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66rd.cn/forum/viewthread.php?tid=71181&extra=&page=1
如東,一個教育大縣,應試教育的大縣,作為這個縣的一名教師,我沒有感動絲毫的驕傲,因為這個稱號不過看高考成績而來的。高考能代表一個縣的什么?教育質量?人口素質?還是其它什么,怕是就連教育質量的高低也不單單是看高考。也許是因為沒辦法,高考走到今天還是獨木橋,要想走出去,要想有份好點的工作,最好還是走高考這條路。瞧咱們如東,比別人高幾個百分點的高考錄取率就變成了這個指標這第一,那個指標第二,夠不上邊的也要來個多少多少分以上居第一,第二。成績不行的,發個畢業證書,或者用個什么方法淘汰掉,好了,參加考試的都是考大學本來就沒問題的了。如東的英語在高考的各科里是算不太好的了,怎么辦,從小學抓起呀,小學三年級的學生,在應試的包袱之下,每天晚上要做三四個小時的作業,在這重壓之下,已經能有半數學生在揣測中能考100了,但老師們天天喊,天天怨,為什么總還有幾個學生考不到95,看到這里,就有人要責怪我們教師了,但是,我希望能得到同情,因為,小升初縣里是要排名的,平常的任何考試鎮上是要排名的。每學期的期中考試都能把學生壓趴下,聽說早沒有期中考試這個詞,或者這個說法了,但是改個期中抽測照樣是考試,先把老師分成幾等,然后老師再把學生分成幾等,一切向考試成績看,你考不好?不辦法,待崗吧,學校領導受批,然后老師受批,最后肚子里的氣不撒給學生,也只能自己忍著,等著接著下一班學生繼續搞應試。
突然有一天,“課改”的春風吹遍大地。也吹到了如東,結果,我們專職的體育老師也改行教了數學,專職的美術教師,音樂教師也都變成教主科。會議上,教育主任的講話中多了這樣一句:“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一定要我解釋一下,那就是一方面要在上課中要引進新課改的內容,一方面不能忽視應試教育,對教師的評價體系沒有絲毫改動,照樣考得好就是優秀教師,那么,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也只能是考得好就是好學生。課改加重了教師的負擔,教師要在課堂中有那些小組討論,自主探究等那些在應試教育中毫無作用的學習方試,比方我講造句,讓學生自由說幾個,然后再統一造個句子,告訴學生,只有這樣造句才行,因為我這一句絕對正確,想考高分,就得這樣了,其它句子不行,今天他造這個,明天他造那個,總有造錯的,總有學生想造新穎點,想與眾不同點,本是好現象,但我不敢,我還要帶學生考試呢,考不好,我沒了飯碗,怎么去愛我們的教育。
如東教育極有特色,一定要教師手寫教案,不允許電腦備課,每月一查,期初一大查,期中一大查,期末再來一大查,以至于我們花大量的時間抄寫教案,沒有時間去鉆研教材教學任務很重,教兩門,語文,英語,還加班主任。為了應付上級的檢查,大部分時間花在了抄寫教案上,沒有時間去思考更多的教學上問題。
特色二分數排行板,敢叫你下崗。上學期,所任教學科排名前六位的教師,在教學效果一項得滿分,低于前六,少四分,更低點再少四分。考核分低將面臨著待崗。即使70分的筆試,大家的均分都在69分以上,還是要排出一二三,其差距只有零點幾分,甚至零點零幾分,但是就要排個名次出來,你想怎樣,不努力,明年就在家種地好了。其實教育如種地,一份播種一份收獲,孩子還是顆幼苗,就要拔苗助長,最后竹籃打水一場空。只怕被歷史所唾棄不是教育官方,而是我們教師了。
我們真的很可憐,可是更可憐的是孩子,一個星期難得上節藝術體育課,孩子的天性沒有了,祖國花朵很多,可如東真的要到別人施舍的時候才知道自己的愚昧嗎?不是愚昧,有些人為了一已之利,抓高考,要政績,想升官的人哪怕是害了一個縣的孩子,一個鎮的孩子也是無動于衷的,對于錢眼,官里的人我們能做的就是在改作業的時候罵娘,寫備課時候罵爹,罵了千百還是這樣,但總不能封住我的嘴吧,嘴里不行,在心里也可以吧,不讓我罵,教師們不是沒有一點樂趣了嗎,難道叫我們給孩子笑臉,這不是扔自己的飯碗嗎?無論怎樣,教師還是一個份職業呀。
