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賀我們年青的一代
我同樣屬于80后,80后中已經產生了一批英雄少年,也逐漸走向時代前列,按理來說不需要再刻意用80后等字眼去吸引老一輩的眼球。但是80后還是很稚嫩的,力量還是很微弱的,因此有必要再寫一寫年輕人自己的東西。我屬于80后,為了敘述方便,我在文中采用了不同的“我們”、“你們”,望加以區別。
半個世紀前,毛主席那番對年輕人飽含無限深情的期待和贊美,產生了一批為共和國無私奉獻的一代青年。五十年后的今天,也產生了迷失的80一代,也產生了腐朽的90后一代。許多老同志為此感到痛心疾首,甚至是產生了消極的悲觀情緒。長久以來,我也是局限在自己的狹隘視野和單純的圈子里,也時常會產生悲觀甚至絕望的情緒。但通過近些天的觀察發現,我發現許多思想成熟,信仰堅定,理論深刻的年輕人,我為我身邊多了這樣一批朋友而高興,我為他們的品質和精神所鼓舞和震撼。因此我想我有必要用我拙劣的文筆為他們表達贊美,為他們所取得的成就表示祝賀。
他們是善良的。他們純潔善良樸實,他們的思維或許有些單純甚至是幼稚,但是他們有著人類天生具有的善良品質,他們同情弱者,同情一切受苦受難的人們。他們甚至同情自然界中一切簡單和渺小的動植物,他們不會將他們的強勢強加給一切不如他們的人或物。他們簡單的思維中,就壓根沒有對混亂和復雜的人際交往產生任何設防。他們用簡單的思維從主觀出發從而衡量發生在周圍一切的是是非非。這樣的美好品質應該是人類天生就具有的最淳樸最偉大的情感,我們不應該讓他們的美好品質在殘酷的資本主義意識形態下發生扭曲和變質。同情和呵護他們,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而不是用我們的思維和認識對他們產生評判。對他們造成傷害從而產生隔閡,造成無法溝通和彌補的局面。
他們愛憎分明。他們懂得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也懂得什么是正義,什么是邪惡。對美好事物的孜孜追求,對理想的向往,對丑惡的持久不懈的追擊,這是全人類的共同追求。雖然眼下他們有了一些我們陌生甚至是驚嘆的語言和元素,也產生了我們難以接受的行為和藝術。這一切有他落后和不成熟的一面,當我們仍然用舊有的標準對新生的事物進行評判,分歧也不可避免的產生了。他們眼下的這些和我們諸多人產生了很大的差異和分歧,但是不要忘記,他們是改革開放成長起來的一代,曾經接受過理想主義教育但卻干著喪盡天良的勾當,我們的時代根本就不缺少這樣的人。對于那些接受過理想主義教育仍然堅守理想的人們,他們在零存的陣地前也是節節敗退,所以就不應該在從我們的角度,從我們的主觀從而對這個已經客觀成長起來的群體過多的指責什么。
他們是謙虛的。他們的群體里,不乏自我主觀的人,也不乏極端和狂妄的人,甚至這些可能占了主要的群體,但是他們中也有很大一部分謙虛的人。他們對于自然界中一切,懷著敬畏的心去發現和對待,對客觀真理采取謹慎的態度。資本主義的教育方式產生了一代人從定義和規則出發的人,他們中許多人分析問題仍然采取資產階級教育家所講授的那樣,根據課本所描寫的定義出發,按照課本定義的規定去看待現實的問題,當某個權威的定義恰好能夠說明一定的現實問題從而在他們的主觀產生了認識和共鳴,他們就對這個權威產生了迷信,從而用年輕人特有的反叛性質去維護這個權威從而批判其他權威,對于大多數的青年人來講,他們走到這一步就不繼續深入下去了,即使客觀的現實在怎么變,他們仍然是盲從和迷信的。而對于那些肯思考和發現的青年來講,當某個權威的定義不足以去支撐現實中所發生的一切,他們仍然會從其他權威那里繼續去尋找定義,如果所有的定義均不能完成他們的使命,就不得不從客觀現實出發去評判定義。這也與馬克思主義不謀而合,這也正是馬克思主義所教導我們的分析問題和制定政策的辦法和方針。這也是出現許多年輕人去詆毀馬列主義現象的原因,也是為什么許多年輕人學了那么久的鄧論或者是三表,還會有堅定的選擇馬列主義的原因。我所接觸許多年輕人,不乏是曾經批判和謾罵毛主席的人,而現在卻變為堅定的毛派。我想應該是這樣的。
