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億中國人”為什么就頂不起“官員財產申報”?
有關中國“官員財產申報制度”熱熱鬧鬧地炒了一陣子以后,又開始歸于平靜了,因為兩會開過了,老百姓看不到什么希望了,也就自然不了了之了,這是為什么多年來官方總能年年準備、年年不兌現的原因所在,同樣的制度在俄國就有不一樣的結果,他們說做就做,梅德韋結夫和普京率先公布自己及家庭財產,為制度的推行起到了非常好的帶頭示范作用,我們不管對俄國人出于什么感情,在這件事情上,必須為他們的辦事效率及反腐決心叫好。
反觀中國,我們除了嘆氣,似乎很難找到一個渲泄憤怒與不滿的途徑,13億中國人的力量居然讓“研究”了十多年的制度還遙遙無期,是13億中國人無能、無力?還是身居統治地位的官員太過強大?誰能給人民一個答案?
中國人有理由懷疑反腐敗的決心。黨中央及政府官員在多個場合都表明,財產申報制度是反腐敗的一個重要利器,這說明他們內心還是明事理的,并非有些人講的那樣迷糊,他們也沒有裝迷糊,但是,令人遺憾的是,只看到太多的口頭表述,不行動是沒有用的,為什么就不實行呢?明明知道是反腐利器而棄之不用,那不是說自己反腐敗的決心有假嗎?該做的事不做,老百姓有懷疑的權力和批評的權力。
阻力到底出在哪一個層面?老百姓知道這項政策無法推出肯定是有原因的,但由于地位低微,無法洞觀內情,不知道最大的阻力來自于哪個層級,中央十多年推不出來受到的壓力不言自明,仔細分析一下:老百姓肯定沒有阻力,官員有高、中、低之分,低層的官員想抵制,只怕權力太小,阻止不了政策的執行,高層權力太大,比較顯眼,即使想阻止,可能也不敢明說,問題是不是出在“強大的中層”呢?我個人不好判斷,希望有條件的高級老百姓能作些調查和了解。世界上不只中國有官員,世界上都能推行的好東西為什么在中國就是不能“接軌“呢?官員、媒體常掛在嘴邊的“接軌”怎么不見行動呢?中央如果自己解決不了阻力,大可以將阻力的根源公示于眾,讓老百姓看看真相,用人民的力量為中央壯膽,用人民的力量將阻力鏟平,一個十多年不能解決還有可能即將胎死腹中的制度已經到了還真相于百姓的時候了。
相信人民國家才有希望。現在有很多官員都罵老百姓是叼民,都認為老百姓算不了“什么東西”,其實這些人比老百姓無知得多,他們不過是貪了幾個錢混了個黃袍馬褂,他們才真正不是東西,最近中國又出現了什么“超級智庫”,從智庫的構成來看,再次透射出對人民的不信任,利益集團仍然是構成中國走向的決定力量,老百姓的聲音將在相當長時間內得不到正視,中國沒有有合法的民意反制決策的程序,中國的民意暫時無法決定既得利益階層的帽子和位子,所以,“民意”始終只能徘徊在“民間”,登不上政府的臺面,偶爾的即興之作,代表不了民意的主流導向作用,“蜻蜓點水”式的尊重民意,不是真正的尊重,只有讓民間能夠決定政策走向的時候,國家才有希望,社會才有和諧。
13億中國人還要等多久?有沒有時間表?干脆說財產申報制度徹底不搞了,也是個說法,長期討論、研究下去不是個好辦法。
中南大學孫錫良(轉載須署名)20090423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