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鞍鋼憲法誕生50周年
張全景 (2010年3月13日)
參加今天的會議,非常高興。鞍鋼憲法到現在已經50周年了,這個憲法在我們中國社會主義企業管理制度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是一個偉大的創新,是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與中國企業實際相結合形成的,是社會主義企業管理的根本制度。從上世紀50年代初到60年代初,我一直在工業部門工作,聽聽大家的發言,重溫那段工作歷史,很有意義。這個期間,我在地方工業部門工作,雖然不是主要領導干部,但畢竟是這個過程的親歷者。幾位同志的講話,使我很受啟發,很受教育。新中國成立后,我國企業應該實行什么樣的管理制度,可以說毫無經驗,開始完全照搬蘇聯那一套,搞一長制,學習中長鐵路經驗,也學習蘇聯馬鋼經驗,出現過很多矛盾。實踐過程中,毛主席提出了走我們自己的路,帶頭調查研究,總結各方面的經驗。首先是1953年的時候先后學習推廣五三工廠的經驗,也學習蘇聯馬鋼經驗,出現過很多矛盾。實踐過程中,毛主席提出了走我們自己的路,帶頭調查研究,總結各方面的經驗。首先是1953年的時候先后學習推廣五三工廠的經驗,慶華、建華工廠“兩參一改三結合”的經驗,一直到1960年推廣鞍鋼憲法。鞍鋼憲法的形成標志著中國社會主義企業管理制度的建立,它符合中國的實際情況,符合國家利益和企業利益,有利于經濟建設。1960年到1961年,我在企業蹲點8個月,與工人同吃同住同勞動,干部與工人在一個大食堂吃飯,住同樣的宿舍,每周參加一天勞動,有特殊情況不能參加時,可以請假。當時我在翻砂車間勞動,日常也經常到各車間去看看,參加工人班前或班后會議。下放到工廠勞動鍛煉的干部,最少是一年,大多分配在技術性比較強的車間,經過勞動鍛煉,學到了一些技術,對管理企業很有幫助。
鞍鋼憲法最主要、最基本的是四個方面:一是依靠工人階級辦企業。工人是企業的主人,這是最重要的一點。在企業中必須確立工人階級的主體地位,依靠工人辦好企業。工人對企業管理有參與權,有發言權、建議權。同時加強對工人的教育,提高工人的文化水平和思想政治水平。當時,工人文化程度較低,各廠興辦文化學校,有小學班、初中班,后來還辦紅專學校,開展技術教育。在政治上、生活上、經濟上注重關心工人,從工人中提拔干部,提拔工程師、技術員,有一些優秀工人成長為企業的領導干部、技術干部、管理干部。有的工人工程師、技術員比剛畢業的大學生經驗豐富,到車間一聽機器聲音,就知道有沒有毛病,甚至毛病發生在什么地方。有些大學生理論和知識比較豐富,但缺乏實際經驗,與工人相比各有所長。當時的工人有很高的政治地位,確實把他們當主人看待,新辦一個企業,首先想到的是解決工人的吃飯問題,住宿問題,工人和領導干部的關系很融洽。
二是堅持政治掛帥,開展強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工人樹立主人翁思想,以廠為家,明確為誰勞動,怎樣勞動。同時,針對工人對形勢任務的看法及各種思想問題進行教育,根據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基本理論,編寫各種通俗讀物和政治常識,學哲學、用哲學等讀本。當時雖然經濟困難,工人工資不高,但政治熱情很高,干勁很大,不僅涌現出大批學習積極分子,而且涌現出大批生產積極分子,有的成長為優秀領導干部。
三是管理制度上實行“兩參一改三結合”。就是干部參加勞動,工人參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規章制度,實行工人、領導干部、技術人員三結合。推行這一制度后,企業生機蓬勃,領導干部真心實意聽取群眾意見,工人、技術人員積極開展勞動競賽、技術革新和合理化建議活動,對攻克技術難關、推動企業發展,發揮了重大作用,就是在生活困難的時候,大家也是團結一致,一心一意謀發展,企業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
四是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當年,帝國主義封鎖我們,蘇聯撤走專家,停止援助,又遭到嚴重自然災害,可以說困難重重,然而,工人與領導干部、技術人員相結合,團結一致,奮發向上,大搞技術革命、技術革新,群策群力,攻克難關,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實踐證明:勞動者最聰明,他們是直接生產者,怎樣提高生產效率,怎樣攻克技術難關,他們最有發言權。
鞍鋼憲法,從根本上來說,是黨的群眾路線在企業管理工作中的具體運用。它是我們黨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指引下,解放思想、破除迷信取得的偉大成果,是中國工人階級長期不斷地探索總結取得的偉大成果,也是社會主義企業管理基本原則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偉大成果,在當時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其基本精神至今仍然閃爍著燦爛光輝,仍需發揚光大。2000年,我到浙江一家民營企業參觀考察,廠里把所有管理人員召集起來座談,他們匯報后讓我講話,我講的重點就是民營企業也應當依靠工人階級辦好企業,要尊重工人階級的領導地位。這是由我們黨和國家的性質所決定的。