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毛主席一走就中國就吃飽了
柳鯤鵬
http://www.wyzxsx.com/m/quantum6
2008-9-28
關鍵字:毛主席 糧食 吃飽
簡介:毛主席一走,為什么全國人民就吃飽了?一個是大量進口糧食,不可能;一個是大規模應用良種化肥,而良種化肥都是毛主席時代建設的;還有一個就是發現糧倉內有大量積累糧食可以揮霍。敗家子把財富揮霍了,剩下就是變賣家產,比如企業、銀行、寶貴資源……
在主流精英的宣傳里,毛主席時代一片黑暗,是因為他們搞了改革開放,所以人民才富裕了吃飽了。現在人民對他們沒有感恩戴德,讓他們憤憤不平。而很多大學生們也被成功洗腦,認為毛主席的人是吃不飽的,是之后才吃飽了。那么為什么毛主席一走,中國人民就吃飽了?
都知道計劃生育的一胎化是1980年代開始的。為什么要搞一胎化呢?是因為中國人多。中國人為什么多呢?廢話,當然是生的多而又都活下來啦!不會吧?吃不飽怎么生孩子啊?怎么養活孩子啊?如果能夠多生孩子而且還都活了,那說明吃飯絕對不是問題。
物質不會從天上掉下來,也不會憑空產生。同樣,糧食不會從天上掉下來,也不會憑空產生。如果糧食突然多起來,不外乎幾種可能:一種是大量進口,一種是種糧科技的突然大規模應用,還有一種是發現糧倉里面有大量的儲備糧可以揮霍。那么,毛主席一走中國人民吃飽是哪一種原因呢?
大量進口。按照主流精英的說法,新中國是閉關鎖國的,典型的例子有:1964年同法國建交,1971年被非洲窮兄弟抬入聯合國,1972年先進制度的代表霉國總統帶著小兄弟們來訪問,1973年開始從世界上購買了600噸黃金等等。毛主席一走,馬上就要找霉國購買大量糧食,按照主流精英的說法,也沒有外匯啊。所以然這一條路是走不通的。
凡是種過田的人都知道,產量跟人的重要性幾乎沒有關系,否則就成了當年劉鄧鼓吹的“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一天干一個小時跟一天干12小時,產量是沒有什么區別的,所以很多農民才有可能出來打工。糧食增產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考慮自然災害,第一要梯田,其次是水利,再次是良種、化肥。新中國的梯田和水利,毫無疑問是毛主席時代建設的,而良種是毛主席時代培育成功的,而化肥廠也是毛主席時代建設成功的。而1980年代初,恰好是良種和化肥大規模應用的時間,所以然增產也是有可能的。
毛主席時代有一句口號,叫做“備戰備荒為人民”,也就是想方設法從人民口里省下糧食儲存起來,以應不時之需。幾十年下來,積累的糧食就非常可觀了。遍布全國各地的糧管所,就是毛主席時代建設的。毛主席一走,有人拿過賬冊一看,哇!竟然有儲存了這么多糧食,太好了!大家不用怕了,盡情的吃吧!什么?還要為災難戰爭做打算?都當殖民地,不會打仗了。
凡事不可較真。比如主流精英們鼓吹積極性對糧食增產是多么的重要,可是中國的糧食產量已經多年沒有增加了。為什么?因為以前積累的勢能都變成了動能,而30年成天只知道花天酒地的享樂,自然就無法增產了。各地為了欺騙資金,把糧食變賣了不說,還要弄虛作假說有很多糧食,以至于**公然鼓吹中國糧食三年都吃不完。一旦發生急需糧食的情況,后果非常可怕。至于現在吃的什么東西,誰也說不清楚。
人走了,可是人留下的大量財富,卻不是讓后人揮霍浪費的理由。否則就是敗家子,積累的財富敗完了,那么就要變賣家產了。而現在不正是這樣嗎?企業賣了,銀行賣了,寶貴資源賣了……這不就是當代的殖民地嗎?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