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歷史 > 歷史視野

邋遢道人:數落一下毛澤東的“錯誤”(1)

邋遢道人 · 2009-01-01 · 來源:烏有之鄉
建國六十周年 收藏( 評論() 字體: / /

數落一下毛澤東的“錯誤”  

   

世界上還沒有一個國家像中國這樣,對于它的締造者放在什么地方都感覺不合適的問題。如果徹底否定他,“材料”已經足夠了,不說罄竹難書,起碼“搞過富民窮的計劃經濟”、“玩弄權謀”、“獵殺功臣”、“搞大躍進餓死三千萬人”、“摧殘知識分子”、“錯批一個人,多生幾個億”、“經濟崩潰邊緣”、“發動文化革命”、“個人崇拜”、“迫害干部”、“搞人民公社,讓大家吃不飽”……等等“罪行”已經成為全黨、全體知識分子的“共識”,這還不說質疑他搞中國革命究竟對中國好還是不好了。隨便問一個知識分子,都能數落一條條的毛澤東的罪惡。犯罪證據這么齊全的人,干脆把他否定了吧。卻也不敢。這倒不僅僅考慮老百姓愿意不愿意,所有罪證的真偽還要落實等問題,起碼這樣一做,現在的共產黨就成為“出身”不好的一個政黨,一個有“前科”的政黨。沒亂子不說,一旦有點風吹草動,有人說你自己就承認有前科,誰能相信一個犯罪組織放下屠刀就立地成佛了呢?于是,每次黨代會還要把毛澤東放在一個“前輩”的位置,誰要搞過了,就強調一下?! ?/p>

   

因此,罵也不敢放開罵,舉又不愿真心舉。真舉了吧,罪名那么多,很多還是自己說的。不提吧,還有很多人盯著,而且還影響執政合法性。難呀,確實難為他們了?! ?/p>

   

貧道覺得,說透了,還是從最簡單的地方入手,就是毛澤東的這些“罪行”究竟是真的還是假的,是有人故意捏造的,長期涂黑的,還是確實有這樣的罪行。這么重要的一個人,搞“莫須有”(或許有)是不行的,因為這關系執政黨的命門。最主要的是,真的早晚會顯現出來的,尤其在互聯網和信息時代,那么多資料可以查,只要有人愿意知道真實是什么,總能最后把真相告訴大家?,F在就這么遮遮掩掩不說實話,30年不說,40年還不說。就算一輩子不說,那50年后呢?100年后呢?  

   

貧道不是史學家,也懶得查那么多資料,就把知道的資料做些分析,數落一下這些年知識分子公認的毛澤東的“罪惡”吧。當然只說解放后的?! ?/p>

   

一、計劃經濟問題  

   

貧道覺得,認為毛澤東喜歡瞎折騰,錯誤選擇計劃經濟,把國民經濟搞得亂七八糟,讓老百姓長期用票證,生活不改善是第一個大“罪行”。這方面的“罪行”,這次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算是給總結透了,能多透就多透,甚至發言說毛澤東時期生活不如解放前的都有。反正批計劃經濟就是批毛澤東,批毛澤東少不了批計劃經濟?! ?/p>

   

貧道就評價一下這個問題。什么是計劃經濟?計劃經濟是一種主要以政府專門機構參照經濟存量狀態制定發展目標,并以此配置資源以實現發展目標的經濟模式。而市場經濟是一種主要以市場供求規律自動配置資源以實現經濟發展目標的經濟模式。  

   

計劃經濟存在的前提,是現代產業的生產資料必須國有化。因為只有生產資料國有化,政府機構才有權利配置資源,像印度那樣工業和銀行資本主要是資本家控制,所有計劃就都是虛的。國有化與計劃經濟是一個錢幣的兩個面。一個組織如果控制了門類基本齊全的生產資料時,一般都會采取計劃方式而不是市場方式。比如在中世紀的歐洲領主體制下,貴族莊園內部實行的就是一種計劃經濟。現代產業主要是國家的,國家要運作這些產業,沒計劃怎么運作?假如一個國家70%現代產業是一個資本家控制的,這個國家想不計劃經濟也要計劃經濟,無非主體不是國家,而是這個寡頭而已?! ?/p>

   

