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價有理論不是馬克思主義的理論?
——政府必須打擊不法,調控物價
按照馬克思主義的原理:商品中包含的社會必要勞動量決定商品的價值量,在私有制條件下,商品的價值量、貨幣狀況、私人壟斷市場供求的狀況決定商品的價格。
在真正的社會主義社會中,消滅了私人壟斷,消滅了私人資本,實行全社會統一的計劃經濟,幣值是穩定的,消滅了利用供求關系漲價的可能,勞動生產率是不斷提高的,單位商品中包含的勞動量是不斷減少的,商品價格應當是逐步降低的。
50年代學蘇聯,說蘇聯是這樣做的,當時他們已經幾次降價。我國50——70年代沒有能夠降低物價,宣傳的是穩定物價,實際上,由于大多數管理者并沒有執行馬克思主義路線,管理的相當多數不是馬克思主義的,物價有所上升。
80年代以后,否定了計劃經濟,由開始的雙軌制變成了完全的市場經濟,某些學者們宣傳市場、供求決定價格、通貨膨脹無害的資產階級商品經濟理論,使價格幾十倍,上百倍地上漲。劉滌源等革命的西方經濟學家早就駁斥了通貨膨脹無害論,指出通貨膨脹是經營者對消費者的掠奪。
我父親60——70年代在公社手工業聯社作油漆工,自己負擔衣食,每月只有20多元收入,前不久,我鄉下的弟弟說,現在鄉下請人幫工都得70多元一天的工錢。白菜由1-2分錢1斤漲到了1-2元一斤,這就是說,由于通貨膨脹,我父親過去一年的勞動只不過抵得現在2-3天的勞動,大部分價值變成了水。十幾,二十年的積蓄打了水漂。
這些年的物價上漲 不過是資本經營者對勞動者的現實勞動和過去勞動的大掠奪。物價補貼是滯后的,補得了當前的小處,補不了過去的大處。允許物價上漲,這種掠奪就被合法化了,國民經濟增長的計量,漲工資,發補貼也將沒有確定的比較根據。在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看來,在社會主義條件下,政府代表社會組織、管理全社會的經濟事務,控制物價,是當然的,必須的。而所謂市場經濟,保護剝削,保護投機,保護私人壟斷,放縱物價上漲。將毛澤東時代公有的,低租金的機關、公有企事業住房制度,改成私有制,私人開發,高價出賣,幾千元建造成本的房子轉眼變成了幾十萬。這是地地道道的,最野蠻、最落后的資本主義住房制度,完全是反社會主義的大倒退。“抑制房價過快上漲”是一個不恰當的提法,它使漲價合法化,只給了一個毫不明確,幾乎沒有執行意義的限制標準。房產私有化,資本化,加上這個漲價合法化的政策,房價問題將始終不會有社會主義的解決。毛澤東時代的住房公有低租,公建,政府或單位管理,是最合理,最方便,最節約,最利于普通勞動者,最利于周轉,最利于社會治安管理,最利于交通環保的制度,必須恢復。
馬克思主義只承認勞動創造價值,什么稀缺性、供求關系決定價值是早就被馬克思主義者否定了的。但是這些為私有者服務的理論被資產階級學者重新搬上了我們大學講壇和報刊。利用供求關系漲價完全是為私人壟斷利益服務的理論。社會主義必須限制這種資產階級權利,只能按商品中包含的社會必要勞動定價,或者按大多數勞動者的利益進行社會調節。現在的大蒜等商品的瘋狂漲價不僅背離了資產階級人道主義道德,而且是不法資本已經發展到了壟斷市場的標志。只采用物價補貼的辦法,奸商必然得寸進尺,物價必將進一步上漲。
解放初期上海同奸商斗爭的經驗應當堅持。社會主義本來是社會所有制,社會是經濟主體,政府代表社會管理經濟是經濟行為,而不是行政行為。如今私有化了,叫行政行為,也得采取。自發的市場經濟理論,在資產階級理論中也是沒落的了。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