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鋼憲法”是辦好社會主義企業的法寶
——紀念“鞍鋼憲法”誕生五十周年
賀普霄
鞍鋼市委這個報告很好,使人越看越高興,不覺得文字長,
再長一點也愿意看,因為這個報告提出的問題有事實,有道理,
很吸引人……不是馬鋼那一套,而是創造了一個鞍鋼憲法,鞍
鋼憲法在遠東,在中國出現了。
——毛澤東
(一)
鞍鋼憲法是國寶,
政治掛帥黨領導。
兩參一改三結合,
“頭腦風暴”結碩果。
(二)
改旗易道不得了,
中國法寶必丟掉;
亡羊補牢來得及,
主席旗幟迎風飄。
(三)
腐敗碩鼠雖可惡,
八榮八恥全顛倒;
要讓人民當好貓,
看他哪里還有窩?
1960年3月22日,毛主席對鞍山市委關于鞍山鋼鐵公司報告的批示中,提出辦社會主義企業的總方針。它的基本原則是:堅持政治掛帥,加強黨的領導,大搞群眾運動,實行兩參(干部參加集體勞動,工人參加企業管理)、一改(改革不合理的規章制度)、三結合(工人、干部和技術人員三結合),開展技術革新和技術革命。這是當家作主的中國工人階級高舉毛澤東思想偉大旗幟,堅持自力更生,奮發圖強,勤儉建國方針創造的、被偉大領袖毛主席稱為“鞍鋼憲法”。它是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在創辦社會主義企業中的具體應用和發展,是辦好社會主義企業的法寶。
加強黨的領導和政治掛帥是毛澤東思想的主要特點之一,是中國革命勝利的一大法寶,從秋收起義失利到上井岡山之前的“三灣改編”就開始了。把黨的組織建立在連隊,保證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才能完成打仗、生產和宣傳群眾、組織群眾的任務,這支軍隊才是不可戰勝的,就能推翻圧在中國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國;消滅私有制、消滅剝削,先建成公有共富的社會主義,最終實現共產主義。堅持政治掛帥,就是高舉馬列主義特別是中國化了的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偉大旗幟,用毛澤東思想育人,立黨為公,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向人民負責。這就是毛主席教導的政治是統帥、是靈魂、是一切經濟工作的生命線,也是完成其他各項工作的保證。不僅鞍鋼人創造的鞍鋼憲法是如此,大慶人創造的“大慶精神”和大寨人創造的“大寨精神”也是如此。大慶精神中的“三老四嚴四個一樣”的三老:對待革命事業要當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四嚴:干革命工作要有嚴格的要求、嚴密的組織、嚴肅的態度、嚴明的紀律;四個一樣:黑天和白天工作一個樣,壞天氣和好天氣工作一個樣,領導在和領導不在工作一個樣,沒人檢查和有人檢查工作一個樣。這就是當家作主的大慶人完全自覺地對黨、對人民事業的認真負責的主人翁精神。周總理1964年12月21日在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對大寨人創造的“大寨精神”做了高度概括:大寨大隊所堅持的政治掛帥,思想領先的原則;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愛國家、愛集體的共產主義風格,都是值得大大提倡的。大寨是大寨人在黨支部書記、農民領袖陳永貴領導下,依靠合作化后的集體力量戰天斗地干出來的農業戰線上的一面紅旗。不是小崗村在嚴宏昌帶領下,依靠按手印破壞集體經濟、用國家和社會救濟打腫臉裝胖子的“形象工程”,還犧牲一位拿國家工資的處級干部。大寨和小崗村是兩股道上跑的車,舉的不是一個旗,走的不是一條路呀!就說陳永貴吧,他還當了只拿大寨大隊工分不領國家工資的副總理。這不僅在中國,而且在世界歷史上也是獨一無二的不拿俸祿的“工分宰相”。現在誰能辦到呢?恐怕大官的車檔次低了、下去不搞警車開道、前呼后擁、轟轟烈烈地迎送都不行。因而,群眾就用 “聽見警車響,人們在猜想,不是抓逃犯,就是來首長”形容當今大官下來的威風和抓逃犯的森嚴。這就是丟掉了毛澤東思想、政治掛帥、執政為民的結果,給年年都要懲治成千上萬的縣處級以上的腐敗分子(僅2009年就懲治了7036個)埋下了禍根。