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所謂的拐點論是否成立,交易量大幅下跌是個不爭的事實。
在去年房價大幅上漲,成交量也大幅上漲的情況下,為什么今年剛開春就價量齊跌,尤其是成交量持續低糜萎縮呢?
我個人分析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投機資金不愿再進場造成的。
因為所謂的剛性需求是不成立的。去年大量買房以至一房難求的局面形成,主要是預期上漲的心態導致投機資金入場造成的。在政府加息限制二次置業等一系列政策的調整下,人們對房價預期上漲的念頭不再強烈。
投機資金率先在高位獲利出局,而剛性需求本來就沒多少,加上用于自住的人都覺得現在房價虛高,誰都不愿意把幾代人的積蓄貼給黑心的開發商,因此不用買房人聯合,自動就出現了買賣雙方對峙成交量下跌的局面。
所有人都看到了虛高的房價,現在的成交量才是真實的需求率。需求率極其低,政府有點慌了,沒有料到這幾年都是投機心態在炒房,于是在開發商暗示不成立的奧運契機下,開始松動二次置業條款。
我想說的是,政府一旦屈服,將有可能使原本的投機資金,股市敗北退出的資金等共同匯集一處(因為中國企業實在沒什么可再透支榨取了,只好都來房市,況且還有些不負責任的媒體在引導人們把資金再轉到房市)。把房價再次推高。這次推高將比前幾年的漲幅總和還要大很多,屆時房價將高到僅一個城市的房值就能抵得上美國幾個州的GDP總和那樣的天價。這個價是絕不以人們意志為上漲的,政府出臺任何政策都無濟于事,高房價將真的打垮中國經濟。(上海已經開始有再次上漲的苗頭,警惕吧醒醒吧政府的某些狂喊房價不高的官員們)
很少有人注意到,中國每年新增建筑面積幾乎占到全世界的一半,從1996年全國新房竣工面積16億多平方米到2005年的將近23億平方米,十年間增加了近60%,而我們的總人口量沒有增加很多,為什么以前房價大家都覺得不高也都有房住,現在反而越建越多卻越來越貴,越來越不夠用?開發商的貪婪起了決定性作用。
利潤高到自己都覺得有點不好意思了,卻依舊大肆囤地囤房,反正都是低利率借銀行的錢,不用白不用,用了也白用。用夠了,賺夠了,你銀行敢卡我,我就敢把爛尾樓留給你,到最后損失的還是銀行,政府,老百姓。挾房子以令天下的氣勢著實令高官頭疼,這不,反復權衡下,二套房政策標準將有所松動。奧運景觀比賽地旁,房租漲十倍充分說明了人心貪婪的程度,自己房子標價多少出租我們不管,可是這種邪風一旦彌漫,助長的恐怕將不止是房價,還有人的價值觀、道德觀等,對這些標準的沖擊。
奧運原來不是帶來奧林匹克精神,而是讓某些小市民看到了暴利在眼前,這樣的奧運給人感覺變了味。
國際慣例奧運后房價下跌,中國憑什么還會上漲?難道現在房價還不夠高嗎?傻子都知道房價太高啦,下不來的原因政府比誰都清楚,真正住房需求有多少大家也都看清了。面對這樣一個即將下跌的危險局面,誰愿意再冒險賭幾個月后即奧運完畢房價上漲的敗局。
是人都能看清楚形勢,所以奉勸在京置業的人,且慢買定離手,再忍幾個月看看奧運后的結果吧!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