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強東自2018年在美國發生明尼蘇達州事件后,就低調起來,不在網絡更新動態,不參加各種論壇,不現身聚光燈下。
這次京東入局外賣行業,劉強東親自當起配送員,高調回到大眾的視野。
無論是作秀也好,還是真的想體驗一把做外賣配送員的感受,該行為傳達了一種對外賣小哥的尊重,對一線勞動的尊重。
有人說京東這種高調的做法會把外賣行業的水攪渾,我不知道這類人是站在什么立場得出這種認知和態度,這水本來就是黑的,而不是渾的。京東入局外賣,當然出于商業考慮,可最后無論成敗,都會對這個行業起到規范作用。
京東能不能做起來呢?
首先,京東占了“人和”。
美團在外賣行業基本達到壟斷的地位,特別在小城市,它的市場占有率極高。
之所以沒有發力把餓了么拖垮下去,可能就是為了規避被反壟斷。
資本達到壟斷后,吃相往往就比較難看。
美團給商家提供一個平臺,就像地主收租那樣,收的傭金費高達20%至30%,商家普遍反映美團平臺扣點過高,導致利潤被大幅壓縮,怨聲載道;又經過算法,設計讓騎手獲得的配送費太低,更別說給交五險一金;對于消費者來說,也有抱怨。人家餓了么,至少在商家信息里都能看到商家環境照片,能明白該商家有沒有堂食,而美團并不強制上傳,監督放水。
這些現象進而導致什么呢?
資本壟斷這個行業,如果有創業小公司冒頭,美團可以利用資金把對手打壓下去,不利于這個行業創新發展;對商家抽的傭金過高,商家為了賺到錢,想方設法壓榨食物的成本,造成食品安全頻發;對騎手的算法設計,騎手為了賺錢,就需要接更多的單,所以要提高時間效率,于是就會經常闖紅燈。這造成騎手與社會出現了矛盾,騎手與消費者出現了矛盾,商家與消費者出現了矛盾,掩蓋平臺資本的惡。
所以才有了輿論——“天下苦美團久已”。
其次,京東占了“地利”。
京東有著快遞行業的豐富經驗,而且京東早已收購達達集團,擁有覆蓋全國2600多個縣區市的即時配送網絡,配送時效號稱“最快9分鐘送達”,京東的“準時保”服務和達達秒送的配送能力,能夠滿足消費者對即時配送的高要求。京東外賣全職騎手,正常繳納五險一金,為了保證騎手薪資不降,個人部分的社保也由京東繳納。
至于“天時”,京東差了點。
外賣行業,已過了粗放爆發期。
在外賣這個行業,以前餓了么是老大,它是最早在外賣行業做起色的。接著是美團,它在“千團大戰”的團購商業模式中勝出來,利用這個優勢加入了外賣競爭。
后來阿里百度等互聯網公司也下場,口碑和百度外賣敗后,剩下美團和餓了么。
可是餓了么被阿里收購后,管理人員都換了一遍,創始人也退場,這是阿里一向的操作了,凡是被它收購都難活下去。餓了么只做外賣,團購之前在口碑,分散開來,粘性比美團差遠了,要是餓了么能扛一下,也不會有京東入局的機會了。
這幾年,京東的快遞業務被菜鳥瓜分了很大的市場份額。網購也被拼多多和各種直播帶貨瓜分了很大的市場份額,京東在2024年的GMV已經被抖音電商超過。
京東還屢次出現輿論危機,生存艱難。
特別面對外賣開始搶占的“即時零售市場”,這趨勢這對京東的破壞性很大。
京東有一個很大的優勢,就是京東快遞,如在北京基本早上下單下午到,下午下單第二天到。但美團秒送威脅到了他這個優勢,依托于外賣網絡,附近門店的商品可以在30分鐘就能送到。在消費降級的大環境下,京東流量下滑,必須要利用自己的配送優勢做出一些改變。
所以說,京東入局外賣,本來就是為了自己的商業行為,搶占道德制高點,就是為了營銷為了流量,為了快速搶占市場。
但這行為,這商戰,對外賣行業是有利的,對資本壟斷行業異化惡行起到糾正作用。成功與否,或者成功后又變成如何,這不僅靠商戰來自我糾正,國家和社會也要多加輿論監督。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