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房價必漲”是彌天大謊
作者:楊帆(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教授、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
利益集團操控房市
2000年以來,中國房地產高潮已持續10年,這是有經濟根據的,但住宅價格上升過高是有問題的。10年來,一線城市大約漲了4-5倍,3年以來一二線城市房價翻番。
以我所住小區為例:2003年“非典”期間,期房每平方米5000元,現房7100元,房地產商已有高額利潤。后3年,我有了新鄰居,他們以每平方米2萬元的價格從公司手里購得。2010年春節那次大搶購,標價到3.5萬元。
如果從3.5萬元計算,這樣的房價向下調整30%——50%都是正常的,一直到居民正常需求涌出為止。各地情況不同,參加搶購的只能認賠,和那些以48元搶購中石油股票的股民一樣。
高房價的危害首先是剝奪城市中間階層的購房權,把兩代人40年的積蓄套牢。居民面對的,就是地方政府、銀行、房地產公司合謀的利益集團,通過廣告控制大部分媒體,制造錯誤預期。他們有自己的代表人物,頑固而囂張地到處鼓吹房地產價格“只漲不跌”,“小跌大漲”。這樣下去,消費是起不來的,城市家庭的購買力全部被吸引到住房里面去了。
利益集團的吹鼓手們,十幾年來說破了天的唯一理由,就是未來供求關系緊張——農民要進城,中國土地少——所以房價只漲不跌。這是一個彌天大謊。
想一想,為什么小股民們那么傻?會拿48元去買一股中石油股票?是為了將來分紅嗎?不可能的。因為有謠傳可以漲到100元,大家看中的是其增值的收益。為什么大家相信它會增值而不是貶值?因為供求緊張,據說石油60年以后要枯竭。實際上,石油未來的收益已完全打入上市價格,你48元買了,30元又補了,一直跌到8元,現在是11元。大家再問那些股評家,他們又說,因為發現了新油田,或有了新能源,特別是金融危機了,所以石油價格又跌了。翻來覆去,都符合經濟規律,其實真正的規律就是壟斷者在欺騙中小股民。
出口利益集團年年說人民幣升值打擊出口,實際上中國出口和貿易順差年年增長,2009年由于國際市場萎縮,中國出口下降16%,卻躍居世界第一,因為德國出口下降更快。房地產利益集團所散布的種種反對控制泡沫經濟的言論,都不足取。何況,中國經濟增長也不能總是依靠房地產。在打擊房地產泡沫的過程中實現技術升級,才是中國可持續發展的真正動力。
泡沫失控將導致經濟崩潰
以迪拜危機為先導,以希臘危機為標志,國際金融危機第二波已經開始。美國制造“匯率操縱國”,逼中國走當年日本的泡沫經濟之路。其實真正的危險不在于人民幣小幅度升值,而在于美國成功制造了升值預期,越不升值,升值預期越強,而升值預期是引起房地產泡沫的重要經濟根源。
懂行的經濟學家應看得出,搶購就是暴跌先兆。1985年第一次日元大幅度升值,房地產炒到天價,幾年后第二次升值,房地產反而大跌,最后跌了90%。泡沫經濟耽誤日本20年,其國民平均壽命到了84歲,再干什么也干不動了。
房地產價格作為金融資產價格,與一般商品價格有本質不同,它不是8項成本加利潤加稅收構成,而是其未來收入的資本化。把未來每年的預期收入(房租或股息)分別按年扣除利率貼為現值,再加到一起,就是理論上的資產價格。所謂“未來供求關系”,已經以收入貼現的形式打入目前資產價格,而且在金融市場特有的“超前過度調整”規律下,早已超高。
如果這次仍舊不能有效地控制房地產泡沫,那么在一定條件下,其崩潰就是必然的。比如,中國宣布人民幣自由兌換,放棄資本項目下的外匯管制;美國經濟恢復宣布進入加息周期;此時,不排除國際投行制造人民幣貶值預期,以鼓動資本外逃,進一步引起國內的搶購和擠兌。
過剩資本向何處去?
在人民幣升值預期下國際資本大量流入,造成財富大爆發,已持續10年。但人口老齡化速度極快,再過10年寶貴的時間,中國經濟增長必定減速,國際投機資本也有流出的時候,而中國借給美國的外匯,卻不能隨時抽回。
目前過剩的貨幣財富有兩條出路,一是納入國家戰略發展實體經濟,二是以“市場導向”,實際是利益集團壟斷和投機資本誤導下造成經濟泡沫,在隨后的崩潰中財富蒸發煙消云散。屆時中國成為世界上人口最老化的國家,崛起的機遇就喪失于經濟泡沫之中了。
這就是目前打擊房地產泡沫的重要意義。像1994年提前引爆北海的房地產泡沫,以5年時間實行“軟著陸”,當時爭議也很大,一部分“改革派”經濟學家打起“發展是硬任務”的旗號,集體批評政府搞計劃經濟。結果如何?亞洲金融危機來了,大家再無爭議。中國提前打掉經濟泡沫和通貨膨脹,消除了經濟失衡,在國際投機資本沖擊的關鍵時刻在香港果斷實行管制,所以能夠穩定自身并進一步穩定亞洲經濟。中國就是在1998年以后真正在經濟上也成為亞洲核心國家的。
目前中國的經濟實力已大為增強,但金融風險亦大大增加。國際金融危機也有可能向中國蔓延。中國國內經濟自身失衡,與美國經濟之間也失衡,雖有龐大內需潛力,由于國內利益集團抵制改革,未必就能順利啟動。特別危險的是:中國的利益集團已不限于某個行業和部門,而是在改革以來有既得利益的總體利益集團,他們對經濟管理部門和其他許多部門,以及媒體的影響力在不斷加強,他們強烈抵制在理論層面上對于改革的反思。我們不能不防止國內外利益集團控制和影響經濟政策,致使金融危機發生的可能性。
筆者認為,金融政策不能被他們誤導,關鍵有兩項,一是不能放棄資本項目的外匯管制,二是堅決把目前過高的房地產價格打下來。周一房地產股票大漲,其實就說明了,現實的房地產價格要跌了。因為只有像樣地下跌,我們才能夠預期國家不會出臺更嚴厲的政策。在經濟調控方面,財政政策總是比貨幣政策更加有效,必要的行政和法律干預也是可以使用的。對于不動產征稅是國際慣例,早晚必要實行。只要稅率不高,就不會損害一般居民的利益。
巨大的貨幣財富是流向實體經濟,形成國際競爭力,還是在泡沫經濟中蒸發,就是目前控制房地產泡沫的實質。打擊經濟泡沫及支持泡沫的利益集團刻不容緩。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