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90后大一新生對
《當代大學生的任務、責任和使命》的看法
佩 龍
筆者很贊同山東聊城大學王靜同學的《當代大學生的任務、責任和使命》一文(載于《烏有之鄉》風華正茂專欄),她在文中辯證地分析了當代大學生中的諸多現象,指出了癥結所在和應該努力的正確方向,非常切合實際。然而,現象背后是真相,真相背后是真理。作者觀察了現象,道出了真相,卻未解釋真理,沒有指出造成現象的原因,似有些居高臨下,生硬責怪(同學)之意,是為白璧微瑕。
竊以為,時代之錯不在青年,青年之錯在于時代。多數大學生不僅無錯,反而有無限活力和潛力,只要對他們教導有方,循循善誘,就會把他們造就為未來振興中華的棟梁之才。筆者不揣淺陋,愿就這一話題與王靜同學商榷、探討。
當前在校大學生多為80末90后的一代,他們生在改革開放,長在改革開放,學在改革開放,他們一出生就被深深的打上了改革開放的時代烙印。改革開放是一個怎樣的時代呢?是一個洞開國門任資本橫行,讓糟粕泛起,放棄中華自我全盤西化的時代;是一個背離社會主義而走資本主義道路、刮封建主義朽風的時代,是一個精神頹廢、道德沉淪、崇洋媚外、文化自賤、金錢至上、物欲橫流、踐踏天良、崇尚敗壞、鼓勵自私、蔑視公德的時代!在這個時代,人們以權勢和金錢為成功的標志,以投機和鉆營為奮斗的門徑。驕奢淫逸,貪圖享樂,精神空虛,好逸惡勞是這個時代的最大特征。我們80后90后不就是在這樣的腐朽社會中耳濡目染的長大起來的嗎?我們這一代深深地受著社會污泥濁水的污染,我們的靈魂幾乎就浸泡在骯臟的淵藪中。我們不知道中華民族的歷史和民族文化的精魂,我們不知道老子、墨子、孔子、莊子、孫子是何人物,卻知道《獨立宣言》、華盛頓、奧巴馬、格林斯潘、斯皮爾伯格、夢露、斯瓦辛格;我們不知道三皇五帝、唐宗宋祖、岳飛、文天祥、范仲淹、戚繼光、袁崇煥、鄭成功,卻知道林肯、巴頓、馬歇爾、尼克松、基辛格;我們不看《周易》、《論語》、《孫子》、《三國》、《西游》《水滸》、《紅樓》、《毛選》、《魯迅》,卻熱衷《第一滴血》、《終結者》、《指環王》、《加勒比》、《哈利波特》、《阿凡達》;我們不喜歡老莊孔孟我佛如來毛澤東,卻崇尚洛克菲勒巴菲特比爾蓋茨卡耐基;我們不關心中國社會、經濟、文化去思考,卻沉迷追星、談星、捧星當粉絲;我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知之甚少或一無所知,而對好萊塢、NBA卻如數家珍;我們早已淡忘了雷鋒、焦裕祿、王進喜、黃繼光、歐陽海,卻牢記著喬丹、貝克漢姆、奧尼爾、杰克遜;我們不知道趙一曼、劉胡蘭、江竹筠,卻欣賞鞏俐、章子怡、趙薇;我們中文雖不通,洋文卻二通二通;我們不覺得四川地震災區志愿者和湖北大學生英雄群體,有多了不起,倒認為芙蓉姐姐陳冠希,超女快男小沈陽,酷斃帥呆夠牛氣;我們不喝茶喝可樂,不吃饅頭吃漢堡。我們登耐克,穿阿迪,追求LV阿瑪尼,我們放縱張揚加反叛,打小就要談戀愛,好逸惡勞求享受, 哪點壞?——這就是我們80、90特色一代!
要怪只能怪時代,是她把我們影響壞,萬千嬌寵蜜糖袋,就是我們好依賴。——80、90后宣言。
是啊,我們的社會不該負責嗎,我們的時代不該負責嗎?我們都是獨生子女,一個人就有六個人來寵愛,享受著中國、乃至世界有史以來最為密集的嬌寵,想不被寵壞太難。我們從幼兒園到小學、中學直至大學,誰教過我們傳統文化倫理道德?誰告訴過我們人要立志更要發奮?更誰說過我們的肩上需要擔當祖國民族的未來?我們耳濡目染都是帥哥美女,影視明星,歌王歌后,體壇驕子,不追他(她)們追誰?長輩動不動就帶我們出肯德進麥當,不吃洋餐吃何?學校周圍布滿網吧,不打游戲干啥?社會不停向我們提供美國大片、黑幫故事,富豪生活,男歡女愛,讓我們不受影響受啥?
