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這個中秋假期,依然是房地產話題占據著輿論的前列,無論是廈門的海景房玻璃被臺風橫掃一空,還是某個地產商的300萬的樓盤開盤瞬間被秒殺。
圖1:被臺風肆虐過的廈門一海景房
這就是當下的中國,全民為房而瘋狂,這場2015年末重新被燃起的搶房運動讓人瞠目結舌,幾百萬的房子像白菜一樣子被搶購,上海的離婚登記處因為離婚太多而限號,造謠的地產中介被刑拘......
當下的一切似曾相識,但上世紀90年代擔心通脹搶購的是生活用品,2003年非典期間搶購的是板藍根,而今搶的房子卻都是上百萬啊!只能說,中國的土豪太多了,當然肯定也有很多人綁架了幾代人的幸福而搶。
為什么會去搶?因為這是一個給你五倍杠桿、一年可能上漲100%的投資機會,一年收益就是10倍啊!
如果你很想感謝周行長,先不要著急,真的會這么好嗎?這不會是一個史詩級的大泡沫嗎?
小編就用剛過去一年但顯然絕大多數人已忘卻或麻木的股市大崩潰來對比一番,雖然二者有差異,但本質上是一樣的。
一、房市杠桿資金19萬億,A股最高峰4萬億
杠桿猛于虎。
毫無疑問,這一輪急劇的房地產泡沫是一個典型的杠桿資金推動。小編統計顯示,截至2016年6月底,中國個人房貸余額為16.55萬億元,如果按照2016年二季度的房貸增加額推算,到9月底房貸余額將達到17.9萬億左右。
單純看數值沒多少感覺,但如果我告訴你這其中的11萬億是在2011年9月之后產生的,驚訝不?5年時間房貸余額從6.9萬億增加到17.9萬億,這印鈔放水的力度即便是當年的四萬億也是望塵莫及。
圖2:2011年9月以來中國個人房貸激增11萬億
注意,這還僅僅是金融機構口徑統計的房貸,如果加上地產商、中介商提供的首付貸、消費貸等,這個數值粗略估算還得加上1萬億元。也就是說中國的房地產市場上,至少19萬億的杠桿資金卷入其中。
也許很多人想起了2015年的股市大崩潰,當時令人聞之色變的股市杠桿資金有多少呢?
按照筆者的統計,截至2015年6月18日,券商融資余額達到歷史高峰22666.35億元,再加上估算的場外配資規模1.5萬億元~2萬億元,A股市場場內外融資合計至少4萬億元。
圖3:2015年以來的兩融余額情況
4萬億的股市杠桿資金把股市翻倍,杠桿連環爆之后又就把股市搞得天翻地覆,股災爆發后的9個月中有十幾個交易日出現千股跌停,簡直已不能用慘烈來形容了。
單從這杠桿資金絕對量而言,當前的房地產泡沫比起股市過之而無不及。
二、房市杠桿占比12.67%,股市最高8%
肯定有人指出,怎么能這么簡單的對比呢?
那好,我們先看購房款中的房貸占比情況。數據統計顯示,1995年~2016年6月以來中國商品住宅累計銷售額為55.79萬億元,按2016年6月底16.55萬億房貸余額計算,占比29.66%,即平均每套房近三分之一的購房款為銀行貸款。
這是長時間序列的計算,如果算近些年的,該數據會高出很多。如果以2016年上半年新增房貸2.37萬億、5.7萬億商品住宅銷售額計算,這個比例高達40%(當然二手房房貸是應該剔除的)。
我們再來看下房市和股市中杠桿資金的各自比例。
2016年年初,筆者曾估算,截至2015年底,中國城市的房地產市場市值約在110~132萬億元。
若按2016年以來的漲幅粗略算來,目前上限近150萬億的城市房地產市場中(農村房地產無法貸款),房貸等杠桿資金約19萬億,占比約12.67%。而2015年股市杠桿資金最高時4萬億,對應的是約50萬億市值,占比約8%。
圖4:房市股市中杠桿資金占比情況
面對這樣的市場杠桿占比,是不是很直觀呢?
