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河北三河把街頭招牌改變顏色的問題討論,漸漸深入理論層面的分析。有一種分析,認為這個什么小付書記實在是把個人審美強加給大眾審美,是一種典型的為官者的任性。果真是這樣嗎?果真是審美范疇的問題嗎?恐怕問題絕對不是這么簡單。
紅色讓人煩躁,是這位書記集中要表達的意思。所以,三河不僅動了街頭的各種紅底的招牌,而且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各種紅色宣傳廣告標志,甚至連我們最為莊重的國徽標志,也都被改變了顏色。這就不是什么審美意義的討論了。
【這是被改變顏色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廣告牌】
【這是公安警徽包括國徽標志都被改變顏色】
是個中國人誰不知道,紅紅火火,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底色,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的標志色。你看,我們共產黨的黨旗、共和國的國旗,我們人民解放軍的軍旗,我們青少年的團旗、隊旗,我們的根據地叫紅色根據地,我們的后代叫紅色接班人,我們表現民族傳統代表中國色彩的叫中國紅,紅色代表著我們民族文化的那種不甘屈服、英勇向前的一種象征和精神力量。由此看來,三河市起決定作用的這幫人就不是什么審美的問題,我們可以毫不懷疑地說,這些人生來就對紅色有仇恨心理。那個解讀者已經非常清晰地說出了他們這些人的內心世界,要告別那個“年代”。他們要告別的是什么年代?說穿了,就是那個充滿蓬勃朝氣的建設社會主義的火紅年代,告別那個人民對黨對國家對社會主義充滿激情的偉大年代。這與前些年一些反動公知公開張揚的“告別革命論”如出一轍。
“付三河”,我們毫不懷疑他是在試探人民大眾的容忍底線。他說的什么藍與黑不過是打的掩護而已,他意在說紅,他心眼里就是要“去紅化”。為什么敢這么做?首先這家伙在固安任職時已經有類似的行為,組織上當時沒有對他采取措施,于是在三河又故技重演,不過這次更加大膽而已。他為什么敢這么做?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一個時期以來,對那些“去紅化”的行為,一些地方政府毫無政治警覺,沒有采取必要的措施。比如,山東某地、湖南望城對毛主席塑像動手腳的行為,社會反響那么強烈,結果都是不了了之。江蘇聯通那個侮辱革命先烈的事件,幾乎全民公憤,也是不了了之。這些無疑給某些人造成一種錯覺,就是“去紅化”是上邊默許的。于是像“付三河”這樣的投機主義者,便開始試探著再往前走一步,干脆公開“去紅化”。他以為自己別出心裁這么一做,欣賞他信任他的那些什么上級就可以給他提個一官半職。這樣一種投機心理,不能說“付三河”就沒有,否則就不會有這種令廣大民眾惡心憤慨的極其下作的行為。
習近平主席一再強調,“共和國是紅色的,不能淡化這個顏色”。難道各級領導對此可以置若罔聞,利用手中權力為所欲為嗎?這件事給各級黨政部門和領導干部一個深刻教訓,就是對那些不斷張揚“去紅化”,甚至不惜戴“綠帽子”的行為,我們黨和政府不能聽之任之!如此下去,只能害黨、害國家,損害干群關系,損害人民群眾對黨和政府的政治信任,動搖社會主義紅色政權。改變顏色絕非小事,大事化小后患無窮,必須對“去紅化”傾向堅決采取“零容忍”態度。這次對“付三河”只是免職,廣大民眾并不滿意,應該有更加切實管用的殺一儆百的有效措施。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