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靡世界的金融危機震懾了所有的國民和政府,撞歪了幾乎所有經濟和金融專家的位置,出乎意外,忙于應付,但究竟有多少探的其根源和本性,看現在狀況就明了了。
世界經濟發展到今天,其繁榮程度是前所未有的,國家和地區經濟相互依存和依賴程度在發展時期得到充分的滿足,沒有那個國家會是危機的凈土,危機的消除是緩慢的,和它發展起來具有不完全對稱的對稱性,各個國家和政府紛紛救市,對危機起到了延緩和抑制作用,但不能阻礙其發展和發生。
危機的根源是:私、利,人性的根本是私利,社會的根本是私利,國家的根本是私利,私利決定了世界諸國的過度繁榮和發展,反之,消除過度的工具是危機了,恐懼危機是本身處在危機中,認識和降低危機損害是上策。蔑視危機是蠢,危機火上澆油是我們多數人的行為。
各國救濟金融和企業的所做所為,多數是為了本身的利益在火上澆油,其救市效果根本沒有顯現,應該說多數在為危機增加動力,其副作用可想而知,金融機構在獲取了新的動力后,燃眉之急是挽救自己,繼續擴張危險的業務,實業在獲取了動力后會加大過剩產品的生產,就這兩方面就可說明不適當的救助是有害的。但這些事件是不可避免的,因為是人的本性決定:見利不收,見死不救。說明白點真正的危機其本身不巨大,在我們事與愿違的擴充下變的強大了。這好比著火了,在我們混亂中把本應該從火中救出的物品放在火上了,把滅火的物品加入貨源中,在我們的不斷提高燃源下,火勢強大無比,其實火不大!!!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