育觀念。
順便講一下7月份溫家寶主持的《國務院文化產業振興規劃》。溫家寶總理在七月份出臺《國務院文化產業振興規劃》,在九月份考察教育。這是溫家寶總理在文化教育系統幾個月來的大手筆。 7月22日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22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并原則通過《文化產業振興規劃》。這些年來,老百姓流傳一句話,“振興什么,倒退什么”。那么我們這份《國務院文化產業振興規劃》又是怎么振興的呢?
在這份產業振興規劃中,提到“會議強調,振興文化產業,必須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統一”。這些年來由于資本的橫行,我們的文化已經非常蕭條了。雖然報刊上提到什么現在的文化要以前豐富,但是這個豐富并不是“富足的豐富”,而是“混亂的豐富、浮躁的豐富”。中華民族已經失去了團結起來的思想,而現在提出“振興文化產業,必須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統一”,不是要把文化搞的更為浮躁和混亂嗎?
在這份產業振興規劃中,提到“為確保各項任務落到實處,必須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激發全社會的文化創造活力。要降低準入門檻,積極吸收社會資本和外資進入政策允許的文化產業領域……”這些年來,因為歐美資本主義腐朽文化的橫行,因為消費文化、自私自利文化的橫行,我們文化中的優良傳統一個一個被消滅,雷鋒精神、“為人民服務”這些詞語,某種程度上被人嘲笑。而現在我們還要來歡迎這些腐朽文化。我們親民的溫家寶總理為何竟然會通過這樣的《國務院文化產業振興規劃》呢?我們期望溫家寶能夠真正親民,能夠真正為民眾著想,制定切實可行的好的政策。如果有這樣的政策和行動,那么看不看望我們教師、學生、煤礦工人、建筑工人、農民工、四川災區人民倒是其次!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