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人逝世,重新設計。
前后三十年有何不同?
思想與理論有何區別?
需要系統整理當代史來分析這兩個問題。
壹
對于“理論”,我們需要辯證地看待。
比如“不爭論”,提出已經幾十年了,我們不應該停留在原地思考,需要在原來解放的思想上再解放,需要與時俱進去分析。
一,對組織來說,講不爭論時,更需要了解批評與自我批評,這才符合對立統一。
內部要自我批評,同時接受外部的批評。
內部要整風運動,同時接受人民的監督。
二,對國家來說,講不爭論時,更需要了解階級斗爭與法律,這才符合對立統一。
革命黨就是要敢講斗爭精神,講“熄滅論”后,貪官污吏出現,為富不仁出現,無良公知出現,反而叢林法則充斥著社會。
三,對國際來說,講不爭論時,更需要了解斗爭求和平原則,這才符合對立統一。
我們曾經是第三世界領袖,美蘇爭霸本來只能做棋子,硬是以斗爭精神和智慧操作讓我們從棋子變為棋手。“紅”去“求”來,擱置爭議,我們放棄意識形態輸出,最后反而被西方搞的普世價值觀輸入進來。在輿論戰中,精英帶隊低頭,很多成了西方思想的皈依者,甚至跪下甘愿被其奴化,逐漸成為精神和文化的亡國者。
如果我們繼續以主觀、片面和靜止的態度看待“不爭論”,將會發生什么呢?
不爭,最后會變成如動物般競爭。
不論,最后西方進行普世價值觀進攻。
不議,權力、資本和知識逐漸會異化。
不吵,部分年輕人出現消極躺平。
“不爭論”只是理論中的一個,還有“貓論”、“過河論”、“先富論”、“防左論”、“兩手論”、“向前論”、“如果論”……
要用導師的主義和思想去看待理論!
貳
對于“思想”的理解,有三方面需要注意。
1.把思想理解淺了的,要豐富其意義。
2.學習思想碎片化的,要形成一套體系。
3.被抹黑歪曲思想的,要正本清源。
就拿“思想”中的“實事求是”作為例子來分析,對其意義正本清源,讓其意義豐富化,使其意義體系化,這樣才能立體地理解“思想”。
當下對“實事求是”通常講前半部分意思,而毛主席所闡述的實事求是——“實事”就是客觀存在著的一切事物;“求”就是去研究;“是”就是客觀事物的內部聯系,即規律;研究出規律,以此用來指導行動。”
偉人在《改造我們的學習》說得很清楚。
有四層意思:
其一是客觀的事物;
其二是要調查研究;
其三是找出內部聯系,找出規律性;
其四是用來指導實踐。
這四層意思不就是《矛盾論》與《實踐論》的內容嗎?前論主要講述認識世界,后論主要講述改造世界,所以實事求是就概率了毛主席的“兩論”。我這總結,只不過正本清源和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罷了。
用毛主席闡述實事求是的意思看待一些輿論問題,我們就更能看清其本質。
比如有人說設計師開創性提出“一國兩制”,最后成功解決了香港回歸的問題。
這是“求是”,但不是“實事”。
為什么這樣說呢?
把香港作為對外溝通的窗戶,在一個國家實行兩種制度,社會主義作為主體,用這方案解決香港回歸符合當時發展規律性。
這是“求是”。
但“實事”是:
“一國兩制”的核心思想是一脈相承,最先是由毛主席和周恩來提出這構想,而且明確提到把香港作為對外溝通的窗戶,特別對臺灣,允許他們保持資本主義制度。
用實事求是來審視,更容易看清迷霧。
但要做到實事求是很難的。
因為隱藏著“阻礙三角”:人心,人思,人行。
三角具有穩定性,這阻礙三角讓我們做到實事求是很難,是人自身的“三座大山”。
“人心”方面,如果做不到至誠,做不到毛主席那種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你的私心太多了,有時候為了自己的利益,你就會睜眼說瞎話,說話做事不客觀。或者你的欲望太多,有時候會遮住你的雙眼,導致你看不清事物的真相。
“人思”方面,如果認知低,了解少,還不去調查和看書,或者不懂得如何看書,看了又不思考,那你就看不到事物的全貌,看不到事物的本質,“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
我把毛主席的“矛盾法則”、“持久戰”、“游擊戰”、“統一戰線”、“階級斗爭”、“聚焦思維”和“總結經驗”等歸納為“人思”方面。這些都是方法論,都有案例,都蘊含著智慧哲理。
比如“游擊戰”,毛主席是第一個把游擊戰從戰術變為戰略的偉人。戰略和戰術在很多人眼里是一對矛盾,毛主席看到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會互相轉化。在抗日時期,把游擊戰的戰術問題上升到戰略問題,這符合以空間換時間。
“人行”方面,有兩句很重要的話:
“沒有正確的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法解釋世界,但問題的關鍵在于改造世界。”
懶得調查,瞎說一通,如何能夠實事求是?不改造世界,理論束之高閣,這是完成實踐的一半,而且如何證明你的正確?
“人心”與“人行”又是有關聯的,比如你缺乏勇氣和斗爭精神,很多事你就不敢做。
“人思”與“人行”也有關聯,你的認知低,懶看書,懶思考,僅憑經驗主義,總結不出理論,時空一變,很大可能會失敗。
“人心”與“人思”還是有關聯,你的心思完全在賺錢上,你的思考就是如何搞錢。你的態度站在資本家立場,那么你的思考都是在想如何證明“剝削有理”,對別人批判為富不仁者,你的思考主要聚焦如何批判那些人破壞營商環境。
“阻礙三角”存在著對立統一的。
學習毛主席思想,就要學習毛主席如何克服“阻礙三角”,以更好地做到實事求是。
我們辯證地看待理論,以三個方面看待思想,然后再區分兩者的區別。
比如革命與改革。
建橋過河與摸石頭過河。
集體與單干。
斗爭求和平與韜光養晦。
大寨與小崗。
階級斗爭與貓論。
為后人打基礎與寄托后人智慧。
十個沒有與十個如果。
為人民服務與為人民幣服務。
……
這些都存在鮮明的對比。
兩載光陰換人間,五類漸返圈中仙。
二十年月多少事,八仙紅塵真假心。
注解:
兩載——1976年到1978年。
五類——黑五類。
二十年——1977年到1997年。
仙——自視甚高,脫離凡間。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