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并非不重要——支持官員財產公示
實際上,依照老僧的觀察,官員財產公示制度已經勢在必行,可以說大局已定,所以現在老僧在這里吼一嗓子“支持”并沒有太大的意義。不過看到兩個我很欣賞的網友“數學”與“偶爾喝多不算壞”都對官員財產公示不以為然,還是忍不住再說兩句。
我明白這兩位網友的擔憂,認為官員財產公示制度有可能演變成走過場的形式主義,估計這二位性格應該比較直方,平時對生活中的那些虛頭八腦、裝腔作勢的行為可能就看不慣,所以覺得如果沒有實質內容的形式還不如不要。但我有一個觀點,對于一個群體來說,如果要形成某種共同特征,形式是非常非常重要的。重要到什么程度呢?可以說,沒有形式,就沒有結構;沒有結構,就沒有整體特征。我們都知道,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戰斗力非常強,對于一支部隊來說,戰斗力當然是一個整體屬性了,但這個整體屬性是如何培養出來的?這是讓很多西方軍事學家撓頭的秘密。但在老僧看來,解放軍的戰斗力直接來源于他們平時訓練生活中的個各種各樣的“形式”。比如“疊豆腐塊”被子;比如飯前拉歌......,這些看起來很不起眼的“形式”,對形成解放軍的整體作風具有關鍵的作用。而正是解放軍雷厲風行、英勇頑強的作風,才導致了解放軍部隊的超強戰斗力。只是遺憾的是,最近幾年這些被歷史證明行之有效的形式,已經逐漸在人性化的大旗下被消解,如果長期這樣,也許我們可以在生活中看到吊兒郎當、松松垮垮的“國軍”,就是以前我們經常在電影里面看到的那支一潰千里的“國軍”。不懂帶兵的人,千萬不要給部隊灌輸他自己的“先進管理理念”,發明一套自己的“形式”,革命戰爭時期形成的部隊的作風,是經歷過戰場考驗的,是被歷史證明最有效的“形式”,不然會害了這支英雄的部隊的。
還有一個例子,就是黨員在參加黨組織的時候,都要進行宣誓。這套宣誓,在個人看來,也完全是一套形式,對黨忠誠不忠誠,難道通過一次宣誓就可以解決的嗎?但共產黨為什么不取消這套入黨宣誓的“形式”?這背后一定有他們的理由。這里就不繼續展開討論了,總之一句話,凡是涉及到組織建設的,必然要重視形式。一個組織成形之后,形式往往決定內容。這點并非難以理解,還是用解放軍舉例:一個人參加了解放軍之后,等他再從部隊出來,人們往往會發現他與以前的他不同,他身上多了一些解放軍的特征,比如堅強、比如勇敢、比如利落......。這就是群體的“形式”改變了個體的“內容”。
所以,千萬不要以為“官員財產公示”只是形式沒有實質意義。一旦執行起來,公示這種形式會產生很多人意想不到的效果的。其實,不用說這么多這么玄乎也可以理解財產公示的作用的——你們看官員們起勁的反對公示財產,你們也應該知道這肯定會有作用的。他們反對的,一定是有不利于他們的東西在里面,他們一個個的都比我們更聰明。那么,我們當然就應該強烈支持。
堅決支持中央制定官員財產公示制度!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