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確實一切向錢看,擴大自主權只能更甚之
上個月底,10個各行各業的精英在國務院第一會議室圍著溫總理討論科教文衛問題,做出目前“一些大學功利化,什么都和錢掛鉤?這是個要命的問題”的狀態判斷,認為“如今的教育在管理上‘一刀切’”是造成這些問題的根源,于是開出“千人一面、千篇一律,不可能出世界一流大學。大學必須有辦學自主權”的治病藥方。
貧道以為,現在大學受功利主義驅使一切向錢看,教師騙經費搞私活不教學生,學生打游戲混學分不鉆研學問,確實是目前大學存在的突出現象,總結得很到位。
但是,這些問題與什么教育管理“一刀切”無關,目前并不存在有誰在壓制學生們去“獨立的思考”,阻塞教師們“自由的表達”的問題。就算真有,也顯然不是“一切向錢看”的功利主義產生的原因。在邏輯上就難以建立“由于管理一刀切,于是一切向錢看”框架。
因此,由此得出目前解決大學教育問題的出路是給“大學自主辦學權”是個沒用的藥方,因為無論是誰自主,只要在這個金錢第一的時代中,都不能阻止大學一切向錢看的潮流。
自主者如果是投資人,基金會,賺錢肯定是第一位的,中國還沒有拿著幾億十幾億資金送給大學的老板。
自主者如果是大學校長或者管理團隊,按現在的氛圍一定也是金錢掛帥,如何從學生身上刮錢或者從國家要錢和騙錢也是主要工作。現在教育主管部門和社會輿論還在約束他們,要他們好好辦學,不要搞掙錢名堂。假如自主性再強點,恐怕向錢看還更堅決些。
自主者如果是教師隊伍,那就更麻煩了。現在教師從學生身上,從科研項目上撈錢是普遍現象,讓他們自主起來,那就更加各顯神通了。
現在無論大學還是中學,直至小學幼兒園,辦學單位把掙錢做第一位,是符合時代潮流的事情,是大方向大趨勢。沉舟側畔千帆過,掙錢大軍滾滾來。各行各業都向錢看,怎么能讓大學恪守陳規?
另外,消息說“10位與會代表中有科學家、教師、醫生、教練員、導演等”,大學教師只一個。這等于向一個大學教師咨詢關于整個國家大學教育的問題和策略;向一個中學教師咨詢中等教育;向一個教練員咨詢體育;向一個醫生咨詢醫療;向一個導演咨詢文藝……這叫訴苦會,不能算咨詢會。這種會上“講的很多事情”就算“都聽到靈魂里去了”,也瞎答。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