他們是堅強的,也是革命的。我想我還是有必要再將毛主席對革命青年的論述引用進來。看一個青年是不是革命的,拿什么做標準呢?拿什么去辨別他呢?只有一個標準,這就是看他愿意不愿意、并且實行不實行和廣大的工農群眾結合在一塊。愿意并且實行和工農結合的,是革命的,否則就是不革命的,或者是反革命的。他今天把自己結合于工農群眾,他今天是革命的;但是如果他明天不去結合了,或者反過來壓迫老百姓,那就是不革命的,或者是反革命的了《青年運動的方向》。他們有樸實的情懷,有對勞動人民深沉和執著的愛,他們有遠大的理想和強烈的信念,他們中許多人不敢說百分百具有社會主義的意識形態,但是他們正是勇敢的用馬列和毛主席的思想去和他們殘留的一些壞習慣和舊思想作斗爭。他們不像我們許多老前輩,出生在舊社會,長在紅旗下,對新舊社會的差別有著深刻的認識和界限,而他們則要很大程度上從歷史和一些人的口述中去尋找答案,歷史往往是要受到小資產階級的主觀影響的,也可能會袁騰飛之流污蔑和攻擊的極端現象,一些人的口述也更可能會依據這個人的客觀存在從而打上嚴重的個人烙印。我們對于他們的一些簡單看法,不能用一棒子錘死,從而再踩上一腳,以為這樣是對他們進行了很好的教育,但往往這樣會把他們逼向更孤立無援的角度,產生更壞的影響。
他們也有理想。我們時代中的許多人,即使今天在富士康嚴重剝削存在的情況下,許多人仍然抱有資產階級所宣揚的成功。一個曾經來自富士康的員工講述了這樣的現象引起了我的思考。“富士康雖然有企業文化,也有詩歌小報迎新晚會等文藝活動,但這種活動都是富士康洗腦的一個手段。富士康員工之間關心并不密切,甚至是冷漠,賺錢成為他們唯一的動力,許多人還是抱著發財的幻想,即使在這樣嚴酷的環境中,員工之間的競爭意識也是很強烈的”。對于富士康這樣的血汗工廠,諸多人仍然是抱著這樣的心態,對和他同樣命運同樣背景的人表示了冷漠或者孤立,而對于那些處在外界的人們,他們更有理由和責任去相信資本家所宣揚的適者生存的強權法則。這樣的狀況不是一天兩天所造成,扭轉這樣的局勢可能需要更多的血汗工廠付出血的慘痛教訓才能引起他們的警覺。現實生活中,這樣的意識形態是占了主流,但是我所接觸和認識的諸多年輕人,他們對于這樣的意識形態早已嗤之以鼻,他們大公無私的品質和批判精神甚至是他們天生的善良品質,使他們深刻的認識到,這樣的改變即使有效甚至成立,也只能改變他們個人的命運,而對于生活在這個國家的大多數人來講,仍然無法擺脫受剝削和壓制的命運。他們也追求功名和利祿,但是這個追求不是為了他們獲得權力和財富的中心而出發,他們仍然在苦苦學習和探索,仍然有許多人在高校中艱難生存和刻苦求學,但是他們這一切的總的出發點,早已經舍棄了他們的個人因素,他們的一切探求都是為了徹底擺脫和他們一樣命運的人的悲慘現狀。這一點,是不是值得我們中的許多人去反思呢?我們中不缺乏改良主義者,更不缺乏投機主義者,這些人革命的目的不是為了勞苦大眾,而是要打倒一個特權從階層從而為自己建立另一個特權,這樣的革命者才是最恐怖也是最可怕的。
他們是中國的未來,無論是胡主席、薄熙來,還是左大培、郎咸平、孔慶東、張宏良,他們統統要退出歷史的舞臺的,中國的未來是遲早要交給他們的,也必定有他們的一番天地。我們要做好他們的工作,就要從他們的客觀實際出發,拋棄我們主觀的因素,去深入他們和發掘他們。我們要做長期的打算和準備。反動精英已經連結在一起,他們針對中國的現狀進行著有目的有組織的破壞活動,而我們中的許多人,動不動就擺出權威的架子來,動不動用他們舊有的一套去教訓已經在新時代成長起來的年輕一代,用他們當時的國內外局勢下得出的結論去指點著今天國內外局勢下的中國,我們中的許多人,是做到了接觸他們,這個接觸僅僅是站在表面,處在一個高高的位置,盛氣凌人的打量著這些年輕的面孔,有的對他們的行動和行為指指點點,甚至還有人企圖在這他們中建立威望,強加給他們主觀的一套,從而讓這些人淪為他們實現政治訴求的手段。
他們是有錯誤的,但是這個錯誤是暫時的,相對于他們長遠的進步這個錯誤是應該起很大的幫助的。我們中許多人抓著這點不放,用批判的語氣而不是贊美的語氣,不是去團結和教育幫助他們,而是用指責的方式加重了他們的負擔。我們應該是多一些表揚而不是批評,是多一些教育和說服他們,從而使得他們更加成熟和進步。
我們中許多人,僅僅是告訴了他們歷史的狀況,對于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根本就沒有傳授。我們中許多人是寫了很多文章,許多文章也僅僅是針對當今的一些現狀和現象作了猛烈的轟擊,而并沒有從理論和實際去深入分析,就像炮筒子一樣噼里啪啦響了一氣,只圖了個痛快,并沒有產生實質的影響和效果,甚至還造成了負面的影響。
同時,對于那些不是持反動的立場和堅持錯誤的人,就沒有必要用批判的語氣來,今天我的文章雖然對你們也是采用了批判的手法,也是用我簡單的思維對你們進行了猛烈的炮筒子式的轟炸,思維簡單,思想幼稚,言語得罪再所難免,望能收到指點和更正。同時我想能夠使得老中青團結在一起,做出任何的努力和探求也是應該的。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