究竟還有多少被大后臺保護著或者其本身就是黨內的官僚資產階級、還未東窗事發、邊腐邊升還在走的走資派——腐敗分子?當然,這些群眾心里都有數,就是不敢發動群眾,更不敢大搞群眾運動來揭發懲治罷了。用群眾的話來說:“腐敗碩鼠雖可惡,八榮八恥全顛倒;要讓人民當好貓,看他哪里還有窩”。然而,古巴大官的車,群眾可以“招手停”(這是古巴法律的規定)順路搭便車辦事并給領導及時反映情況;群眾有什么事情隨時都可去政府找領導談,進政府門就像出入自己的家門一樣方便,更沒有高干和高干子弟的特權,卡斯特羅的工資和一般干部差不多。一位相當于國家副主席、副總理職位的高官,因接受了外國在古巴公司的信用卡還未用,被群眾舉報后就立即免職在一所中學教書;一位省級領導因辦公事急,他的公車因一位婦女招手沒有停而受到處分。這就是解放軍報理論部高級編輯張心陽寫的《古巴為何無人上訪》,原人大常委會常委朱相遠去古巴訪問考查后深有感觸地寫下了《我在古巴感受社會主義》的緣由。因為古巴的第二代領導人高舉馬列主義古巴化了的開國領袖菲德爾·卡斯特羅的旗幟,堅持公有共富的社會主義道路,不改旗易道。朝鮮的第二代領導人也是一樣,高舉馬列主義朝鮮化了的開國領袖金日成的旗幟,將國民經濟的增長能真正用在全民免費教育、醫療、住房等國計民生上。他們盡管都是小國,但敢于在美國眼皮下與侵略成性的頭號帝國主義美國斗爭到底,敢于打破以美國為首的大國核壟斷。盡管朝鮮到處都是山,人民身上卻無一座“山”;古巴全國都是島,沒有一個島被侵占,更沒有美國佬和侵占國聯合搞軍事演習。因而人民不知道昂貴的學費、藥療費、房價和就業難、下崗、上訪、兩極分化是什么概念和滋味。黨群、干群魚水情,人民安居樂業,國泰民安。這就是加強黨的領導、政治掛帥、執政為民的必然結果。
中國革命和建設都證明,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真正動力。要動員群眾、發動群眾、組織群眾參加轟轟烈烈的革命和建設事業就要在必要的情況下,特別是關系國計民生的大事就要大搞群眾運動。中國革命的統一戰線、武裝斗爭和黨的建設的“三大法寶”之一的統一戰線,就是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人,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在抗日戰爭中,群眾起來了,就能人自為戰、村自為戰、麻省戰、地雷戰、地道戰……將日本鬼子打得頭破血流,從而贏得了八年抗戰的勝利;解放戰爭也是在車輪滾滾的支前群眾運動推動下,推出了全國的勝利,讓蔣家王朝滾到臺灣島上去了。建國后的三反五反、抗美援朝(當時農村就有莊稼做嫽,抗美援朝的群眾大生產運動)、一化三改,都是在轟轟烈烈的群眾運動推動下實現的。特別是三反五反的群眾運動,不到一年時間就取得了改革開放30年無法比擬的嚴懲腐敗的偉大勝利,支援了抗美援朝,促進了三年經濟恢復比預料得快,使國家安定了30年未出現大的腐敗。人民常用“三反五反是個寶,誰敢伸手就挨刀;法定入了庫,腐敗很難治”、“共產黨把法制全了,大蓋帽把天遮嚴了;人民沒有四大了,腐敗分子不怕了”來緬懷以毛主席為首的黨中央發動群眾嚴懲腐敗的豐功偉績,對現在腐敗泛濫成災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擔心。勞爾·卡斯特羅在堅持社會主義公有制神圣不可侵犯和國家保證全民免費教育、醫療、住房等前提下發動全民搞改革運動;朝鮮的貨幣改革,首先提高廣大工農民眾的生活水平。這就充分體現了高舉開國領袖的旗幟,堅持公有制神圣不可侵犯,以人為本的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也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這兩個國家的勝利。
