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暴漲10年,物價10年暴漲,只有人均收入10年時間即樓后于貨幣化速度,又低于通脹下的消費品價格變化,最終在全國有27%的工人5年內沒有漲工資,又出現08年底1.2億農民工返鄉與09年失業率超過2億的情況下,當前普通百姓的生存問題已經不僅是高房價下的居住問題,還有物價上漲過快造成的溫飽問題,如果這些問題不能在短期內解決好,那么任何方式的經濟增長對于百姓來講都已經毫無用處,不能改善民生的經濟增長只能對未來的和諧與穩定造成威脅。
從最近南方都市報等許多媒體對蔬菜、糧食、紡織品等消費物價上漲成因的調查看,處于產業鏈低端的農民、生產企業的收益和利潤同比仍在下降,但是市場零售價格卻在加速增長,其中物流運輸、一、二級經銷等的商業利潤也并不過高,所有物價的最終漲幅都是來自于終端經銷商的加價率,而終端經銷商即便是上調了一倍以上的物價,最終收入仍然沒有與加價率稱為正比,其原因主要在于包括商業地產租金與交易市場等經營場所的租賃費用暴漲,最終這形成一切的原因來自于房價的暴漲。可見高房價不僅對居住需求的生存造成了擠壓,還無形間提高了所有城鎮居民的生活消費。
當08年起我國出口業受到嚴重的以反傾銷為名義的兩反、兩保貿易保護打壓后,08年底1.2億農民工失業返鄉,09年底城鎮失業率超過2億,加上09年陸續失業的農民后,09年未就業人口數量至少要超過3.5億,相當于總人口的四分之一。在我國本就沒有對失業者的公共財政救助制度情況下,這3.5億人口的年收入相當于零,而09年我國90平米以下新建住宅價格漲幅超過50%,商品住房價格漲幅超過36%,房租漲幅超過15%,商業地產價格漲幅業接近于商品房價格,商鋪租金漲幅同樣超過15%,到2010年4月份,全國商品房價格漲幅分別是9.5、10.7、11.7、12.8,住宅市場租賃價格與商鋪租賃價格漲幅均已接近20%,許多剛參加工作的外來務工人員不得不選擇合租以減輕生活壓力,零售業業主不得不提高商品價格以減輕成本負擔,最終導致普通百姓的生活消費支出壓力不斷上漲,通脹率也由09年底的不足2.3上升到四月份的2.8%,去除民間游資炒作的農產品價格外,其它多數消費品價格漲幅程度也已經超過10%,米、面、生活用紙、紡織品價格漲幅已經遠超歷史同期數倍,資源商品中的水、電、天然氣、成品油等價格1-5月份的漲幅業統統超過20%,百姓的生活負擔屢屢加重,正在面臨建國后有史以來最大的通脹壓力。
造成物價上漲的第一個因素是09年的寬松經濟政策與貨幣政策,在09年至2010年三月向市場增加31%的貨幣供給后(如果計算上地下錢莊的15萬億左右流動資金,向市場增加的貨幣供給總量將超過45%),市場流動性空前俱增,如果按03年至09年的貨幣供給總量與房價指數變化看,在貨幣供給總量每超過GDP增長數據1%時,房產價格就會在GDP增長數據上以貨幣供給超出部分的1倍比例上漲(其它資源類產品價格除外),因此,09年全年經濟增長8.7%,貨幣供給總量增加至27.68%,90平米以下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出現了超過50%的漲幅,進而因新建住宅價格上漲傳導至地價、房價互推,又推高了商鋪租金的上漲,導至業主的經營成本上升,推動物價上漲。
由此看,流動性過大的情況下,資源品價格上漲是導致物價上漲的主要原因,而從產業鏈結構分析看,生活消費品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僅是來自于房價上漲,其低端產業鏈的成本增加造成的價格上漲與終端經營場所的費用上漲相比不足一提,根本不會導致物價暴漲,造成居民生活壓力的就是高漲的房價。
為了更好的解決城市居民的生活消費壓力,發改委從年初調控廣西米粉價格后,相繼又對豬肉、蔬菜、蒜價、三七、綠豆以及其它雜糧與玉米等價格進行了調控,導致一部分菜農入不敷出的出現了賠錢境況,而最終在市場上可見,除了少數一些蔬菜與消費品價格被遏制外,其它商品價格仍在加速上漲,至今為止部分城市的土豆價格已經達到7元一公斤,許多城市的貧困居民連賴以為生的土豆、白菜都已經吃不起,生存壓力之大已經無法想象。
從此前的分析看結果,導致居民生活壓力增強的僅僅是房價上漲造成的商鋪租金價格漲幅過大,而從09年房價變化趨勢看,正是由于新建商品住宅價格上漲過快帶動了地價與商業地產的發展,一切的根源雖然在流動性過剩,但是房價暴漲又是造成居民生活壓力的直接原因,因此,無論從防范通脹還是救濟民生的角度看,合理控制房價、房租與商鋪租金漲幅是暴漲菜籃子與居民生活的唯一方式,除此之外即便是收入倍增計劃得以順利實施,在流動性增強的情況下也只會繼續推高生活消費品價格,最終導致百姓增收卻無法提高生活質量的結局。
在城市居民因生活消費品價格上漲而出現生存壓力后,發改委一度調控蔬菜、雜糧等市場價格,導致農民收入在通脹導致生產資料價格上漲增加了生產成本后,出現收入下降趨勢,9億農民的收入下降注定會造成消費的倒退,在今天出口業萎縮不能解決就業,投資過快導致通脹后,如果農民收入不能提高,中國經濟就一定會陷入死局,屆時越是調控生活消費品價格保障城市居民的生活,就越對農民收入造成擠壓,長此以往下去,不僅經濟無法繼續依靠投資與房地產拉動,經濟泡沫破裂的危險也無法避免,因此當務之急的首要抉擇并不是著手打壓蔬菜、糧食等生活消費品價格,而是如何降低商販的經營成本降低物價成本,占經營成本超過60%的商鋪租金價格也必須下降,否則無論經濟還是民生都將陷于進退兩難之中。
那么如果想降低經營成本中的商鋪租金,商業地產價格就要出現下降趨勢,與之息息相關的商品住宅價格也不許下降才可以,從此前近6個月房地產調控看,政府調控的出發點僅是遏制部分城市房價上漲過快,數度出臺政策后又遭遇地方打折執行,與銀行從中作梗造成的1-4越房價暴漲,令房地產調控預期大打折扣,雖然有銀行先后出面發聲金融體系可承受房價下跌30%的幅度,但是至今可見的非但不是房價會下跌30%,反而是房價暴漲的因素在不斷加強,如果這次政策只是簡單的遏制部分城市房價上漲過快,并以中短期政策方式執行,未來的經濟殘局與社會殘局都將一發而不可收拾,不僅百姓生活會陷入水火,經濟也會被逼到走鋼絲的死角。所以如果當前調控不能合理引導房價下降,就應該出臺更有力度的政策引導房價穩定下行,變遏制房價上漲過快為房價合理下降,否則,后果將不堪想象!
(至于房地產市場的供給與需求問題,本身極容易解決,只需管理好需求,就會管理好供給,其它稱供需矛盾的所有言論,實際上都是謊言,只要政府不把房地產作為投機市場發展,任何問題都會很容易解決。)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