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迫地捍衛公有制:從三條新聞說起
云淡水暖
對公有制怎么認識呢,不說遠的,從時時都要高舉的鄧小平理論中,找到這樣的論述“社會主義有兩個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是以公有制為主體,二是不搞兩極分化。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體所有制,現在占整個經濟的百分之九十以上?!保ㄠ囆∑健陡母锸侵袊l展生產力的必由之路》)。
那么,按照鄧小平“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體所有制,現在占整個經濟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標準,公有制這些年的確到了“退”無可“退”的墻角,公有制經濟“占整個經濟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情景已經成為過去,但是,篤信市場拜物教的先生、賢達們猶嫌不足,只要社會有一點“矛盾凸顯”,他們就大聲嚷嚷“體制機制”還不夠徹底“市場化”,換言之,私有化不徹底。
但是,金融危機給民眾帶來的實質性的經濟、生活沖擊,伴隨了思想意識的沖擊,因為些沖擊明里暗里告訴人們,恰恰是市場化最成熟、私有化最徹底、最典范的資本主義國家中的頂尖角色們,制造了金融危機,還綁架了全世界為他們的貪婪買單,私有制市場化的神話,隨著金融風暴吹破的泡沫,其幻滅感同樣在國內的社會、經濟矛盾的凸顯中暴露出來,有人、有地方被迫開始捍衛公有制原則,有的地方和民眾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近期有三條新聞。
其一,《東方早報》11月16日有一篇報道,標題是“山西相關部門回應:資源是國家的,煤改不違憲”,浙江煤老板們準備拿起法律的武器反擊了,“由浙江省浙商資本投資促進會和浙江杭天信律師事務所律師聯合寫就的《關于要求對山西省人民政府規范性文件內容的合法性、合理性問題進行審查處理的公民建議書》質疑,山西煤礦整合的相關文件政策涉嫌‘背離國務院文件精神’,并違反相關法律規定,侵犯了浙江煤老板的財產所有權。據介紹,《建議書》還一并寄給國務院、全國政協及山西省有關部門。”(《東方早報》)
山西的官員們被迫找來了《憲法》“針對山西煤改涉嫌“違憲”的說法,山西省有關部門也回應稱,根據憲法,資源是國家的,不能買賣?!保ā稏|方早報》)“山西省國土資源廳廳長李建功表示,礦產資源屬于國家所有,采礦權人繳納了價款,是對礦產資源的特定使用權,而不是礦產資源的永久擁有權。”(《中國廣播網》)
憲法規定“第九條 礦藏、水流、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涂等自然資源,都屬于國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規定屬于集體所有的森林和山嶺、草原、荒地、灘涂除外?!薄?/p>
既然如此,全民所有的煤礦資源,讓極少數“投資者”把持、倒買倒賣,私挖濫采,罔顧安全,草菅人命,無論如何也是違背了憲法原則的,其中最根本的一條,就是極少數人違憲占有煤礦資源暴富,而包括山西當地最廣大人民群眾在內的“全民”,沒有共享到煤礦資源帶來的巨大財富。在政府層面投機者們要用法律討說法,在村集體層面,礦主們用棍棒砍刀說“道理”了。
其二,中國青年報10月21日報道,“山西護礦村民遭100多人砍殺致4死14傷”,山西“白家峁煤礦市場價值在億元以上。但守著這座金山的白家峁村民卻日益陷入貧困。…這些年來,村民們沒有從煤礦獲得多少收益,村里每年1萬多元的承包費,跟日進斗金的煤礦比起來顯得微不足道。”,而且,本來屬于集體的礦山,已經被背地下“轉制”為私有老板的公司所有“其產權已經由村集體變成山西三興煤焦有限公司,成為一家股份制企業”。