中國共產黨采用計劃經濟模式,絕不是文人們說的是為了“學習蘇聯”。因為“學習蘇聯”只能是選擇經濟模式以后的必然做法,而不是選擇前就決定了的。如果當時中國共產黨選擇的是市場經濟,就不會非要學習蘇聯而會學習美國。因此找到中共為什么要選擇計劃經濟才是關鍵?! ?/p>

   

中國共產黨在取得政權以前,中國近代產業已經是國有和官僚資本占主體了。到1948年,中國近代產業,包括工業、礦山、交通、金融等,70%的資本屬于國有(相當一部分是日資)、外資所有和官僚資本(其中三大家族占主體,其中“截收”的日資占很大比例)所有。也就是說,國民黨其實已經給共產黨準備了一個準國有化的經濟形態。共產黨奪取政權,國民黨政府的、逃跑的西方資本和官僚資本的產業自然全歸了政府所有。共產黨政府沒搞“社會主義改造前”,現代產業70%已經是國有化了。也可以說,共產黨如果把國有化的功勞都歸于自己就有些“貪天之功”,因為蔣介石已經搞得差不多了。貧道可以問一下文人們,這個時候共產黨怎么辦呢?不要?不要了給誰呢?賣了,賣給誰呢?誰有那么大資本賣下中國70%的產業資本呢?當然厲以寧、吳敬璉可以出招:“仨疙瘩倆棗給老板們算了”??衫习傩沾饝獑??民主黨派愿意嗎?人大會和政協會能通過嗎?其實當時都不可能,只能國家自己經營。國家自己經營這么大塊資產,不做計劃行嗎?因此,計劃經濟對解放初期的共產黨來講,是沒有別的出路的選擇。  

   

接著的問題是,共產黨上臺時全國人民,包括民主黨派對經濟發展任務的共識是什么。這時,中國已經積弱百余年,被西方列強欺凌百余年。這百余年對于中國整個精英集團來講,包括民主黨派,無不把盡快趕上西方經濟水平以便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首要任務。因此,調動一切資源迅速實現工業化,盡快建成一個部類齊全的工業化體系,使中國迅速擺脫被西方列強再次凌辱的局面,是全黨全國人民的共同目標,不是毛澤東自己想出來的。甚至可以說,這是從1840年以來,包括洪秀全、張之洞、李鴻章、袁世凱、孫中山、閻錫山、張大帥、蔣介石、汪精衛都夢寐以求的。接著的問題是怎么實現?! ?/p>

   

西方列強實現工業化的過程,也是大量掠奪殖民地資源,進行奴隸制剝削的過程。西方工業資本的形成大量依靠對其他民族的掠奪。且不說對美洲和非洲數以萬噸計黃金白銀的掠奪,僅僅舊中國賠償的白銀就達數億兩。嚴格來講,西方工業化并不純粹是“市場經濟”的結果,還包括“強盜經濟”的部分。用比較時髦的話來說,就是很多資本積累因素是“非經濟因素”。工業化需要大量資金和資源,這誰都清楚。對于中共來講,要實現快速工業化,根本不具備西方初期工業化的條件。中共不僅不可能去掠奪其他國家,反而要時刻提防西方列強的再一次掠奪。因此,中國只能從現有條件來考慮如何迅速積累現代化資本與資源,如何迅速取得現代化的技術基礎。這個時候如果選擇市場經濟,用市場調配資源并進行現代產業投資,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甚至是看不到機會的一個漫長過程?! ?/p>

   

需要指出的是,在上世紀中葉,西方正處于以產業資本為主體的階段,追求的是產業投資,經濟特征是生產過剩。與西方在70年代以后,以金融資本為經濟主體,大量進行跨國投資,國內趨向生產不足是相反的。因此,例舉拉美、亞洲四小龍等快速發展的事例并沒有根據。用90年代以后中國吸引大量外資來批判50年代的中國更顯得像刻舟求劍?! ?/p>

有了工業化目標,工業化需要的巨額資本呢?只能靠自己。  

發展經濟學一個重要理論是,發展中國家積累率太低,一般在10%左右。存在一個所謂“低水平均衡陷阱”。這包括兩個方面。首先人均收入低,勉強夠花,積累率自然低。積累率低,投入工業的資金規模就小,產業進步機會小,收入增長就慢。收入增長慢,積累率就低。其次,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由于歷史原因,都處于少數人占有大部分資產的狀態,這些人的資產并不見得都會愿意投向現代產業,尤其是地主階級?! ?/p>