三、一樣的大躍進
如果說上述只是靜態的對比數據,更能說明問題的是,房市和股市的杠桿資金一樣經歷了大躍進。
在2015年之前,季度新增房貸保持在5000億元以下,甚至在2012年二季度只有1900億元。但在2014年11月央行的雙降之后,房貸增長不斷刷出新高。
對比2011年9月, 5年時間房貸余額從6.9萬億增加到17.9萬億(2016年9月預估值)。最讓人瞠目結舌的是2016年上半年房貸增加2.37萬億,2015年6月~2016年6月增長3.91萬億,一年時間增長30.69%。
再看崩潰的2015年股市大泡沫,2015年1月19日股市兩融余額為1.1萬億元,而到了5月20日就突破了2萬億元,到6月18日增長到2.27萬億,5個月翻倍。
雖然房市中的杠桿資金擴容比例遜于股市,但考慮到體量其實也是半斤八兩了。
圖5:2016年單季度房貸新增超萬億,90%的居民貸款來買房
房貸占居民戶中長期貸款比例更能說明全民瘋狂為房,2014年4季度購房貸款占居民中長期貸款比例頓時從3季度55%飆升至85%,而到2016年3月、6月該數據都已超過90%。也就是說,超過90%的居民借貸都是用于買房了。
圖6:一個房產銷售的朋友圈
雖然股市樓市有差異,數據是不會騙人的,一樣的瘋狂背后,折射的是一樣的信號。
總有一種感覺,我們當下所經歷的將會深深地被記錄在世界的金融史中,要么作為一種泡沫必然崩潰的宿命,要么作為一個偉大的人類經濟實驗的奇跡。但看遍2000多年古今中外的金融史,從羅馬帝國到美聯儲格林斯潘時代,前者是司空見慣,后者尚無先例。
杭州部分區域實施限購政策
為進一步促進我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根據國家“分類調控、因城施策”的總要求,結合我市房地產市場實際情況,經市政府研究決定,我市自9月19日起實施住房限購。
限購政策明確,在市區限購范圍內暫停向擁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出售住房,包括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
限購政策充分體現“因城施策”總體要求下實施差別化、精細化調控的思路。明確了限購范圍為上城區、下城區、江干區、拱墅區、西湖區、杭州高新開發區(濱江)、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杭州之江國家旅游度假區、蕭山區、余杭區,不包含富陽區、大江東以及臨安、桐廬、建德、淳安四縣(市).
限購時間明確,新建商品住房以網簽平臺商品房買賣合同簽訂時間為準;二手住房以網簽平臺房屋轉讓合同簽訂時間為準。
限購政策還進一步強調,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地產經紀機構應憑房產檔案管理部門出具的確認信息(針對本市戶籍居民家庭)或《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杭州市區住房情況查詢記錄》簽訂商品住房買賣合同或二手房轉讓合同。違反限購規定的,不予辦理相關房產交易確認手續,未辦理房產交易不得辦理房產登記。
鏈接:隨著近期國內部分二線城市住房價格波動水平加大,合肥、蘇州、南京、武漢、廈門、鄭州等城市相繼出臺政策,其中涉及限購政策的主要是蘇州和廈門。
蘇州規定自8月12日起,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申請購買第2套住房時,應提供自購房之日起前2年內在蘇州市區累計繳納1年及以上個人所得稅繳納證明或社會保險(城鎮社會保險)繳納證明。
廈門規定自9月5日起,對兩類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暫停在本行政區域內向其銷售建筑面積144平方米及以下的普通商品住房(包括新建商品住房和存量住房):1、擁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2、無法提供購房之日前2年內在本市逐月連續繳納1年以上個人所得稅或社會保險證明的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來源:牛熊交易室、新浪)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