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改革動力的反思
——兼與周瑞金先生商榷
節仁
反思,是帶有哲學意味的批判性的思考。我們在這里所要運用的哲學,是馬克思主義哲學。這是看了周瑞金先生在3月1日《南方都市報》上發表的《共克時艱 靠的是上下一心銳意改革》一文后有感而發。在這篇宏文中,周先生專門闡述了中國改革的動力問題。周先生自稱是“共產黨人”,曾任過《解放日報》副總編輯、《人民日報》副總編輯這樣重要的意識形態高官,還曾以 “皇甫平”為名,發表過四論改革的系列評論和《改革不可動搖》的宏文,儼然是一位改革評論專家。但就是這樣一位黨的意識形態高官和改革評論專家,在他的這一篇專門闡述改革動力問題的宏文中,卻看不到一點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影子。
歷史唯物論的一條基本原理,講人民群眾是歷史前進的真正動力。而在近現代,工人和農民又是人民群眾的基本成分和主要力量。雖然周先生也唱了一句“相信人民,依靠人民,尊重人民群眾的歷史首創精神,調動人民群眾積極性,這是共產黨人的經典口號”(《共克時艱 靠的是上下一心銳意改革》,以下此文的引文不注出處)的高調,但在他對改革動力的闡述中,卻根本看不到工農群眾的作用。他從三個緯度對改革的動力作了“歷史考察”,這三個維度是:第一,中國民間“草根人物”的崛起。他舉出了“小崗村18個窮的得叮當響的農民”、魯冠球、年廣久、步鑫生、牟其中等人作為所謂的“草根人物”的代表。小崗村18個農民的問題比較復雜,下邊再議;其他那些人,不用說后來都成了千萬富翁,有的成了罪犯,就是在當時來說,誰能代表普通的工農大眾呢?第二,中國民間的“新社會階層”,主要是民營企業家和中介組織。周先生所說的民營企業家主要是私營企業主,他們非但不是工農群眾,還是工農的剝削者和對立面。多年來媒體揭露出來的材料說明,在這些私營企業主中,有不少是黑心廠主、黑心礦主,他們不但殘酷地剝削工人,而且多次造成事故和礦難,傷害工人的身心,甚至奪去他們的生命。從中國進入改革時期來說,他們是新產生的社會階層,但并不是什么新生事物;私營企業主作為資產者,在世界上已經存在幾百年了,在中國也有一百多年了。至于中介組織,近來媒體揭露出的材料說明,他們大都是腐敗勢力的幫兇。周先生則深情地寫道:“作為改革開放產物的他們,對社會做出了重大貢獻……占GDP總量65%的非公經濟貢獻就出自他們之手”。這是一種似是而非的糊涂觀念。前些年,雖然非公有制經濟的產值占了GDP總量的65%,但是,這些財富并不是私營企業主創造的,而是工人群眾創造的。這是馬克思主義的常識。不知道周先生為什么對作為資產者的私營企業主情有獨仲,把他們看成改革的動力。第三,近幾年出現的“新意見階層”。這里的“新意見階層”說得很模糊,又是近幾年才出現的,似無討論的必要。
尊重客觀事實,是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最基本的要求。周先生在闡述改革動力的時候,完全不尊重客觀事實。主要有以下兩點。第一,在“文革”后國民經濟“瀕臨崩潰的邊緣”這個謊言早已被揭破之后,他還在鄭重其事地重復著這個老謊言。對“文革”時期國民經濟的狀況,周總理1975年全國人大四屆一次會議的《政府工作報告》和黨的十一大政治報告,都做了客觀的總結;1991年出版的、胡繩主編的《中國共產黨的七十年》,也做了客觀的介紹。這些都說明,“文革”時期國民經濟在各個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有了長足的發展。這是任何人都抹殺不了的?!拔母铩焙髧窠洕盀l臨崩潰的邊緣”云云,完全是有些人為了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編造的謊言,中了反共勢力妖魔化毛澤東的圈套。周先生作為黨的一個意識形態的高級工作者,上述材料應該是很清楚的,他為什么還重復這個如此低級的謊言呢?第二,把“小崗村18個窮得叮當響的農民”說成改革的動力,也是一個彌天大謊。首先,說他們冒著坐牢、殺頭的危險搞包產到戶,這完全是撒謊、欺騙。當時黨的任何文件,都沒有完全禁止包產到戶,更沒有說搞包產到戶要坐牢、殺頭。實際上,在當時的安徽省,仍然存在著一定數量的單干戶。其次,“小崗村18個窮得叮當響的農民”,不論在當時還是現在,都不能成為農民群眾的代表。當時小崗村包括這十八個農民在內的有些群眾,確實“窮得叮當響”,吃飯不但要靠救濟,甚至還要靠乞討。但這不能怪集體經濟組織,只能怪由于種種原因,他們沒有把生產搞好。在當時的中國農村,像小崗村這樣的也很少,它并沒有代表性;搞了包產到戶二十多年以后,小崗村仍然是窮的,上個世紀末,這個村的人均收入還達不到全國的水平,這又怪誰呢?小崗村是什么?充其量,它只是被有些人用來砸向集體經濟發展道路的棒子。有一件事情很能說明問題。包干到戶20多年后小崗村連續三次到南街村取經,當年分田單干的十八個發起人之一、現已年逾六旬的嚴俊昌的說:“原來分那一畝二分地,現在只能管溫飽,年輕人都出去打工去了,家里的地留下的老弱病殘也照料不好,不是荒廢著,就是廉價賣給了那些私人老板。村民想干什么也不成,被自己那一畝二分地束縛住了腿腳,邁不開步子?。砟辖执逡豢?,還是集體好,看來分田單干就是沒有出路?!毙彺宓囊粋€農民都會做出正確的反思和判斷,為什么像周先生這樣的黨的意識形態高級工作者,就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呢?
關于改革動力的觀點,是以對改革本身的認識為前提的。周先生是怎樣認識改革的呢?他認為,“從過去大一統的公有制和計劃經濟體制,引進多種所有制和市場經濟”的改革,是“人類有史以來最深刻的社會變革”。說中國的改革是一場社會變革這沒有錯,但是不是“人類有史以來最深刻的社會變革”呢?這要加以分析?!皬倪^去大一統的公有制和計劃經濟體制,引進多種所有制和市場經濟”的中國的改革,是為了適應發展不平衡的生產力狀況;而所引進的公有制以外的“多種所有制”,概括地說都是私有制,為了促進生產力的發展,也是有必要的。但如果說這就是“人類有史以來最深刻的社會變革”,就有問題了。從“人類有史以來”說,十月社會主義革命是不是“最深刻的社會變革”?從“中國有史以來”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推翻半封建半殖民地剝削制度,完成生產資料所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廢除私有制,是不是“最深刻的社會變革”?如果還是共產黨人,回答只能是肯定的。周先生是從哪種意義上說,“從過去大一統的公有制和計劃經濟體制,引進多種所有制和市場經濟”的改革,是“人類有史以來最深刻的社會變革”呢?望不吝賜教。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