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一代的育兒困惑 文/鳳凰淑女
盡管80后還在受到爭議,但80后不可避免地步入了結婚生育的年齡段.。隨之而來的,大概不僅僅是存在的困惑,還有生存的困惑、是否結婚養育孩子、如何育兒的困惑。 我支持年輕的80后女子們在事業上努力的打拼,畢竟你們是最有希望、教育程度最完備的一代人。但我也支持80后這些高素質的女子們結婚生孩子,因為,有了一代個人素質文化非常發展的女性做母親的社會,社會結構就會隨著人口素質提高而發生變化。
偶然看到老鬼先生在他的博客里提到他的母親(著名作家)揚沫養育老鬼等幾個孩子那種粗放、那種父母和子女之間的不溝通、不細膩,以及現代人決不會理解的那些種種父母子女之間的行為,似乎到了不盡人情的地步,都是那個特定歷史條件下的歷史烙印,使得老鬼覺得自己幼小的童年并不是那么輝煌可追憶。這讓我感慨良多,其實有那些童年經歷的,絕不止是老鬼一個人。只是老鬼把幼年的經歷寫出來了,并且長大了以后理解、原諒了他的母親,而做母親的揚沫也在她70多了以后才表現出了母親溫柔一面,這是多么難得!以致于老鬼說,下輩子也還是愿意做她的孩子!這讓我內心感到了一種親情回歸的震撼。 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父母都處于社會重大變革的時期,好多人的童年并不是充滿陽光。一個朋友跟我說:"記得大學時候剛進校所有同學要介紹自己的父母,一位男同學站起來臉憋的通紅,說了以下的話:“我不知道該介紹啥,聽到你們都介紹自己父母如何的親情,如何的給你們溫柔,我聽起來好陌生,甚至有點覺得肉麻,我不知道被母親抱一下是什么感覺,被母親寵愛甚至在父母面前任性撒嬌,離我很遠不可想象,因為我沒有體會過。”他的發言聽的在坐的同學目瞪口呆"。 那些幼年的陰霾在心靈里被打下了深深的印記,在今后多年的成長中,有的人都永遠不會忘記童年經歷,快樂的童年和陰霾的童年,給人留下的記憶都會跟隨著你,揮之不去。從心理學來說,幼年的經歷可能影響一個人的一生。
現在人們都不會照著前幾十年農村那種老的育兒方法來養育孩子,有人說老的育兒習俗阻礙了民族素質的提升 ,是否那么嚴重呢?中國人一代一代都在父母親的影響下生長,可是大部分作為母親的人都沒有足夠的文化,也不懂得科學的養育子女,聽到很多老一些的人常說,“我們小時候父母都忙著工作,誰來注意過我們?子女又多,放羊一樣地就大了,沒有聽說過什么科學養育子女。” 是啊,那么多年,老一代做父母的,并不知道養育孩子有營養科學、幼兒心理學、教育學等那么多的科學知識,因此許多做父母的并沒有真實地感受過做孩子的心理狀況。
80后一代是受到過足夠文化教育的一代,當然該在養育子女上接受新的理念,做一個有智慧的媽媽。如何做一個有文化的智慧媽媽、既讓孩子健康成長、也要兼顧自己的事業呢?盡管我也有很多話說,但前幾天我在電視上看到揚讕主持的養育寶寶新理念,作為一代有文化的知識女性揚讕,在處理好事業家庭方面是一個榜樣。她是名人卻也是個養育了兩個孩子的母親,既有母性,又有事業心,這正是我們需要學習的地方。揚讕提出的智慧媽媽應該培育寶寶健康成長,合理安排有了寶寶以后的家庭生活,在相夫教子的同時兼顧自己事業的發展.。家庭關系和諧,懂得自我提升、自身職業成功發展就是智慧媽媽。
相夫教子,這正是中國最傳統的女人,而現代女性尤其是80后女性,在工作和事業發展中要盡量兼顧好家庭和孩子,這本身是對年輕的女性的一個考驗,正體現了女性的能力和智慧。一個有能力的女性,必須要在這里面找到平衡點,不要因為事業忽略了家庭、孩子和父母,畢竟看到自己辛苦付出換來寶寶健康成長那該是一件多么快樂的事情,把孩子成功養育、培養成才也是每一個做母親的人生值得驕傲的成績。
希望中國的年輕80后做一個值得人稱道的智慧媽媽,為家庭穩定做貢獻啊。 鳳凰淑女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