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美國雖上調“債務天花板”,但債務風險依舊
黃樹東
數周以來,美國兩黨政要、金融名流和專家學者圍繞提高國債上限紛紛卷入論戰,或公開談判,或幕后博弈,逐步將一件例行公務審核程序演化成全球矚目的“債務限額危機”,中國作為美國最大的債權國,媒體也對此保持了高度關注。
終于,美國總統奧巴馬發表聲明宣布,兩黨領袖達成債務上限協議,協議同意提高債務上限2.4萬億美元,同意未來十年削減赤字1萬億美元,消除美國債務違約風險,并避免美國未來8至12個月再度面臨債務危機。這場持續兩個多月的“美債鬧劇”在必須劇終前的10多個小時終于落幕。
其實,明眼人都知道,這真的僅僅是一場鬧劇。因為,美國為控制債務規模而設立的“債務天花板”實在是一個橡皮做的活動天花板。在過去10年中,這個天花板被上調了10次;在過去70年中,被上調了70次。
活動天花板雖然繼續上調,但美國的債務擴張卻已經難以持續,中國持有的美債風險也繼續存在。
美國的債務負擔有多嚴重?我們在《中國,你要警惕》一書中呈現了以下幾組數據。
美國聯邦政府總債務高達GDP的96.5%以上。同歐洲發生主權債務危機的國家比,美國只比希臘和愛爾蘭好一點,比葡萄牙和西班牙則要差一些。2010年年底,美國國債突破14萬億美元大關,人均負擔4.5萬美元。此外,美國政府還將大約幾萬億美元結余的社保基金全部挪作他用。這些都是美國聯邦政府擺在賬面上的債務。還有許多隱形債務(off balance debts),比如對兩房公司的擔保、對未來的社保和醫療上的承諾等等。
美國家庭債務在2008年危機前夕高達GDP的130%,現在依然高達GDP的120%。這個水平,幾乎和20世紀的大蕭條時期相似,包括消費信用和房屋貸款在內相當于16萬億美元左右。
如果將這兩項公私債務加在一起,美國人均負債接近10萬美元!也就是說,在美國,一個小孩剛出生,就背上了高達10萬美元的債務!如果再加上政府的許多隱形債務,再折合成人民幣,可以說,幾乎每個美國人都是“百萬負翁”。
此外,美國還有州和地方的債務危機隱患。美國預算和政策選擇中心最近發表的報告表明,美國大約有48個州面臨預算困難。大多數州都仰賴聯邦政府的資助。假如沒有聯邦政府的持續補助,美國州政府在未來幾年中將不得不削減開支,裁減雇員。許多州的債務問題遠遠比所謂“歐豬五國”中的任何一個都要嚴重得多。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除非有違約機制存在。
現在,美國面臨去杠桿化的過程。這個過程會導致總需求不足和經濟增長緩慢。為什么呢?
讓我們從GDP的支出結構談起。一個國家的GDP由四大部門構成。
GDP=消費+投資+政府開支+進出口
這就是一個國家的總需求。
在“里根革命”以降那幾十年中,政府減稅,中下層減收。如果不借錢,政府支出和中下層的支出都會減少,就會出現最終需求不足和生產過剩。所以,總需求不足,一直是過去幾十年潛在的結構性問題。只不過債務擴張暫時彌補了總需求不足的這個缺口,暫時掩蓋了不公正模式帶來的社會矛盾。
總需求不足是暫時掩蓋了,然而新的矛盾卻積累了。那就是現在這種沉重的債務負擔。
這種依靠金融杠桿(債務)來刺激總需求的辦法是不能長久的。債務占GDP的比例、債務占收入的比例不可能無限制增長。如果債務的無限制增長超過了一個國家的還債能力,這個國家的政府、債務、金融,甚至經濟,就會變成一個龐氏騙局。
所以,美國現在的問題是債務擴張不可持續。在債務負擔降低到一個合理水平以前,美國不可能再長期復制過去依靠債務擴張的道路,不可能再通過大規模的債務擴張來掩蓋總需求不足的基本矛盾,于是總需求不足和生產過剩的困境就浮出了水面,美國也就因此滑進了一個低增長時期。
由此累積的美國債務風險,我們不能因為“債務天花板”的又一次上調而忽視。
部分內容來自黃樹東新書《中國,你要警惕》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