白家峁的村民被迫打官司,法院也判決了煤礦的所有權回歸集體,法院的司法建議寫道“礦山…經濟類型由‘有限責任公司’恢復為‘集體’?!?,法律上勝利了的村民卻遭到私營礦主的血腥報復,以四條人命的代價,討回來一個“集體財產”的名分。
也許,白家峁的村民對所有制、市場化、私有制、公有制的學理意義上的理解并不深入,但是,村民們通過多年的遭遇,樸素地懂得了一個道理,一旦集體的資產、資源所有權被公開地明搶,或者是偷偷地賤賣給個別私人之后,村里幾乎所有的村民與其祖祖輩輩居住的土地下面的一切所可能帶來的利益,就失去了紐帶。守著金山銀海,只能看到個別人“先富”、再富,卻沒有人來兌現“帶后富”。
只有在集體經濟這個制度的架構內,才使所有村民能夠分享到本來屬于他們的財富,什么“公司”、什么“股份制”,只要離開了集體經濟這個內核,就變成了個別人吞噬所有人財富的工具,據報道,該煤礦1999年的產量已經達到90萬噸,這么多年以來,村集體每年得到的“利益”僅有區區一萬元,可見資本家的喪盡天良的程度。而其中又有政府部門幫助私有資本“合法”地占有集體資源的嫌疑,白家峁村民委員會打官司的被告之一,就是省國土資源局。
其三,《成都日報》11月6日發表報道“成都2所私立學校教師因勞資糾紛罷課”,報道說“11月5日,私立名校成都外國語學校發生勞資糾紛,導致該校老師大面積罷課,…據了解,成都外國語學校前身為公辦學校,由于成都市教委的改革探索,成為私立學校后仍然保留了一批公辦身份的教師,但工資則按照當初的協議由現在的學校支付?!瑢儆谝粋€集團的成都實驗外國語學校全體老師也在5日下午3點左右罷課,該校全體學生放學回家,該校也是全國名校,培養了多位高考狀元。成都外國語學校附屬小學中海國際社區分校的老師,也在罷課,聲援其他老師?!?/p>
妙就妙在“成都外國語學校前身為公辦學?!?,在90年代以來的教育市場化改革中,相當部分的原公辦優質教育資源以“探索”的借口被轉化為私營產業化教育資源,特點是高收費,高升學率,為私營資本帶來了滾滾財源,但是,私營資本只顧追求利益最大化,再怎么賺錢都嫌不夠。也許,原先從公辦學校轉到私立學校老師們嘗到了短暫的“甜頭”,但是,越往后走,私營資本的毫無社會道德感和社會責任感的本性讓老師們心寒了。
據報道“德瑞集團董事長嚴玉德及其夫人、德瑞集團教育投資公司總經理王曉英,并排坐在主席臺上。嚴玉德稱,成都外國語學校是民辦學校,未納入國家績效工資改革范疇,人均上漲1000元已定,沒有商量余地?!覀儸F在到底是公辦老師還是民辦身份?’老師們要求嚴玉德做出解釋,‘你們怎么能這么對待我們?’…嚴玉德被激怒了,他喊道:‘我手下幾萬學生幾千老師,你們幾百個老師不干,影響不了我,不愿干的就走?!@時,一旁的王曉英搶過話筒,指責起老師:‘你們素質太低了,只在乎錢,不配當老師”、“你就值這點錢’…”(《時代周報》)
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還端著個“公辦老師”心態的老師們,在資本家眼里已經跟一條召之即來,揮之即去的狗等價了,草民不禁想起在通鋼事件中喪命的資本家代言人陳國軍,面對數萬通鋼工人也是這樣的語氣,不過,成都外國語學校的老師們比通鋼工人斯文,否則,私營老板嚴玉德夫婦的下場還真不好說。
老師們反抗的結果,第一,“成都外國語學校罷課后由市政府臨時托管”(《南都周刊》);第二、“227名教師公辦身份被確認”(《時代周報》),這當然是中間結果,草民想知道的是,當年把公辦優質教育資源賤賣給資本家的背后,有什么名堂。因為,媒體報道說,成都外國語學校一年的學費收益,達到1個億以上,但是,其成本充其量只有千把萬。
山西政府官員被迫拿出《憲法》,山西白家峁的村民被迫犧牲了四條性命,成都外國語學校的老師被迫罷課討還公辦教師的身份,從三個側面映襯了一個意識的覺醒,在中國這么一個人口眾多,人均資源有限的國度,公有制經濟才最有可能最大限度地保證經濟、社會生活中的公平、公正、秩序,盡管道路仍遠,但在各種各樣的沖突中,道理也在明白起來。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