今天的劉莊、南街村、北徐莊、興十四村、南嶺村、韓村河等這些在土生土長的農民領袖的領導下創辦的村辦集體企業,就是按照鞍鋼憲法堅持政治掛帥——高舉毛澤東思想的偉大旗幟,堅持只姓社不姓資的公有制性質;干部整天和職工戰斗在一起,既是老黃牛,也是火車頭;先當老黃牛,再當火車頭;當了火車頭,還是老黃牛的老黃牛火車頭精神,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和創造力,才有今天數個到數十個廠(公司)的產加銷一條龍、農工貿一體化的現代化集團公司,村民過上了幼有所育、青有所學、壯有所用、老有所養、病有所醫、居有所住、沒有失業、沒有壓迫和剝削,村民由經濟上的平等促進了政治上平等的幸福祥和的農村都市生活。劉莊的機械廠,就是黨支部書記史來賀和“三個半”鐵木工將幾個報廢汽車喇叭拆開后,鼓搗成功的啟發下辦起來的;幾個棉花新品種也是這樣群策群力培育出現的。可惜呀,實在可惜,從現在暴露出來的很多問題不難看出,在我們的國企里工人不僅不是主人,甚至連在舊社會一些資本家的工廠都不如(那時可以造反,現在則不能),農民工則更可憐。有的國企成了領導的私企,對工人動不動就用下崗來威脅,甚至連上廁所的權利都沒有,只好尿褲,那怎能參加企業管理?有的外企老板強迫工人喝尿,隨便就對工人進行搜身。但工人還不能造反,甚至還受“法律”保護,因為這是國家請來剝削工人的。然而通鋼、林鋼的工人階級不信邪,敢于造反而得到全國人民的支持。在處理這些問題時,往往是替工人說話,替領導和老板辦事。現在有幾個國企領導知道鞍鋼憲法,執行鞍鋼憲法?只知道他的工資比工人高數倍、數十倍、數百倍,甚至更高。更讓人不可思議甚至氣憤的是,1979年出版的《現代漢語詞典》經過幾次增訂到2002年版,竟將“鞍鋼憲法”、“三老四嚴”、 “人民公社”、“又紅又專”……中國人民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創造的奇跡詞匯給“增訂”掉了。不知其依據、目的、用意何在?難怪我們的國企一個接一個地被崽賣掉、農民的土地被搶奪等多種“改革”手段化公為私、以權謀私而破產,導致工人下崗、失業,農民上訪,但其書記、廠長有幾個下崗、失業的?這就是法寶被否定,國企就變味、就倒閉、農民流落街頭的道理。原來很好的國企,在賣廠風、承包風的歪風邪氣風暴中,他當書記、廠長把國企辦不好,但將其賣給或承包給他及其親屬就能辦“好”。這些人還是共產黨嗎?現在竟讓外企來兼并國企,收購農民的土地,這大概是從李鴻璋那里遺傳過來的。這在戰爭年代恐怕就是漢奸和叛徒吧。這樣的人在黨內究竟有多少,值得深思。讓他掌權,究竟是為誰掌權,為誰執政,以誰為本,舉什么旗幟、走什么道路?從1989年后的黨的十六大、十七大的政治報告中找不到毛澤東思想旗幟,也找不到作為指導思想的內容,說明已經用不姓社,不姓資,不議論來改旗易道了。終于讓毛主席擔心的農村包產到戶后,工業的公有制性質有一天也會變,兩極分化快得很,仰人鼻息,我們怎樣保護工人農民的利益。這也是丟掉毛澤東思想和公有制,否定政治掛帥和鞍鋼憲法的必然結果。
干部參加集體勞動,工人參加企業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規章制度;工人、干部和技術人員三結合的兩參一改三結合,是黨的群眾路線在創辦社會主義企業中的具體應用和發展,也是大搞群眾運動調動各方面積極因素、集思廣義的必然結果,是防止、克服官僚主義,多快好省地開展技術革新和技術革命的好途徑。
美國的第一顆原子彈到爆炸第一顆氫彈用了7年零3個月,英國用了4年零7個月,蘇聯用了6年零3個月,法國是8年零6個月,而中國只用了2年零8個月,于1967年6月17日中國第一顆氫彈的爆炸。這一速度當時在全世界引起震動。當這一“消息傳到法國后,法國科學界和政界都感到十分驚詫。當時的戴高樂總統為此大發雷霆,他把原子能總署的官員和主要科學家叫到他的辦公室,拍著桌子質問為什么法國的氫彈遲遲搞不出來,而讓中國人搶在前面了。”為什么中國能搞得這么快,這在世界科技界成了一個謎。原核工業部辦公廳主任李鷹翔揭開了這個謎底:1958年,正在全國搞“大躍進”的時候,提出了“全民辦鈾礦”,“大家辦原子能科學”的口號。通過“全民辦鈾礦”積累了一定技術力量和專業隊伍。而氫彈研制前的“技術民主”更是把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變成了可能。“技術民主”是中國科技界的一個非常好的傳統,類似于“頭腦風暴”,大家坐在一起,有老科學家,有剛畢業的年輕大學生,有中層技術骨干,大家平等地進行討論,各抒己見,暢所欲言,這里沒有學術權威,只有科技工作者。(《中國剪報》2007年6月22日)李鷹翔說這番話,距1958年已半個世紀,距第一顆氫彈爆炸已四十多年。這話是對政治掛帥、大搞群眾運動、兩參一改三結合的鞍鋼憲法、大慶、大寨精神的贊揚和緬懷。
我們在重溫、頌揚、緬懷、紀念鞍鋼憲法誕生五十周年的同時,特提出重整旗鼓貫徹執行鞍鋼憲法的愿望,那就是卷首的(一)、(二)、(三)。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