讓我們來逐條討論王靜同學的觀點吧。
一、為何會有專業無用論?
原因在于畢業后專業不對口,根本原因是教育產業化后,大學在功利驅使下盲目擴招。
大學擴招,給大學帶來了大量生員和滾滾財源,卻把供過于求,就業困難的燙手山芋丟給了社會,這是教育產業化只顧學校效益,不講社會效益的必然惡果。
教育產業化帶來的是教育沒有長期規劃,過分曲從市場。當某一行業,例如IT行業熱門時,相關專業便會大幅擴招,導致其人才需求飽和,一旦該行業出現下滑,必然加劇形成供大于求的不良局面。造成相關學科畢業生就業困難。反之,某行業冷門,大學絕不會開設相關專業。這表明大學基本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功利機構。違背了“為祖國培養人才和棟梁”的根本目的,目光短視,將學生當作商品,只想著如何賺錢,不為學生作長遠教育培養規劃,哪里培養得出人才?怎能不造成失業?
另一原因是超現實主義急功近利導致專業面狹窄。許多人上大學奉行“六十分萬歲”,只為拿文憑,胸無大志,無人生目標,能少學就少學,不愿下苦功,學習生活渾渾噩噩。必然學業不精,缺乏修養,專業狹窄,畢業后難以到工作,若再怨天尤人,不思改進,肯定招致失敗。
當今社會產業交融,集約度很高,需要多學科兼備的人才,單一學科人才呈越來越難就業的趨勢。故學生全面發展十分重要。
二、社會體驗論
大學生們普遍認為畢業后就業輕松,以為拿到文憑就能就業,掙錢,生活。所以考試過了就萬事大吉,不再用心學習,十分功利、現實。為了掙點小錢,他們打著社會實踐的幌子,把大好的大學時光用于打工,十分可惜。若學有余力,應當博覽群書全面發展,為未來發展奠定堅實基礎。過早社會體驗可能自毀前程。
實際上,我們很難學有余力,作為一個還在學習階段的青年,若不能通過學習各種知識提升自己認知能力、判斷力,道德品質,人際交往能力,是難以在紛繁復雜的社會上立足的。最簡單的途徑就是讀書。從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中學習為人之道,處事之理。以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之“道”指導我們的實踐,心有所感,必有所得。所得才是精神財富。實踐貴在目的明確,無目的的實踐是沒有益處的。
實踐要與理論相結合,沒有理論指導的實踐,就是無頭蒼蠅,就會偏離方向,一無所獲。
簡言之,讀書后明理,明理后實踐,實踐后有得,有得出真知,再學習升華,再去實踐,循環往復。這是我們應倡導的學習實踐方法。我們不反對大學生參與社會實踐,但得量力而行,問一問自己準備好了沒有?
三、官本位思想
當官沒有錯,從古至今,誰都想出人頭地,學而優則仕。學生當官,不僅能鍛煉學生的能力,而且還能幫助同學,更好的替同學分憂,及時了解同學所思所想,作學校教師與學生溝通的橋梁,本身非常好,但如果擺官架子,耍威風,動機不純,純為私利,以此做今后就業騰達的資本,就不可取了。有人甚至為了“升官”而去賄賂,便是道德污濁了。這樣的“官”,不做也罷。做官要有服務思想,若滿腦子精英意識,那就完了。
作為學生官,應該想到,手中的權力是依托著同學的信任,和你對同學的責任,沒有什么好炫耀的,否則一切就變了味。不得不說,這是社會不良風氣植入我們的大學——“大學行政化,校園衙門化”。
(4) 愛情至上
大學生談戀愛很正常,人之常情,如果遇到心儀合適的對象,為什么不交往呢?個人認為,大學期間還是應把主要精力放在學業上,卿卿我我,兩情繾綣可得久乎?筆者沒有看到過成功的例子。可是負面的例子卻比比皆是,本末倒置,得不償失,甚至爭風吃醋,惡語相向,繼而你死我活,拳腳相加,干戈相向,非死即傷,實在愚癡。
