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兩國之間的貿易戰陷入了難以突破的僵局,都對對方的商品征收高到離譜的關稅,但也都在等待對方提出要求談判的電話。
中方顯然希望通過談判解決貿易糾紛,也顯然對特朗普咄咄逼人的態度十分憤怒,但又不愿打電話給特朗普要求談判,可能擔心被視為“求饒”。
美方對當前的僵局似乎表現出一種出乎意料的得意。按照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的說法,這是特朗普在下一盤大棋,即故意“誘敵深入”,讓中方陷入一種孤立被動的境地。
言外之意,這似乎是特朗普預先設計好了的陷阱。貝森特在說這話時,露出了一種得意的奸笑。
特朗普未必有這種頭腦來設計針對中國的奸詐陰謀,但是他4月2日向全世界宣布“對等關稅”時的確曾經警告,不要對美國報復,否則會引來美國加倍的反報復。結果是超過75國要求與美國談判,唯獨中國不吃這一套,以牙還牙。
特朗普隨后立即宣布將“對等關稅”的落地時間延后90天,這被很多人視為特朗普的軟化和退縮,其實他是在“因勢利導”。
特朗普在“極限施壓”之后,很可能利用這一緩沖時間,重建美國和盟友之間的貿易關系,以便形成針對中國的包圍圈。
何況特朗普還保持了對世界各國所征收的10%“基準關稅”,至今似乎還沒有一個國家對美國來一個10%的報復性關稅。
特朗普的這一宣布,受到了幾乎所有貿易伙伴國和“華爾街”的歡迎。
特朗普能夠在90天的時間內和70多國達成“量身定制”的雙邊貿易協議嗎?當然不可能,但是他可以把時間延后再延后,就像他對“抖音”那樣,而且他也可以盡快和幾個主要的貿易伙伴達成協議,創造新的最惠國“樣板”,再予以推廣。
中國是大國,有能力“不吃這一套”,敢于“奉陪到底”,但是對于印度、越南、墨西哥、日本、韓國、孟加拉等國家,它們最急于和美國達成貿易協議,因為不敢失去美國這個世界最大的市場。也就是說,它們接受美國的條件,迅速和美國達成雙邊協議的可能性很高。
尤其是印度和東南亞國家,它們把中、美貿易戰視為“機遇”,希望取代中國,成為美國供應鏈中的重要環節。
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市場,這是美國的最有利條件,中國難以取代。
歐盟對美國的態度可能比較強硬,中國也指望歐盟能幫助中國走出困境,但特朗普未必會愚蠢到把歐盟推給中國的地步,而歐盟也對中國心存芥蒂。
很多人已經看出,特朗普的所謂“對等關稅”,其實只是一種極限施壓下的談判手段,其目的是要求美國的貿易伙伴加入針對中國的包圍圈。
總之,美國視中國為敵,已經向中國“宣戰”,它勢必拉攏世界上一切可以拉攏的國家,在軍事上圍堵中國,在高科技上圍堵中國,在貿易上也要圍堵中國。
目前這種大多數國家希望和美國達成雙邊協議的愿望,的確有可能破壞當今“經濟全球化”和“多邊協議”的世界貿易格局。
不過,貝森特能否笑到最后?時間會給出答案。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