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參軍熱一浪高過一浪,背后的隱憂其實很明顯:工作望塵莫及,先找個鐵飯碗然后再做打算。筆者并不懷疑大學生的報國志向,但是被現實所逼也是客觀存在的鐵的事實。出國熱更是高燒不退,鍍金的念頭可謂由來已久。為什么大學生不好找工作呢?問題和原因很復雜。“中國制造”的大學生很多,年年擴招,可是個個大學的國際檔次并未水漲船高,反而見廣不見高,學術腐敗倒是大有升高之勢。報紙刊登的‘保通過’的各類學歷叫賣廣告層出不窮,鄧小平造了個詞叫“本本主義”,中國現實中的教育正是如此。企事業單位需要的是有用的人才,大學培養的是證書學歷,家長想的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而現實中可謂風馬牛不相及。教育變成了層層科舉式的魔掌,與社會利益交織在一起,教材老套,脫離實踐,輕視啟發和自學,沒有創造,嚴進寬出…總之,中國教育正在走向精英化。
名校輩出,但是只占學校比例的很小一部分,從幼兒園到中學大學,收費從來沒有真正降過,多年一路看漲。北京上海的小學、中學一個名校的資產可以比貧窮地區一個縣教育系統的所有學校還高。各名牌大學規模一路擴張,可中國教育培養出了多少頂尖世界的人才了呢?實在乏善可陳。中國的教育在為外國培養留學生,在為外國挑選人才做基礎性工作?沒有頂點的教育是半路教育,是不成功的教育。奧數害苦了多少孩子?半路的聰明何以趨之若鶩?都是錢鬧得,家長為了孩子前途不得不風從。精英化教育是不適合中國國情的,這必將是一條死胡同。適合于國家發展的大戰略的教育大改革勢在必行,學、悟、通、實踐相結合的教育才有生命力。唯錢是舉和唯權是舉必須變為唯才是舉,國家和社會的協調統一調配教育資源和師資力量,平等培養學生,專長造就人才,不拘一格,全民參與等等,才會讓中國的教育站到世界的最高舞臺。
中國的股市又沉寂了下來,06年的股改曾哄抬起了一路大牛市。一哄而起又一哄而散,但是最后誰賺了黑錢操了黑盤始終沒有人調查。新推出的創業板也沒有什么大起色,大小非的解禁徒增了股民的憂心,倒是股民探究內部消息的好奇心與日俱增。觀望看景的股民多了起來,被欺騙多次還上當者畢竟會越來越少。中國股市的頑疾在于:1,投機性強,投資性弱。這是因上市公司避稅假賬問題承襲已久,分紅慘淡,基金的操盤又摸不著路數,也沒有快感,股民不得不來回炒作。2,大魚吃小魚。中小股民占絕大多數,個體股金小而整體股金大。中小股民的利益沒有合理的機制來保障,年報的信息將信將疑,感性濃厚,加上分析師忽悠,結局總的來看都是大魚吃小魚。3,黑色操盤手打擊不力,地下錢莊隨時涌動的外來熱錢,串通一氣的某些樁家券賊黑手翻云覆雨,興風作浪。在創業板和大小非的激活手段失效后,弱肉強食、大魚吃小魚的中國股市或將走入一條漫漫熊途的死胡同,喪失融資功能,中小股民的信心將決定股市的興亡。
樓市是中國人最關心的話題,房子多的人希望快漲,尤其是房產商,想買房的大部分人希望趕快降。地方政府希望多賣地賣高價多收銀子開支,裝修業者希望多成交好掙錢。買漲不買跌是股民和購房者的宿命,這是所謂市場化供應的必然。保障性住房的獲得好比彩票中獎一樣,條件極其苛刻;經濟適用房少的可憐,擠破頭皮也不見得能抓住一根毛;商品房貴的讓人發蒙,有錢的,沒錢的;有權的,沒權的,想住好房子的想法是一樣的,然而現實的政策卻是有人可唾手可得,有人只能白日做夢。問題的關鍵在于:市場化供應和政策性供應乃至保障性供應的環節銜接存在重大問題,黑手云集,市場性強而計劃性太弱,沒有把帳目和老百姓算清楚。政府,老百姓,房產商心理都有一本賬,只要帳帳相輔,樓市就會可持續發展。所謂最高價賣地的香港地產模式是絕對不適合大陸人民的,不然就不是一國兩制了。
帳目其實很簡單,地方政府的賣地款都花到哪里了?要說清楚。同樣的無償土地,同樣的建設成本,經濟適用房為何價格遠高于小產權房?高在哪里?大多數老百姓都不言而喻,很多地方政府的賣地款都是一本爛帳,不敢公開。腐敗成分是中國樓市的一個頑疾,必須嚴格整頓才能理順供求關系,就連有的物業公司也和房產商幾乎成了日偽軍的聯合,業委會反倒個個難產。中國的房地產業必須體現出社會主義特色,而不能跟著資本主義走,哪里能體現呢?一言以蔽之,企業型政府職能。為人民服務是人民政府的宗旨和原則,那就必須實現事業型與企業型政府的合一。政企分開是偽話題,政商分開才是癥結所在。政府要為中低收入者蓋房子,因為房產商是唯利是圖的,絕對不會考慮中低收入者的困難。只能讓房產商給富人蓋房子,如果讓全體中國人排隊讓房產商挨個扒皮,那樓市必將走入死胡同。什么丈母娘效應等等可笑的漲價放風的鬼話,但絕對不是空穴來風,而是有意為之的。房地產漲價的原因很復雜,有城鄉流動的原因,有地方政府炒作地價的原因,有炒房團哄抬的原因,最根本的原因則是政策失調,放開了市場化,而輕視了計劃性。打補丁的政策方式已經太慢了,中國需要大戰略背景下的大的戰略政策調整,順應國情,順應民心,中國才會真正崛起。杜甫留詩猶在耳: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理順土地關系,國家、地方政府、老百姓的利益分割點把握好,樓市就會回歸理性。社會主義政府的職責不能是在樓市賺多少錢,而是讓老百姓安居樂業,這才是社會主義的優越性的根本體現。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