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共產主義戰士寒春與青年談理想
——為解放全人類而斗爭
11月26日 上午九時,我們一群朝氣蓬勃的熱血青年來到了北京昌平郊外。
萬花紛謝,寒氣襲人,郊野一片肅殺,我們的心似有一股暖流,因理想的燃燒而顯得異常激動。同學們邁著整齊的步伐,唱著《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團結就是力量》、《歌唱祖國》等革命歌曲,前去拜訪國際共產主義戰士寒春前輩。
寒春前輩出生于美國一個比較富裕的家庭,她二十幾歲時就跟一批著名的物理學家研究原子彈。當她看到研究成果被投向日本的廣島、長崎,造成10多萬平民的死亡之后,了解到原子彈是殺人的工具,對帝國主義的本質有了更深的理解,毅然決定尋找一個新理想之路。而此時的中國革命像一座耀眼的燈塔,吸引了許多國際社會進步人士的目光。年輕的寒春對“小米加步槍”打敗了武裝到牙齒的國民黨反動派的中國共產黨非常感興趣,她克服了重重困難,放棄了一切優越條件,從美國來到了硝煙彌漫的中國。“她是為了理想可以放棄一切的人”,寒春前輩的長子 陽和平 老師微笑著說。
有位同學對墻上掛的一張毛主席親切對話小戰士的圖片很感興趣。寒春前輩親切地介紹說,她自從來到延安之后,就深深地愛上了這片熱土,立志于為中國的革命事業而奮斗。更重要的是,她從毛主席領導的中國革命看到了一個不同的世界,這里的人民熱愛勞動,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干部與群眾的關系非常融洽,群眾可以批評干部,同志之間都是平等的,沒有等級之分,這是老牌資本主義美國不曾有過的。
有同學對寒春前輩與陽早前輩的傳奇愛情故事很是向往,問道:一位核物理學家和一位農學家能夠有“講不完的話”,一起白頭偕老呢?
寒春前輩說到,提前來到中國的陽早將中國的情況寫信告訴了遠在美國的自己,在理想的感召下來到延安。不久兩位把感情建立在光榮事業與偉大理想基本之上的年輕人結合為革命伴侶,從此“蒲織仞如絲,磐石無轉移”,開始了風雨兼程,光輝奇偉的人生之旅。
有同學問50、60年代的生活一定很苦吧?寒春搖了搖頭,說道:不苦,人活著不是為了吃飯,苦也是相對的。毛澤東時代心情舒暢,人際關系是真正的和諧,沒有剝削,沒有壓迫,干勁十足,每個人都積極向上,為社會主義祖國進行熱火朝天的革命與建設。
有同學問“文革”是否是當今官方所說的“浩劫”,是否是一場因領導者對形勢錯誤的判斷而發動的革命。寒春前輩顯得有些激動,認為不承認是不行的,它目前是失敗了,但并不等于理想是錯的。中國革命勝利后,階級斗爭已不是舊的形式,而是以新的形式出現了。毛主席發動文革之后,某些當權派恐慌了,為了實現家族統治,一小撮“聯動”(即高干子弟紅衛兵聯合行動委員會)沖擊公安部,故意做些過激行為,轉移矛盾,比如老百姓也不知道老舍住哪,他的蒙難就是一個人為的悲劇!從56年開始主要矛盾就是資本主義復辟,從主觀上來講,“文革”發動得太晚了。當然這是馬后炮。毛主席的政治遠見是當時的領導人中任何人都跟不上的。文革的主要經驗成立革委會,這是對當權派最好的制約。現在有人說,辛辛苦苦三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這話也對,也不對。中國革命把封建式生產方式徹底摧毀了,比其它任何一個國家都徹底,卻對資本主義的商業性的發展有所促進。當權派中有許多是民主革命派,他們有打江山,坐江山的舊思想,對資本主義還不懂,xxx就說資本主義是臭豆腐,聞起來很臭,吃起來很香。反右斗爭時毛主席已經逐步退居二線,實際上是xxx搞的,他當時是中央書記處總書記,是由他直接負責的。這場斗爭把很多對黨提建議的人打成右派,實際上是鞏固了官僚的統治。毛主席的文革是逼出來的,他看到自己建立的政權要走向反面,逼不得已而為之。建設社會主義,無產階級不經歷失敗教訓,就不會成功。當時工人階級的力量很薄弱,而無產階級就意識形態來說,其實是少數人專多數人的政。
毛澤東時代是非常偉大的時代,中國工業發展大都從大躍進開始的,以西安為例,初期最大的工業是火柴廠,在沒有外緩的支持下,到70年代已建立了強大的工業體系,發展的速度令人吃驚。當然大躍進時期,“共產風”都是大腦發熱的少數貪官為了自身的利益(官僚作風的體現),謊報數字,以至于在自然災害時期出現饑餓現象,這些共產黨干部組織上入黨,思想卻沒有入黨,他們只是民主革命的同路人。說大鍋飯生懶漢,這個從理論上說不通,不同的立場得出不同的結果。資本主義的激勵機制是個人利益,中國工人比美國工人有干勁,偷懶做假是很少的。另外,自覺地“補課”是官僚當權復辟資本主義的借口,西方三權鼎立對資產階級有利,對無產階級沒有用。真正的制約不是形式上的,問題在于群眾組織鬧派系斗爭,群眾中的小資產階級思想很濃,另外一個就是走資派挑動群眾斗群眾,轉移矛盾和斗爭對象。文革是毛主席尋找鞏固無產階級政權的一種形式,就像任何事情的規律一樣,失敗,斗爭,再失敗,再斗爭,直到勝利。鄧小平是很好的反面教材,中國人民經驗了正反兩方面的教育之后,一定會有一個新的認識。
有同學問關于信仰的問題。寒春前輩回答,早年我因中國革命來到中國,現在我的理想仍然是為解放全人類而斗爭。
當同學問到您在中國最美好的記憶是什么時,寒春前輩說,文化大革命。同學們噓唏不已。
陽和平 老師特別把他的父親陽早在去世前留下的遺囑念給同學們聽:“我為能參加毛澤東主席領導的中國社會主義事業感到非常榮幸,……任何人在任何時候,不得以我的名義說我支持改x!”
大家聽了非常激動,對兩位國際共產主義戰士更加敬佩了。
大家深受鼓舞,在莊嚴而激昂的《國際歌》中結束了采訪。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