因此,實際可選擇的出路就是,消除剝削階級,以國家力量調配資源,大幅度提高積累率,降低消費率。提高積累率必然降低消費率,如果不消除剝削階級以及產生剝削階級的根源,降低消費率會使本來生活就艱難的勞動大眾生活無以為繼。因此,所謂降低的消費部分,絕大部分是本來有錢享受的那部分人的消費,普通勞動群眾很少影響。這樣,共產黨很快把積累率從不到10%提高到35%,并長期保持這樣的水平。在當時,只有發達國家和社會主義國家的積累率達到35%左右,發展中國家積累率都在10%左右。有錢都讓富人消費了,當然沒積累?! ?/p>

這就是后來被文人們不斷詬病的低消費政策,因為他們代表剝削階級,代表了那些被剝奪奢侈生活權利的人的利益?! ?/p>

   

解放初期,中國第二產業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不足20%。農業占一半以上。到1952年,二產業占20.9%,農業占50. 5%。中國是個典型的農業國,現代產業成分很小。  

   

1955年,雖然國有經濟占現代產業的主體,但當時依然是市場經濟,工業化速度并不快。當年二產業占GDP的24.4%,而農業依然占46.3%。二產業3年份額增加3.5。這樣的速度顯然對一個強烈希望要實現工業化的執政黨來講是讓人泄氣的,也不會得到包括民主黨派的贊同。于是,共產黨在1956年開始了社會主義改造并開始了第一個五年計劃?! ?/p>

   

第一個五年計劃雖然有種種失誤,但畢竟在計劃開始的第三年,1958年二產業比重就超過了農業。1960年二產業占GDP比重達到44.5%,農業下降到23.4%,中國很快進入準工業國階段。  

   

任何事情都要比較。對中國來講,最好的比較對象是人口多,殖民地時間長,資源條件與中國差不多的印度。印度在獨立初期比中國的現代化程度低,二產業占GDP比重大約比中國解放初期低4-5個百分點。也是百分之十幾。但是印度直到上世紀80年代,制造業比重始終在20%左右徘徊。一直到1999年的世紀末,印度的二產業占GDP比重才為24.2%,農業比重為22.9%。二產業只比一產業高出1.3個百分點。大致相當與中國“冒進”的1958年,或者“退夠”的1966年。而中國自1970年以后,二產業始終高與一產業,而且工業化比重始終在40%左右。而且中國的工業體系是個從能源到交通,重工業和基礎工業非常強大的完整工業體系。這樣一個堅實的工業體系,才能向任何可能方向發展。而那些半拉子工業體系,依賴與別人整合的工業體系,是沒有方向選擇權的工業體系?! ?/p>

   

讓中國迅速實現工業化,建立一個部類齊全的工業體系,建立一個強大的,一支列強再別想在中國外海支幾門大炮就被嚇唬住的軍事力量,哪怕為此餓了肚子,付出血汗和犧牲都值得——這本來就是全國人民,包括當時所有的右派立場的人都同意的治國策略,怎么反悔了呢?也許沒有誰反悔,甚至包括大部分被劃為右派和打到的干部都沒反悔,大部分下鄉知青沒有反悔。但今天怎么變成這個樣子了呢?對父輩們的辛苦勞動看不見,給你留下的基業看不見,然后替他們叫屈呢?要叫屈,得先問問他們當時覺得屈不屈呀。這不是皇帝不急太監急的問題,是別有用心。  

   

今天很多文人賣個小聰明說:“你共產黨用分田地引誘農民跟著你造反,取得政權后你又搞人民公社化,剝奪農民土地,你不是前后不一嗎?”文人們賣這些小機敏是很正常的,如果連這也不會就更沒用了。但是還就是點小聰明,嘴皮子功夫,治國的事情,他們狗屁不通?! ?/p>

   

共產黨為什么給農民分田地?因為共產黨要推翻地主剝削,讓土地回到種田人手里。這個目標變了嗎?沒有吧。無論合作化還是人民公社,土地歸地主了嗎?歸國家了嗎?沒有,還是種田人所有的。只是田地歸種田人集體所有而不是個人所有而已。農業合作化甚至集體擁有資產,市場化國家也不是沒有。以色列有大量的國有農場和集體農場,甚至是農業的主要形式?! ?/p>

