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焱金:官員財產何時公開?
吳焱金
在新華網上看到一篇文章,題目是:《"財產公開"百姓已做出榜樣》,作者象發現新大陸似的剛剛知道申請"低保"的窮人不僅要公開財產,而且還要接受嚴格的審查,然后張榜公示,群眾都通過才能得到批準。
這個辦法實行快十年了,"低保"的金額也是不斷變化的,全額低保每人每月從幾十元到現在的二百多元,并不是每個申請人都能拿到全額低保金。申報個人財產狀況后,對每個人都要入戶調查,家有大型家電者,如空調柜機、電腦是不能享受低保的;電費超過規定標準也不行;用手機者,戴金飾者都取消"低保"資格……申請低保者多是老弱病殘、下崗失業無法再就業者,本無財產可言,是不怕公開和審查的,唯一害怕的是狠丟面子,在笑貧不笑娼的今天頗有點抬不起頭。低保金的發放,是在把申請人全家收入按人口平均后,用"低保"標準補齊不足部分,使人均達到低保標準。人均二百多元的月生活標準,富豪和官員能想象日子怎么過嗎?再說,這點錢也不是好拿的,每月要定期開三次會,每人每天要完成社區的義務勞動:打掃公共衛生及社區分配的各項工作,拿"低保"金者常自嘲跟看守所"外勞"人員沒有兩樣,總之是微薄的、救命的、辛酸的、屈辱的,還要對黨和政府感激涕零的活命錢。當然不排除仍有個別人靠拉關系、抖狠享受不該得的'低保",這都是在明處的,問題還是在干部身上,干部秉公辦事,問題就不存在。
新華網的文章說,人大準備通過《救助法(草案)》,加強對"低保"人員的監管,對此我沒異議。納悶的是,對窮人的措施或立法總是及時而嚴格的。而關于官員財產的申報和監管怎么就那么難呢?我多年前就從網上看到,李成瑞、馬賓等上千名老黨員、老干部多次給中央寫信,要求官員公布財產,久久得不到答復,無奈把信公開在網上,仍未引起重視。借用范偉小品中的一句話:"都是中國人,官員和窮人的差別咋就這么大呢?"
官員公開財產,接受組織和人民群眾監督,是關系黨和執政者公信力的大事,是防腐反腐的一項有效措施,是落實"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實際行動和具體表現。如此利黨、利國、利民之事,何不雷厲風行,趕快行動起來呢?等什么?又怕什么?越等越讓人猜疑黑幕重重水很深,越怕越使人懷疑鬼大,有見不得陽光的東西。越等越使人民失望,越怕越失去民心。
《鳳凰衛視>透露說,四中全會有可能把官員公布財產列入議程,但愿不是主持人的推測,而是可靠的"內部消息"。如此,大家盼望已久的官員財產公布,才不致遙遙無期,那我們就拭目以待吧!
2009年7月30日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