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4新政以來,房地產調控的政策效力一直沒有得到很好體現,盡管量跌價滯的市場狀態已經形成,但是適當降價這個最核心的調控目標還遠未達到。而與此同時,土地市場低迷等調控副作用卻顯得異常明顯,大大影響了房地產今后供需格局的平衡關系,除此之外,一方面既得利益群體在阻礙調控,一方面中介又利用制度漏洞成為二房東推高房屋租金,被買不起、租不起的房地產怪相困擾的人群也越來越多,政策如果此時掉頭,必將導致出一場房奴與租房群體的災難。
提及房奴不得不談房價收入比,當然,這個數據已經說過千遍萬遍,已經沒有必要再談。因此,只需要談一談房租與各地的漂一族,前幾天搜房網論壇上有一篇《調控房價不降房租漲,姐先感謝國家再搬家》的帖子被網友追捧,帖子描述的是一對北漂小青年,由于買不起房又遇房租暴漲,一年內被迫連續從北三環搬至南三環又不得不搬至大興區平房的租房經歷,敘述出漂一族對待房價、房租那種即辛酸又無奈焦灼心情。當筆者在微博上轉發后,又引起無數網友的共鳴,于是,《房價不降房租漲感謝政府感謝黨》的詼諧調侃也不絕于眼,可見普通百姓的憤怒早已無法覆蓋。
也正是筆者在微博轉發那篇《調控房價不降房租漲,姐先感謝國家再搬家》的帖子時發現,除卻很多普通網友有類似經歷外,許多記者與網站編輯也都有相同的經歷,一位焦點地產網的編輯更是坦言,不到兩年時間被房東漲房租的行為逼走七次,他們除了無奈的忍受之外,根本沒有任何辦法對待這無法改變的現實。
事實上房租暴漲的趨勢在09年就已經形成,早在09年9月份新浪微博內測時我就曾呼吁房租上漲問題,但是沒有得到絲毫認同與回應,按當時各地網友反饋信息看,09年初至9月份時期,多數城市的住房租金漲幅就已經超過20%,在社會全面關注房租的今天,單獨5、6兩個月份,全國城市房租平均漲幅就已經超過20%,一線城市的部分地區甚至超過了50%,其中一線城市租房者房租占月工資的比例最低的達到3-4成,最高的已經超過7成,而按二三線城市的城市居民平均收入計算,多數地區的房租也已經占人均收入的50%以上。
正因此,房租上漲大大削弱了普通租房群體的消費力,加上連續多年的勞動者報酬增長緩慢與通脹等因素,年初至今的家樂福、沃爾瑪、上海聯華與北京華聯等大型連鎖超市的效益開始飛速下滑,最終出現了家樂福退出西安的局面,09年對拉動內需起到至關重要作用的汽車、家電、摩托車等消費品的銷售量也在直線下降,有下鄉補貼的家電、汽車也已經處于有價無市的尷尬局面,三駕馬車中的消費已經不復存在。
在這樣的市場情況下,就業問題就顯得更加突出,當第三產業景氣指數下降后,實體產業危機就已經展現,而解決就業的另一個渠道出口業,也正在飽受貿易制裁的創傷與打壓,從09年的輪胎特保案開始至今年的無縫鋼管反傾銷案,再到取消四百余種出口退稅政策的出臺,外貿企業的景氣指數從港口的集裝箱就可以看出,前些年看不見的空集裝箱今天已經靜靜的躺在貨場碼頭等待需求,而受加薪潮的影響,許多企業又不得不放棄訂單,出口業雖然不會就此死亡,但是短期內已經根本無法拉動經濟和解決就業。
就業問題難解的同時,人均收入也將呈現下降趨勢,然而,在09年全年M1與M2供應量增長都接近30%而GDP增長僅為9.1%的情況下,通脹又毫不留情的來臨了。一面是蔬菜、米面等農產品價格暴漲增加了百姓生活負擔,一面是房租暴漲變相推漲了消費品價格,而這其中除去房主外,經營者與農民的收入都未提高,經營環境也變得更加惡劣,進一步又反映到就業與勞動者報酬之上,通脹儼然成為了對普羅大眾最血腥的剝削,并且成為了惡性循環。
從上述分析可見,造成當前百姓生活壓力暴漲的根源除醫療、教育等制度不合理外,更大的還是來自于房地產對社會財富的掠奪造成的民間財富轉移,正是高房租造成租房費用占收入比重過大,與經營成本上升導致物價上漲致使了普通居民生活成本的增加,也正是這些問題造成了資本無法有效回歸市場進行循環增加了就業壓力并制約了人均收入,將經濟增長的唯一可持續動力釘死在投資之上。
最終再看投資,地方政府負債率已經高達7.36萬億,部分地方政府負債率已經達到財政收入3倍以上,地方政府的投資能力也因此受到嚴重制約,并不得不再次依賴土地來緩解財政壓力,對房地產調控形成最大的阻力,又因這種阻力的存在造成前幾段所述的一系列連鎖反應,講經濟推進到一個既無進路又無退路的絕境,禍福相依的局面最終只能造成民生的傷害。
正因此,投資無法避免,而從當前的社會、經濟、民生等問題分析看,與其投資鐵公雞與出口補貼和政府修建之上,莫不如投資到保障性住房之上,也只有保障性住房的發展,才能逐漸解開租房奴與房奴大軍身上的枷鎖,釋放消費力,也只有大眾的消費力提升才會有實體產業的真正復蘇,只有實體產業的復蘇才能支撐結構調整的宏觀調控,也只有這樣的宏觀調控成功才能逐漸解決就業與提升勞動者報酬,除此之外,無論用任何方式去化解當前的經濟與社會矛盾,都只能是徒勞。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