如東呀,你是我們家鄉,沒有人不愛自己的家鄉,但是做了如東的教師,這種愛怕愛得不太自然啊。
一個學習如東的普通教師的思考
又去了一遭南通,在去路上滿車的人,關于一個話題討論的:教育。
通州的女老師說:中國教育看江蘇,江蘇教育看南通,南通教育看如東。聽了這話總覺得不是滋味。又說通州要學習如東,趕超如東。聽了這話也覺得不是滋味,不是說怕他超過去,對這個沒感覺。
我一直就是這樣認為的:某一個地方的教育質量越高,那么這個地方的教師就越辛苦,再加一句那么這個地方的學生其實也就越辛苦。事實就是這樣。我早上五點半就有學生開始到校,接著如果不管那么他們就是玩,就是吵鬧浪費時間,如果管那么教師就要跟著學生到校,跟著學生工作,要是第一個到達班級,最后一個離開班級。中午十一點五十開始上課,講會兒,睡會兒。晚上熱天是五點二十放學,老師還不放心的留學生到六點半七點。回家或者回宿舍還不忘記帶上一套作業本,讓自己省得失眠的時候無事可作……這就是我們的工作,一天把自己完全交給學生,不留一點自我,你們要學習么?
如東有一個教育精神,美其名曰:三個特別——特別能吃苦,特別肯鉆研,特別善合作。(好像是這般,或許漏了一個特別)難道我們自己不清楚我們自己為了這每一個“特別”所付出的努力么?我們是工作的付出者,而上頭是成果的享受者。就如同舊社會我們是佃戶,而上頭就是地主一樣。我們辛苦的工作到最后豐收的名望大多數還是歸他們的。都在根據自己現有的成績再不聽地吹牛罷了。
這是老師的心態,或者針對一點我這個老師的心態。家長們呢?滿意否?
老師被上頭逼急了要出成績就逼下頭的學生,我們肯定很容易短壽,班上沒有調皮搗蛋鬼才好,有了就完了,況且班沒有一兩個呢?班上沒有后進生最好,有了不及格的簡直要了老師命了,況且班上怎么可能沒有一兩個后進生呢?我們是希望每個學生無師自通,樣樣學得頂呱呱,不用老師操心,但老師不是神仙,學生不是天使。家長對老師體罰、打罵學生的行為眾口不一,于是有的理解,有的漫罵,有的觀望——只要不是我孩子這樣我無所謂。
再說補課——小學升初中有一個夏令營,初三補課,高三補課感覺習以為常了的事情,甚至大班升一年級也要在暑假里面意思意思一下。于是在這種情況下的民憤總歸是有的。去吧花錢,不去吧萬一講了什么自己的孩子不會怎么辦?于是思來想去還是去的好,但把錢把得不舒服,我說說意見也是好的,好不熱鬧。
記得一次開會講過:每個孩子對于一個老師來說只是幾十分之一,但是對于一個家庭來說確實百分百,確是全部,所以教師要……都在用一些良心話來給我們壓力,讓我們用心。是啊不用你說我們已經很用心了,不然你在別人面前的吹牛哪來的底稿啊?但是教師的待遇又是如何呢?叫人心寒~總是在那邊吹噓著加工資加工資,這股風來了一次又一次,但是錢也不見漲,于是心情激動了一次又一次,但最后麻木了,沒感覺。加工資了~!哦——加啦~加吧~加到我卡上我在高興也不遲啊!我們的教育質量是全國首屈一指的,我們的教師待遇工資是全國的何等位置呢?
于是算了,還是奉勸那些本著學習如東趕超如東的某某地們的領導們:省省力氣吧!放你們的手下一條生路。還是奉勸某某地的同行們:何苦來哉?我們的日子難道你真的很想體會么?還是算了吧!放著好日子不過?
接下來看大家培養的人才,如東教育質量是好,但是試問如東教育培養出來的人才到底去了哪兒呀~人呢?沒了。
這就是我一趟去程的一點感言,掙什么,該如何就是如何,必要把自己逼急了,把孩子逼急了,這樣對大家的身心都是有害的!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shijian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