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民族主義仍然是進步的
漢家風
讀了清源先生的《今天,民族主義已無進步性可言》一文,有些話不吐不快。
一、在人類歷史上,民族斗爭早于階級斗爭
民族主義是隨著民族斗爭產生的,而在人類歷史上,民族斗爭的歷史要遠遠早于階級斗爭,甚至遠遠早于階級的產生。
作為中華民族的一份子,我想任何人都會了解,中華民族的產生,正是源于民族斗爭。5000年前,以黃帝和炎帝為首的華夏族,與北方以蚩尤為首九黎族在涿鹿進行了一場著名的戰爭。這是中國有歷史記載的第一次大戰爭,最終的結果是黃帝打敗了蚩尤,歸化了九黎族。蚩尤與黃帝炎帝共同成為中華人文始祖。此后,中華民族也有了黎民一說。
此次戰爭發生在“天下大同”的原始社會時代。并不存在私產,也沒有所謂資產階級,部落所有收獲公有,由公選的部落首領負責分配。在這樣的時代各民族之間也會發生大規模戰爭。可見,認為天下只要同一階級就是一家人的超民族觀念是不正確的。
其實,人類斗爭的根源在于資源的相對稀缺性。只要資源稀缺性這個矛盾存在,以民族為單位的民族斗爭就是人類間斗爭的主流方式。那么對任何一個民族而言,為本民族謀利的民族主義就必然具有進步性。
即使是資產階級的統治者,當其同時也是民族主義者時,例如孫中山,他同樣可以聯俄聯共、扶助農工。即使同時共產黨領導的國家,當民族利益發生沖突的時候,同樣是兵戎相見,毫不留情。例如中蘇珍寶島之戰、中越戰爭。
二、在階級產生之后,階級斗爭成為人類斗爭的另外一種重要方式,但是其重要性仍遠不及民族斗爭。
應該承認,階級產生之后。在民族內部,各階級為了爭奪有限資源的支配權,也產生了激烈的斗爭。這種斗爭迅速成為人類斗爭的重要方式。這種斗爭的重要性還是次于民族斗爭的。
在中國歷史上的五胡亂華時期,中原地區的漢人人口,由2000萬銳減到200萬左右。可見異民族之間種族滅絕政策的殘酷性,要遠遠超過同民族不同階級之間的斗爭。如果說這個年代太久遠的話,那么希特勒對猶太人的種族滅絕政策大家應該記憶猶新,這種民族斗爭基本上是不區分階級的,猶太人的資本家同樣在被屠殺之列。
正是因為如此,漢朝時期漢族封建統治階級對匈奴的反擊戰,得到了包括農民階級在內的所有漢族人民的擁戴。而漢武帝也成為著名的民族英雄。也正是因為如此,蔣介石是買辦資產階級的代表,但是其在抗日戰爭中發揮的那一點積極作用,共產黨也是給與肯定的。
三、中國革命的勝利,同時也是民族主義的勝利。
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一直將蘇聯視為圣地,將共產國際視為一家人。但是,正是受到共產國際、也就是蘇聯的操縱,中國革命險些失敗。
李立三、王明、李德這些都聽命于蘇聯的操縱,只講階級斗爭,不講民族斗爭。忠實的執行蘇聯的命令。中國革命險些失敗。遵義會議,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國共產黨內的民族主義者,和蘇聯共產黨的傀儡博古等人進行了堅決的斗爭。維護了中國共產黨政策的獨立性。正是這樣,中國共產黨才逐步扭轉了頹勢,走向了勝利。
在1949中國即將解放的前夕,無產階級領袖斯大林和資產階級領袖羅斯福達成一致。要把中國一分為二,讓共產黨和國民黨劃江而治。以便永遠分裂中國,永遠分裂中華民族,以便使中國永遠衰落,永遠喪失挑戰蘇聯和美國在國際上霸主地位的可能性。應該說,在本民族利益的問題上,斯大林和羅斯福雖然屬于不同階級,倒是空前的一致了。當然了,遺憾的是,毛澤東和蔣介石雖然屬于不同的階級,代表不同階級的利益,但他們都是民族主義者。他們都寧可失敗為寇,也不愿偏安一隅,沒有被無產階級領袖斯大林擺布,最終還是統一了中國。