   

但共產黨為啥非要走農業集體化道路呢?一是因為農村問題是個綜合問題,并不簡單是農業問題,農村現代化還包括農村教育、衛生、社保等一系列方面。當時中國農村非常落后,識字率不到5%,適齡學生小學和初中入學率非常低。農村衛生醫療條件就更不要說了,老有所養更不要想??總€體農戶能解決這些問題嗎?別的不說,改革后就能證明這不行。改革后農民富裕了,但中學入學率大幅度下降了,農村合作醫療沒了,五保戶沒人管了。要在農民收入水平不高情況下讓農民現代化,唯一辦法就是把農民組織起來,建立一個集體經濟,也就是一個具備現代功能的投資主體和組織主體?! ?/p>

   

于是,生產大隊把小學,初中辦起來了,公社把初中、高中辦起來了。農村初中入學率在60年代末就達到70%,而一些人均收入超過5000美元的發展中國家至今也就這個水平。你現在看農民不愚昧,那是毛澤東時代的成果。如果一直家庭經營,中國農民現在也就像印度農民一樣,甚至還不如。到70年代中期,中國農村90%以上建立了合作醫療體系,在這么低收入水平下實現的現代化,讓世界衛生組織都驚奇。沒有集體經濟,能辦到嗎?中國嬰幼兒死亡率從解放時的30%降低到60年代的5%,沒有集體經濟,可能嗎?沒有隊為基礎的集體經濟,怎么可能在60年代就建立了完善的五保戶制度?老年人、殘疾人都能做到老有所養?  

   

只要不是耍嘴皮子而是做過事情的人都知道,做什么需要錢,都要有個投資主體,有個組織者。農村教育、衛生、社保都要花錢。都要有個組織者來辦。沒有投資主體,一切都是說說而已?! ?/p>

   

實行集體經濟和統購統銷第二個原因是與工業的計劃經濟配套。因為輕工業80%原材料來自農業,如果價格和供貨不能控制就很難實現工業計劃經濟的統籌能力。  

   

第三個原因是為了所謂“剝奪”農民。文人們成天說共產黨剝奪農民實現工業化,如果你真問他們,甚至還是學經濟的,這是怎么回事,他一定說不清,因為喊叫喊叫他們就舒服了,究竟是咋回事不重要。道理是這樣的,由于制造業技術進步率和勞動生產率提高的可能性空間大,農業就小。一個工人去年一年生產1000雙鞋,技術稍微改進點生產5000雙甚至1萬雙都可能。但你讓農民這么增加勞動成果就不可能。因此,從道理上說,工人的收入提高速度應該比農民高,人家創造價值增加幅度大嘛。但市場經濟會有個自我平衡能力,農產品價格會趨于上升,工業品價格會趨于下降。這樣形成一個剪刀型。如果你控制物價,工業品不降,農產品不升,就等于壓制了農民應該多得的收入。這就被稱為“剝奪”了農民。但話又說過來了,這個時期工人們也沒多得呀。最主要的是,農產品價格上升并不是農民創造財富“多了”的結果,而是創造財富“少了”的結果,嚴格來講并不是剝奪了農民的財富——你沒創造那么多嘛。實際上,國家控制了物價,控制了工資和收入,但總的消費率還是合理的,一直在65%左右,而且干部們并不比一線勞動者多多少。你知道2006年的消費率是多少嗎?是49%,其中居民消費只有36%,而且是貧富差距很大情況下?! ?/p>

   

因此,解放初期選擇計劃經濟,一是本來就基本國有化了,不計劃經濟也只能計劃經濟。二是大家都希望快點實現工業化,哪怕吃點苦也愿意,三是中國是個農業大國,80%是農民,不解決農村現代化不叫現代化,會拖中國的后腿?! ?/p>

   

站著說話不腰痛,中國當時的情況,還有別的選擇嗎?貧道根本不指望文人們能回答什么,因為他們根本沒能力回答,他們一敢張嘴,貧道立刻讓他們下不來臺——他們從來沒做過實事,知道個屁!  

   

有些人會有點疑問,雖然如此,畢竟我們經濟增長速度沒有一些發展中國家快嘛,要不為什么改革呢?  

