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稱房價上漲勢頭已經得到初步遏制,結論一出就引起網友的質疑,據網上評論留下的記錄可見,除京滬廣深幾個重點城市外,多數二三線城市對新政的落實情況非常乏力,甚至有許多地方政府公開以相鄰城市作為比較,稱當地房價屬于價值洼地,并完全拋棄國務院的新政,以當地房價不高為由不與調控,根本目的就是想利用這輪調控將當地房價補漲上去,推高房價!
2009年全國房價4695元,城鎮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7175元,農村居民人均收入5153元,09年十月份全國城市中等收入家庭的房價比為8.31倍,農民家庭的城市房價收入比是29.4倍,隨后十一月份全國平均房價環比上漲0.5,十二月份上漲1.5,到年底時城市居民中等收入家庭的房價比8.47,農民家庭的房價收入比已經達到30倍,北京房價增長速度是GDP的5倍,深圳等地房價漲幅已經遠超北京,類如寧波、溫州等地的房價上漲速度更是遠超深圳,可見去年的全國房價上漲速度過快,并非是部分城市而已,正如網友質疑的一樣,全國已經沒有房價上漲不過快的城市。
而當前統計局的房價收入比數據都是采用中等收入人群的收入來做正常數據,事實上從全國的人均收入差異看,符合中等收入的人群僅為少數,按社會工資分配方式看,在國有壟斷行業中8%的人群占有50%的社會工資情況下,貧富收入差距是23倍,壟斷企業工資比全國平均水平高10倍,也就是說社會平均工資中絕大部分被壟斷企業職工拿走,而這部分群體人數僅占8%,因此社科院的房價比數據中引用的中等收入家庭比例實際上的收入已經遠不及17175元的人均可支配數據,而農村居民的真實年收入實際上也遠未達到5153元,由此可見,當前對住房有真正需求人群的房價收入比已經遠超09年底的統計數據,在房地產本身應屬于消費產品的事實下,房地產泡沫之大已經顯而易見,風險之大似乎也已經不可預測。
隨著09年房地產泡沫的快速膨脹,中國原本支撐經濟的三駕馬車已經全部失去支撐作用,其中的出口業從08年開始萎縮,在09年全球消費低迷,又先后遇到十幾次以美國為首發起的貿易保護打壓后,最終09年的出口業在救市政策加大出口退稅支持情況下,仍然對GDP產生了4%的負面拉動作用,而消費一塊自從98年開始,居民消費數據就逐漸走低,內需經濟顯然無力,如果不能改善居民收入低下問題,內需經濟將永遠無從談及,正因如此,09年的經濟基本屬于投資拉動,是在全年信貸達9.6萬億以及實施了4萬億救市計劃中超過30%流入房地產的情況下拉動起來的,正是因為對房地產的拉動,將房地產的開發投資與成交總量推升到歷史高位,分別達到了GDP的10%以上,一年時間分別提升了4個百分點,房價也同比大幅增長。
看09年的經濟數據,無非是房地產拉動的經濟,而就業率卻來自于政府的投資,多半就業率并非在實體行業,而是在政府的基建工程之上,這種經濟增長與解決就業率的方式,從現實看已經注定無法持續,只有不斷投資才能夠保住的就業,也根本無法保障,一旦投資結束,就業率就會轉變成失業率,而事實上的通脹預期問題已經將不斷增加投資的趨勢徹底攔斷,從09年發放了天量貨幣與信貸后,大蒜價格上漲了100倍,蔬菜價格也在瘋狂上漲,土豆、白菜價格都已經達到2塊一斤,08年6毛錢一斤的豆芽也已經漲到了3塊錢一斤,此外其它的時令蔬菜價格也是飛速上漲,基本漲幅都超過了3倍以上,水、電、天然氣等價格也在上漲,09年全國平均水價上漲60%,居民生活壓力不斷增強,盡管統計局數據中的CPI看似還在可承受范圍,但真實通脹早已經讓普通收入家庭入不贏出,所以,如果不能立刻收緊貨幣政策,今后的通脹就會讓多數家庭無法生存。
與此同時,如果不加以控制,與通脹息息相關的房價就會以高于通脹率的速度上漲,而當房子喪失消費屬性后,其投資屬性根本無法成為商品房的最終消費與支撐,同時全年一成首付的房地產投機行為中占用了大量的銀行信貸,整個房地產的最終持有者已經不是投機群體,而是銀行,這種現象如果不與遏制,隨著今年全球通脹的來臨,一旦各國開始收回流動性,資產價格就會出現暴跌,中國的房地產只能全盤拋與銀行,在銀行屬于國有情況下,為避免倒閉,政府就會為銀行大量注資,提高銀行的基本金比例,無形中又再次對內稀釋了幣值,通脹也會隨著進一步加強,而當民間資本全部撤離房地產時,通脹對居民生活消費造成的壓力就會令更多的家庭無法生存,在全國城鎮失業率高于2億情況下,如果發生多數家庭無法生存的情況,后果是什么已經可想而知,因此政府調控房地產必要性顯然無需爭議。
至此可見,這樣的調控對于政府來講無異于自救,對于房地產業與銀行來講,根本上講就是在施救。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的投資,表面上看是屬于社會保障性投資,實際上一方面是保障投資的增長,即拉動經濟又帶動就業,一方面是在保障房地產的快速發展,是在用政策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設前提下,帶動房地產業合理發展,以此帶動那些愿意參加保障性住房建設的開發商,避免衰退,給與他們一條生路,這樣的調控對于房地產業來講,有百利而無一害,對于開發商來講也是史無前例的最大保障與救助,而從民生需求看,政府所作的這些依舊是遠遠不夠,真正的民生需求還是屬于被政府拋棄的狀態。
然而,就是這樣的調控卻無法合理落實,可見地方官員與房地產之間,有著多么復雜的關系,房地產這條黑色的利益鏈,是一湖多么深的黑水,部分抵制調控的開發商心理是多么陰暗,那些反對調控方向的專家是多么的沒有道德... ...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