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資源部副司長束克欣先生欲亡中國乎?
墨翟
2006年6月22日
最近國土資源部管理司副司長束克欣先生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要求大家都去買房居住是一種錯誤的危險的導向,住房消費是有梯度的,一般來講,30%的人有能力買房居住,其余70%的人應是租房群體。政府應要求開發商建設大量90平方米以下的住房,賣給中產階級,再由他們出租(見《經濟參考報》、《深圳商報》等多家報紙)。說到這,他的觀點已經很清楚了,那就是今天中國的房屋主要是賣給中產階級以上的有錢人,由這些富人再租給窮人居住。
墨翟知此,愿意和這位黨員干部溫習一下傳統文化的社會管理規律。《孟子》云,“人無恒產則無恒心,放辟邪侈,無所不為”,這是高中課本上都學過的古文,拿到住房問題上理解就是,如果70%中國人都沒有自己的房子,都在到處租房子住,就要坑蒙拐騙,無所不為了。社會發展到那個時期,恐怕束先生的家里就不是安裝防盜門了,而是全屋墻壁都要安裝防暴裝甲了!在下根據孟子的論述,對“無恒產之人”作了有罪推斷,也許冒犯了一批有道德的無產階級,但是大多數無產者還是容易“人窮志短”,到時候打你家財產的主意也是人之常情!
束先生作為主管全國國土資源的大干部,說出這個話,恐怕是讓主流經濟學家的“資源自然配置”理論給忽悠了。按照西方經濟學來說,房子多的人自然要賺房租,沒有房子的自然要租房,這不是天經地義的市場經濟嗎?市場經濟天然地就可以解決住房消費問題,沒必要宏觀調控嘛。
墨翟根據民族產業經濟學的原理,給您分析一下西方經濟學的誤區,束先生的錯誤認識在于把房子當作服裝鞋帽了,就把房地產經濟當作服裝經濟了,買服裝和租服裝一樣都是穿衣服,買房子和租房子一樣,反正都是住在房子里面嘛,這些都離不開市場經濟的運行規律嘛。況且中國目前的住房自給率比美國還要高,美國人都可以到處租房子,中國人何嘗不可?而民族產業經濟學認為,房地產是一種特殊商品,當作普通商品對待就會產生大量社會矛盾,房地產的市場規律就不能當作普通行業規律來對待。
墨翟建議束先生暫時拋開市場經濟的囿見,想想中國人住房的普通人情事理,住自己的房子與住別人的房子,在中國是大有區別的,尤其對于“安土重遷”的中國人而言。一般說來,租房人繳納房租都是按照季度交付,那么到了年關的時候,如果房東要收回房子,房客就要給孩子轉學,甚至于給自己換工作等等發生很多生活變更,支出一系列生活開支。如果國土資源部把您講話策略推行下去,假設未來到了2015年底,全國有20%人口都在租房子住,全國3億人口,北京市300萬人口都在同時搬家找房子,30萬孩子在轉學,束先生想象過這種驚人的社會景象嗎?全國3億人口經常性的搬來搬去,全國人口流動規模要多大,到處都沒有穩定的社區和穩定的鄰居,犯罪因素要增長到多高?到時候束先生家旁邊天天換鄰居,您不害怕嗎?如果到時候中國的大多數人口---窮困老百姓,都記得是國土資源部搞了這么一個租房子的政策,是束先生帶頭推動了這么一個租房子的政策,您可知后果嗎?!
《孟子》云,“人有恒產則有恒心”,為了我們擁有一個未來的“和諧中國”,就應該“不患寡患不均”,消除貧富分化。今天溫總理宏觀調控房地產,對富人來說受了點小委屈,就免了以后勞動人民搞文化大革命、階級大斗爭,給你個“傾家蕩產”! 國土資源部該如何貫徹中央意圖,孰重孰輕,一目了然!
束先生,還需要崇拜“市場經濟”否?!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