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產品的生產都要花費一定的勞動時間,但是花費勞動時間不一定等于制造出產品,因為有些勞動是非生產性的。因此,政治經濟學的交換價值通過勞動時間衡量這一公理,是指生產性勞動所花費的時間,這也符合價值一個規定,即使用價值是交換價值的物質承擔者。
既然勞動時間是價值的衡量標準,而勞動時間只能分為必要勞動時間和剩余勞動時間,所以,不論工人一天能制造多少產品,他創造出的價值只能是一天的工作日,即必要勞動和剩余勞動時間的總和,
由此我們可以分析年生產總值該如何計算。
如果某年的社會產品價值構成為6000C+2000V+2000M=10,000,也就是社會產品的總價值為10,000,那么這一年的生產總值為多少?
答案似乎是10,000,因為這年生產出的產品總價值為10,000。
但是這個答案是錯的,正確的答案是2000V+2000M=4000,因為一年的勞動也分為必要勞動和剩余勞動,必要勞動生產出的價值為2000V,剩余勞動生產出的價值為2000M,除此之外,社會沒有創造別的價值。
有人可能會說,商品價值里還包含6000C,應該被計入,但是請記住,6000C是往年的勞動產品,本年的勞動開始以前,6000C就已經存在,在本年的生產中,它們只充當勞動的吸收器,也就是只充當勞動對象。它們現在發揮的是不變資本的職能,而不變資本是不參與價值形成的,形成價值的只能是可變資本部分,也就是工人的活勞動。
可以舉例說明,如果今年的紡織業的產品價值為2000C+500V+500M=3000,這些產品全部被服裝業消耗。服裝業的產品價值為4000C+1000V+1000V=6000,其中4000C中有3000是紡織業的產品。
于是今年的紡織業生產總值為500V+500M=1000,服裝業的生產總值為1000V+1000V=2000,兩種行業的產值總和為1000+2000=3000.
雖然紡織業的全部產品都進入服裝業,但是在計算服裝業的生產總值時,紡織業的產品價值不能計算入內,雖然這些產品自身包含價值,但是在服裝制造過程中并不形成新的價值,同理,紡織業的不變資本2000C也不計入年產值的一部分。
要記住一點,年生產總值和年產品總值是兩個概念,年生產總值只包括本年投入的勞動量。年產品總值還包括以往投入的勞動量,因此產品總值必然大于生產總值,我們尤其要分清兩種概念的區別,否則就會被數據欺騙。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