   

這里有兩個問題必須了解。首先,從解放一直到70年代初,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是非常高的,比其他發展中國家快得多。50年代到70年代,發展中國家年均經濟增長率在3-5%之間,比較高的國家如拉美個別國家大約達到5-6%。中國從1952年到1978年年均增長6%(這是不變價數字,國家統計局2001年推算的。但當時的服務業產值肯定算少了)由于計劃經濟要素價值基本不變,這個數字實際是很高的。如果要素隨便增加就很難說。比如國撥土地按1萬多元一畝一直幾十年,現在市場經濟了,說它值20萬了,而且每年1000萬畝土地都這樣重新估價,平均在20萬以上,這就是增加2萬億的增加值。僅僅土地增值這一項,就實實在在地成為每年以萬億計的增加值。因此市場經濟的增加值與計劃經濟的增加值是很難對比的。最主要的是,中國與最近似的印度相比,一點不比印度增長慢。中國是一個被封鎖的國家,與現在的朝鮮、古巴一樣,能達到實實在在的6%增長根本不算慢。而且沒有一個國際經濟學家認為這個數字低?! ?/p>

   

最重要的是,毛澤東建設了一個部類齊全的工業體系,一個能源、交通全面配套的工業體系,一個初中入學率接近90%,大部分青年農民都受到初中以上文化教育的群體,這是后來中國能夠利用西方產業資本向發展中國家轉移時,占盡便宜的前提。  

   

從80年代開始,西方進入虛擬經濟階段,大量制造業向發展中國家轉移。而且數量非常大,每年以幾百億美元逐漸增加到數千億美元。但是,發展中國家很多,別的不說,印度就不小。但是,為什么中國最收益呢?中國這樣一個打著社會主義旗幟不丟,又不是西方喜歡的國家,為什么能成為吸收國外直接投資第一的國家,而不是印度這樣一個西方人更熟悉的國家呢?原因如下:  

   

這次轉移的產業是制造業,制造業需要兩個條件,一個是當地工業體系要齊全配套。總不能我要去你那里建個縫紉機廠,結果連電廠、運輸、磨具、機修都要自己建吧。而且制造業行業很多,如果工業體系不配套,機械能進化工不能進,就無法實現順利轉移。二是制造業與殖民期轉移的種植業,礦產業不同,那些產業文盲就可以了。制造業需要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中國初中升學率比其他國家高一倍還多,加上人口巨大,中國一國的初中文化程度的青年,比其他新興市場國家加起來還多得多。沒這兩個條件,中國憑什么能吸取大量資本?市場化、開放?人家早就這樣了。沒這兩個條件,別說“你家大門常打開”,就是根本沒安門,也沒人進的!  

   

因此,一個部類齊全的工業體系,一個廣大勞動者都受到教育的群體,就能讓這個國家增加了發展選項機會。不是別人,是毛澤東的經濟政策創造了條件,鄧小平利用了這個機會而已。當然,毛澤東并不見得用這個機會,因為他已經具備多種選擇的條件。  

   

哎,本來想一篇文章把毛澤東的“罪惡”數落完,沒想到只寫了第一個就這么長。今天就到這里吧?! ?/p>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再說掩耳盜鈴
  2. 湖北石鋒|讓“個人崇拜"論見鬼去吧!
  3. 評上海富二代用豪車揚我國威:豪車統治著富人和窮人
  4. 彭勝玉:公安部定性電詐存在嚴重問題,本質是恐怖組織有組織綁架販賣囚禁中國人口,強烈建議移交中國軍方解決
  5. 簡評蘇俄知識分子的厄運
  6. 東南亞的宿命
  7. “鮮衣怒馬少年郎,誰人不識理塘王”
  8. 人民公社的廢除和農村生育率下降
  9. 焦慮富人走了沒有必要,走了天也塌不下來
  10. 把統一和特朗普吞并野心并列,是蠢還是壞?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5.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6.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7. 到底誰“封建”?
  8.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9. “當年明月”的?。浩鋵嵤侵袊说耐ú?/a>
  10.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2.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3.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4.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5.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6.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7.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8. 我們還等什么?
  9.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車間主任焦裕祿
  2. 地圖未開疆,后院先失火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5.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日本日本欧美另类视频在线 | 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 | 亚洲国产精品激情在线观看 | 亚洲丰满熟女一区二区v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综合 | 亚洲精品不卡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