愛情應該建立在忠貞,信任,責任,理解,包容,平等上。有人談戀愛,抱著玩的態度,糟蹋緣份,平時甜言蜜語,其實并未真正愛過對方,他們玩膩了,就拋棄對方,另結新歡,玩弄感情,極不負責,物極必反,每招禍事。請同學們注意,特別是女同學。若是真正的關愛,應該是互幫,互勵,互進,互諒,互包,并且作長遠的打算。“怎樣就業”“如何進行職業規劃”“怎樣贍養老人,撫養子女”等等。若能如此,自然不會“愛情至上”,又怎么會荒廢學業呢?兩個人是要一輩子在一起的,不能不慎始啊!兩人由于成長背景不同,難免有沖突,矛盾,唯此時多包容,諒解,方能化解危機。愛情有緣,請多珍惜。
(5)唯分數論
分數高沒有錯,但是,德性差了就可怕了。筆者推崇德本才末。希望重視分數的同學,也能提升自己的道德修養,即所謂德藝雙馨,不至于恃分自傲,才能將自己的才能用到正道上來,發揮最大的作用。
二.機械思想
為什么千軍萬馬考研,考公務員?一是就業形勢不容樂觀,二是認為文憑高易就業,三是公務員工作體面(還有可能進入官列),待遇穩定。看似很好的選擇,其實就是實用主義,更是沒有自己的人生追求和目標。遑論職業規劃,只能得過且過。樹立人生目標是當代大學生最為缺少和急迫的課題。所有人都應該問問自己,到底要走怎樣的人生道路?怎樣選擇適合自己的人生道路?想清楚了就會做出合理的選擇,而不是盲目跟風,人云亦云。
三. 極端個人主義
以自我為中心,不考慮他人感受,顯得極其沒有責任心,自私自利。為什么會這樣?一是家庭教育的缺失,獨生子女嬌生慣養,從小就是大人圍著自己轉,百般呵護,自然形成“人人為我,我不必為人人”的自我中心主義思維。二是受社會不良風氣的的影響,比如“拜金主義”,“功利主義”,“享樂主義”,“利己主義”,自然就“一切向錢看”,“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了。時常聽到有同齡人持此觀點,不以為恥,反以為榮。思想錯亂,良知泯滅是我們這代人的最大悲哀!在這樣一個是非,美丑顛倒的時代,還有多少人能做到處污不染、潔身自好?
筆者也是獨生子女,以往也是極端個人主義者,通過傳統德育和對現實沖突的反思,大有所悟:中國的德育教育再不抓,國家將何以為繼?民族將何以為繼?孫中山先生提出“天下為公”,毛澤東主席倡導“大公無私”、“公而忘私”,儒家崇尚“君子以天下為己任”,這才是中國崛起的思想道德正途。我的同齡人啊,我們肩上擔負著祖國和民族未來的希望,我們不能讓我泱泱中華毀在我們這代人手上。
觀察社會我們不難得出結論:我們這代人迷失的根本原因的是教育的嚴重偏失:不以思想德育為主,而以功利自私為誘,盲目引進大量西方教育方式,體制,價值觀,放棄傳統文化、道德教育,背離社會主義教育方向。殊不知,全盤西化,等于滅族。
社會也是如此,一味西化,一味改革,追求利益,導致社會漠視倫理道德,不講天理道義,不知廉恥,不講信用,朋友不義,同事不和成為普遍現象。家庭這個社會基本細胞也病變嚴重,使整個社會價值觀嚴重淪喪,沒有誠信,見利忘義,唯利是圖,自私貪婪,極端功利,人心傾扎,崇洋媚外,是非不辨,美丑不分,黑白顛倒,以致亂象叢生。形式主義空前泛濫,教條主義空前彌漫,國民意識空前冷漠,倫理道德空前淪喪。
國家形式上的社會主義和經濟層面上的資本主義,教育上的西式主義,思想上的利己主義格格不入,怎么能協調匹配呢?怎么能不出問題呢?
日本之所以戰敗后,從廢墟中站立起來,成為經濟強國,并非全盤西化,他們是將西方先進科技與本土傳統文化結合,在社會管理、企業管理、科學研究方面西化,在倫理道德層面上本土化、民族化。我們知道,西方比中國先進主要表現在物質文明上,而非思想道德先進。所謂“普世價值”不過是資本權貴愚弄人民的虛偽遮羞布而已。
所以我認為,我們應該學習西方先進科技,但不能盲目跟風,更不能全盤西化,放棄自己的傳統文化。否則,邯鄲學步,不僅一事無成,還有滅族的危險!