黨是工人階級的先鋒隊,我們的國家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因此,不論什么性質的企業,都應樹立依靠工人階級辦企業的思想。民營企業主要尊重工人階級的領導地位,維護工人階級的合法權益,關心工人利益,搞好勞動保護,這些是我們的好傳統,對企業的發展也是有利的。民營企業亦應借鑒鞍鋼憲法精神辦企業,依法經營,保證產品質量,不能偷稅漏稅,不能摻雜造假,不能行賄,不能不顧工人安危,只看到企業利潤。民營企業的發展離不開黨和國家的支持,貸款是銀行的,許多事情是各級黨委、政府幫助解決的。當然,各級委黨、政府也應當依法幫助民營企業解決問題,不能刁難他們,不能不給好處不辦事。現在有些領導干部貪污腐敗,身后都有一個或幾個大款。“傍”是貶意,不是指正常關系。我聽說有一個企業主對朋友講,你們看某某人模人樣,我看他是一條狗,我給他打電話,說幾點幾分來,他一定準時到達。當場試驗,果然如此。我那天講了以后,全場熱烈鼓掌。
鞍鋼憲法是毛主席親自主持制定的,學習研究鞍鋼憲法,必須學習研究毛澤東思想。現在,社會上有人否定毛澤東思想,我們應當高度重視。去年紀念毛主席誕辰116周年,我講了要認真學習研究毛澤東思想,不少網站、刊物發表了,反響熱烈。我們需要把毛澤東思想系統地作一些研究,這樣才能更好地運用毛澤東思想,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才能有力批駁對毛澤東思想的歪曲篡改。例如,有一篇講計劃生育的文章,說毛主席在計劃生育政策上犯了兩大錯誤,一是批判馬寅初,一是鼓勵多生孩子。這純系無稽之談。1920年,毛主席與蔡和森的通信中就提到人口多,需要控制。“計劃生育”就是毛主席提出的。他沒有批判過馬寅初,批判馬寅初的是康生和陳伯達。就在他們批馬寅初之后,毛主席在最高國務院會議上講話時還說:“馬寅初的方法是好的。”建國后,在人口問題上,黨內和社會上有兩種觀點,一種是盲目樂觀,認為人越多越好,另一種是悲觀主義,認為人太多了。1949年美國發表的白皮書就說,現在看來中國共產黨在軍事上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但是在勝利以后他們仍然會失敗,因為中國人太多,他們解決不了5億人的吃飯問題。毛主席在五評白皮書的《唯心歷史觀的破產》一文中,專門批判了這種觀點。建國以后,毛主席對人口問題是兩點論。他說,人多是好事,也是壞事,我們一要樂觀,不要悲觀;二要控制。并且提出了許多具體控制的措施。他說過“人多議論多,熱情高,干勁大”,這是從樂觀和好的方面說的,是對悲觀論調的批評,并不是鼓勵多生孩子。還有一篇文章,針對毛主席說的在共產黨的領導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間奇跡也可以創造出來,說這是毛澤東主觀唯心主義的表現,是唯意志論。我說這個人根本不懂哲學,不懂絕對真理和相對真理的關系。在共產黨的領導下,什么人間奇跡也可以創造出來,這是千真萬確的。試想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是不是如此?建國15年造出原子彈,建國30年在一個落后的農業國建成了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不也是如此嗎?去年我到甘肅省莊浪縣去,他們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大修梯田,改造自然面貌,到2008年,40多年間造出將近100萬畝梯田,糧食產量大幅度提高。廣西龍勝縣從元朝開始造梯田,一直到清末,用了600多年時間,造出不到10萬畝,現在是一個旅游景點,也很壯觀。600年10萬畝,40多年100萬畝,這難道不是人間奇跡嗎?毛澤東思想是在我們中國樹立起來的,只有堅持下去,中國的社會主義才有希望。只有認真學習研究毛澤東思想,才能真正理解毛主席的偉大,才能更好地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毛主席高瞻遠矚,是偉大的思想家、戰略家。中蘇論戰時,他說赫魯曉夫很快會下臺,幾個月后真就下臺了。又說斯大林的問題本世紀內解決不了,下一個世紀還要爭論,現在俄羅斯不是提出重新認識斯大林嗎?毛澤東思想是我們中國人民的寶貴財富,是把馬列主義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典范。我們中華民族在歷史上出現過很多偉大的思想家、理論家,從孔夫子到孫中山,我們都應該學習和研究,但就思想理論的內容來說,都不及毛澤東思想豐富和全面,完整和系統。他關于新民主主義的理論,主要是武裝斗爭,農村包圍城市,被實踐證明是無比正確的,20多年中國革命就取得了勝利;關于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理論,對農業和手工業采取合作化的政策,組織起來,對民族資本家采取贖買的政策,既沒有引起社會動亂,又改變了生產資料所有制,促進了發展;關于鞏固發展社會主義制度,防止和平演變的理論,深刻指出了社會主義勝利以后,仍然存在著失敗的危險,并指出這個危險主要來自黨內,黨內主要來自高層,這已被蘇東劇變所證實。有的理論在實踐中雖然發生過錯誤,但那是工作問題,并且早已糾正了;有些他來不及糾正的錯誤,也由我們黨自己糾正了,我們的事業更好地前進了。今天紀念鞍鋼憲法誕生50周年,一方面要宣傳學習鞍鋼憲法,同時也要學習宣傳研究毛澤東思想。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