這些歷史生動的告訴我們,只講階級斗爭,不講民族斗爭,不講民族主義,不但不是什么進步的表現,反而是落后的表現。
四、各國無產階級之間,為了維護本民族的利益,也會發生戰爭。
中蘇珍寶島之戰,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國無產階級面對蘇聯無產階級,并沒有視其為一家人,而是進行了堅決的武裝斗爭,捍衛了中華民族的利益。
所以有些國民黨人曾經這樣評價毛澤東說, 孫中山 先生畢生所追求的三民主義,民族、民權、民生,其中民族主義這一條,毛澤東是真正的將其實現了。
包括中越戰爭這些歷史都生動地告訴我們。各國無產階級并不是什么一家人,只不過是在反對資產階級的問題上達成了政治同盟而已。一旦,出現民族利益沖突,其民族斗爭得激烈程度要遠遠超過階級斗爭。
五、中國建設的成功需要民族主義
不能因為買辦資產階級賣國,就把資產階級一幫子打死。應該承認,這個階級中的絕大部分首先是中華民族的一員,同樣追求實現中華民族的利益,同樣會為了國土淪喪,國家分裂而痛心疾首。
不講民族主義的無產階級,同樣會葬送中國的建設事業。同樣會淪為民族罪人,被全體中國人唾罵。
達賴喇嘛作為奴隸主階級的總代表,和無產階級是格格不入的。但是為了維護中華民族的共同利益,為了維護國家的統一和領土完整。無產階級領袖毛澤東,曾經多次寫信告訴達賴,只要他維護國家統一,他的政治地位可以保證,生活水平不會降低,政府會永遠養著他。可見一國內階級斗爭的表現形式其實很多樣,大多數時候還是比較溫和的。而民族斗爭則要復雜殘酷的多。
這些歷史生動的告訴我們,民族利益是高于階級利益的。如果只講階級利益,不講民族大義,是不行的,革命是不會成功的,建設也是不會成功的。
六、賣國在任何情況下都是非正義的,是不可原諒的。
中華文化有兩個精神內核,一是祖先崇拜,二是孝道。正是對我們共同祖先的崇拜,使我們一定程度抗拒了各種西方宗教的滲透。使我們在5000年來,國家統一的價值觀得到不斷加強,成為一個偉大的多民族國家。
無論是那個階級,都無權向其他民族讓渡中華民族的共同利益。任何一個階級,包括中國的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向任何國家和民族包括無產階級國家和資產階級國家出賣本國家和本民族的利益,都會被視為背叛國家,背叛民族,背叛本階級,而被全部的中國人所唾罵,所打倒。清源先生的賣國有理論,應當收起。這和無產階級的主張恰恰相反。
鄧小平說過:“任何一個中國政府,如果不能收回香港的主權,那就是李鴻章政府,就要被打倒。”中國無產階級革命的成功,也正是因為它堅定的維護中華民族的利益。從而得到了人民的支持。正因為如此,毛澤東可以和尼克松握手。
七、只要民族國家還存在,就算階級消失了,民族斗爭也不會消失。
階級斗爭得目標是消滅階級,消滅一種生產關系,在社會主義革命時期表現為消滅私產。人類斗爭是由資源的稀缺性產生的,即使將來世界上所有國家都由共產黨領導,他們之間也同樣要進行尖銳的民族斗爭,也需要有自己的民族主義。除非有一個國家,有一個民族統一了全世界各民族,只有在這種情況下,民族主義才可能喪失其進步性。比如說秦始皇統一六國,六國間戰爭就被消滅了。從此中國內部就只有階級斗爭了,沒有民族斗爭了。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