我們應該建立一套適合自己的,使經濟可持續發展,政治開明穩定的教育體制,重拾社會主義道德觀、價值觀和傳統文化教育,而不是嚼西方的剩饅頭,當西方的跟屁蟲。中華傳統文化在道德行為規范上,在改正社會不良風氣上,在穩定政治經濟上,以及在保持民資文化傳承和推動世界文化發展上無可替代的作用。
一個人不能沒有德性,一個民族不能其靈魂,一個國家不能沒有公德倫理。法治需兼德治,教育不能失去“育人為本,教人明理”的根本準則。唯有推行傳統文化教育,能使正確的道理,文明的精髓,民族的意思,一代代傳承,因而有我中華生生不息五千年。中華文化經歷五千年,依然強健有力,因為她符合自然規律,符合正道,凡是符合正道和自然規律的就是正確的,因此要繼承和弘揚。
脫離了“道”的科技發展,將毀滅人類;脫離了“道”的社會,將迅速崩潰,脫離了“道”的世界,將是生靈涂炭!人類只有順應“道”,即自然方向前進,才能有所得。不能倒行逆施。那么“道”在哪?在《周易》、《道德經》、《論語》、《孟子》和《毛澤東思想》里!
只有教育得當,人心歸道,社會秩序才能恢復正常。政府盡心盡力為人民服務,人民勤勞奮進安居樂業。夫妻互敬,父慈子孝,朋友互信,同事團結,家庭和睦,朋友忠誠,社會和諧的美好現象只能在道德的社會中才會出現。而道德是教育、教化的結果。
在這一天沒有來臨之時,我們大學生的任務,責任,使命是什么呢?
筆者認為,先糾自己正上文所述諸多不良習氣。自覺抵御、克服不良社會思潮和風氣的影響,修身養性,以德為先,繼之學好學業,做到文明精神,強健體魄,廣博知識,提升能力,樹立理想,確立目標。要“以天下為己任”,有遠大的民族抱負。至次也要但求其明理,安分守己。
要學習傳統文化知識精髓,充實自己,拓寬視野,讀書而不泥于書,才能有效指導實踐。如果胸懷天下,就要關注了解時勢,把握社會變化趨勢,確立目標,提升能力,為中華崛起、民族強盛時刻準備著。
筆者相信有志青年大有人在,從古到今都有,只是有的人暫時迷失了方向。他們會在將來痛苦的四處碰壁和生存掙扎中幡然醒悟,振作精神的。作為90后的一員,我相信我們這一代人終究會邁向獨立思考,拼搏自強的。我們一旦被喚醒,將是一股強大的力量。
當前,中國和平盛世的假象下掩藏著諸多暗流涌動的亂潮。主要表現在:
一、政治腐敗,風氣腐朽,言路遮閉。人民根本無法參與政治生活,百姓心聲不能上達,政府信譽急速下跌,人心嚴重隔閡,對立。
二、經濟結構失調,資本主義經濟使兩極分化嚴重,財富分配極不公平,社會資源分配嚴重不公。教育,醫療,住房,養老成為人民生活的嚴重負擔。外國壟斷資本,新帝國主義在我國實行經濟殖民,控制中國經濟命脈,我國28個行業已被外資控制21個。
三、軍隊嚴重腐化,賣官鬻爵,明碼標價,貪圖享樂,武舞不分,茍且偷生,軍心渙散。外國趁此占我島礁,軍事封鎖。形勢日益緊張。不容樂觀。特別是美,日,韓,臺灣,越南,緬甸,印度對我態勢咄咄逼人,西藏,新疆民族問題日益嚴重。
四、教育西化,無視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道德教育,致國民道德低下,人心渙散。崇洋媚外,漢奸買辦文化盛行。人們一味追求金錢利益,肉體享受,社會陷于渾渾噩噩之中。
五、農業食品安全受制于人,由美國資本掌握專利技術的 轉基因大米,將在3-5年內上市。在此之前,美國的轉基因玉米,大豆,蔬菜種子早已橫掃中國。外資也在大量收購我國肉,蛋,奶。一旦成功,中國將被置于死地,而不能后生。
外國資本控制了我國經濟,我們政治上就直不起腰桿,軍事上挺不起脊梁,文化上提不起精神。而“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正在從各方面拉開滅亡中華的咄咄攻勢。中國正日益陷入內憂外患之中,面臨一場空前的全方位巨變,任何人都難以置身事外。
筆者認為,在這場巨變中,我們最重要的責任是保衛國土完整,民族統一,堅決抗擊新帝國主義,與侵略者,民族叛逆者做拼死戰斗,不是他死,就是我亡。假如浩劫過后民族沒有滅亡,則繼承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改造世界文化價值觀,引領世界文化大變革成為我們的神圣使命!
筆者在此吁請同學們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正確的道路,把命運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
筆者學識膚淺,閱聞寡陋,多有錯誤,疏漏之處。提出淺見,甚盼拋磚引玉,冀多方同齡共同砥礪,以求進步。
西南科技大學大一學生
周佩龍
庚寅年 二月初二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