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一些人士還是不很理解房價大跌與我們每一個人的關聯性,或者說是后果。在此也就有必要談談“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的問題。據史料記載,“城門失火,殃及池魚”語出北齊·杜弼《檄梁文》:“但恐楚國亡猿,禍延林木,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痹诖?,如果火小所殃及的池魚就少,火大殃及的必多;可不論怎樣,離開池水的魚是無法再活的了。是不是這個道理呢?
那么,房價怎樣的下跌叫大跌呢?題為《清華教授:我反對房價大跌 如果跌80%我們統統完蛋》的報道給出的是80%;可為什么是80%,而不是10%、20%、50%呢?亦或者說,為什么不說我贊成房價下跌到某年的水平將會使得我國的房地產業健康、平穩發展,還會促進我國經濟轉型、節能減排、降低某些行業的產能過剩呢?或許這就是學問的詭異所在吧,或也在暗示著宏觀調控必會使得房價大跌80%乎?而如果房價真的大跌了80%,金融危機的爆發將在所難免。題為《中房協“上書”:暫緩再出樓市新政》的報道所要表達的或也是這個意思吧,進而什么“市場的問題市場解決”了,諸如此類。換句話說就是,宏觀調控的結果必將使得房價大跌到80%,進而我們“統統完蛋”。而如果房價真的大跌了80%的話,我們確實會“統統完蛋”,這就是“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效應吧。
然而,題為《7月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價同比漲10.3% 環比持平》的報道卻又在告知我們,不論是房地產商,還是中房協,或是某些教授、專家之言,其口中的房價下跌,也只不過是房價沒有累積上漲、或累積上漲幅度變小了而已。這樣就受不了了,可想而知我們“城門”的“薪”是多么的旺盛,這要失了火,池里的“魚”又焉能跑得掉呢?可換個角度看,此是不是做實了房地產已然綁架了中國經濟健康、可持續的發展之路呢?
題為《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開發商暴利與降價無關》一文道:陳淮,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昨日,近3個小時的演講中,他思維極度“敏捷”,針對開發商“成本”與“暴利”,陳淮昨日一一揭底。他說,即使房價低于成本,開發商也不會緊張,他們始終有得賺。(2010年8月15日《中國經濟網》)而如題為《開發商掙錢掙得都不好意思了》的報道也多次出現了吧?這又都在說明著什么呢?
而美國華爾街金融大鱷們之所以敢于把住房次級抵押貸款(貸款機構向信用程度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貸款)打包成優質債券,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不就是吃定了美國政府\美聯儲不可能看著其“完蛋”嗎?現實不也是金融大鱷們賭贏了嗎?隨后美國金融改革法案的出臺不也是源于此嗎?可在這個“城門失火”中,全球又有幾個國家沒有被殃及呢?不僅如此,華爾街眾多的金融高管們不還照樣拿高薪、分享著高額的花紅而不亦樂乎嗎?可眾多的普通員工卻大批的失業了。
其實,宏觀調控政策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盡可能的避免、減少“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問題的發生,使得經濟平穩、健康、可持續的發展。遺憾的是,由近期眾多的數據和相關的報道、中房協的上書,以及眾多地方經濟適用房、廉租房建設進展的報道來看,“賭”政策之風還是普遍存在的,此都將會加重殃及“池魚”效應還就真說不定;何況,我國的眾多房地產商在變身為開發商后,又華麗的轉身為發展商了。不要小看了這個名稱上的變化,其意味著原來的房地產商離“城門”是越來越遠了,大多數的購房者卻離“城門”是越來越近了;況且,如題為《江蘇千年糧倉遺址讓位房產開發 文物局啞口無言》報道中的“開發商鎮江市城市投資公司其總經理祝瑞洪正是鎮江市建設局副局長”這樣的政府就是開發商之現實也絕不會是個別現象。已開始實施的監察部、人保部之《違反規定插手干預工程建設領域行為處分規定》,是不是也在說明著一些問題呢?
古語道:人心不足蛇吞象。這或許就是住房空置率引發巨大爭論而成為“待售房”的一個原因吧?亦或許是,我國的房地產業在政策的溺愛中、在可以一次性收?。罚澳甑亩愘M中亦然脫變成為“福壽膏”產業了吧。全國各地暴力拆遷的不斷發生和新近發生的如題為《沈陽“亞洲城”五證全無 一房兩賣》、《安徽泗縣拆北宋近千年古寺建商品房》的報道,是不是很好的佐證呢?
題為《二季度中國GDP超日本躋身全球第二》一文道:“10多年前,按當時匯率計算,中國是世界第七大經濟體。三年前,中國超德國成全球第三。相比中國經濟高速增長,日本經濟停滯不前也已經20年。座次改變是水到渠成。然而,中國人均GDP為大約3600美元,不到日本美國的十分之一、法國英國的六分之一”?;蛟S,更為關鍵的是,我國普通人的人均收入又是他人的幾分之幾?又需要花費多少資金來整治我們被污染的環境?“被”各類地質災害?題為《中國財富集中度超美國 1%家庭掌握全國41%財富》的文章又在說明著什么呢?即使是日本的經濟停滯不前了20年,可其普通人的收入卻還是比我們高得多得多。
“記得以前的公房嗎,保障性住房多了,百姓就不愁房子了”這是[陣雨也潤土]網友在拙文《房價大跌 老百姓確實會跟著“完蛋”》之評論,此評論可謂是一語中的。想想吧,不論是香港特區的公屋,還是新加坡的什么普通人的住房制度,或歐美一些國家的什么保障房制度,等等。說白了不就是我們原來就有的公房制度體系嗎?
令人沮喪的是,由題為《北京市政府將調控安置補償金 合理控制拆遷成本》的報道看,我們似乎并不想恢復原有的公房居住制度;不僅如此,題為《官員回應公租房價高:成本租金近五成源自拆遷》的報道似乎又把板子打在了拆遷戶的身上,這也就難怪有評論稱其為是“控制拆遷成本乃本末倒置”了。
美國華爾街銀行家們肆意投機、貪婪無度使得住房次級抵押貸款演變為了殃及、危害全球的金融風暴,可受害最大者卻并不見得是美國。而我國的房地產業是不是也正在演變為肆意投機、貪婪無度之地呢?何況我們還存在著如“福壽膏”般的“土地財政”。英國殖民者以堅船利炮將“福壽膏”送進中國后,我們成為了“東亞病夫”。然受害最深重、最廣泛者不就是千千萬萬的普通老百姓嗎?
所以,對房地產的調控政策是不宜放松的,且還要以釜底抽薪的方法逐步的來治理地產“福壽膏”病。這是痛苦的,但卻是防止房價大跌老百姓跟隨“完蛋”的良藥。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