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與人民休戚與共、生死相依,沒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從來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團、任何權勢團體、任何特權階層的利益。”這里明確揭示了中國共產黨的本質屬性和特征,揭示了中國共產黨同其他非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本質區別,提醒全黨,在為誰執政、為誰用權、為誰謀利這個根本問題上頭腦要特別清醒、立場要特別堅定。代表什么人、不代表什么人,為誰執政、為誰用權、為誰謀利的問題,是檢驗一個政黨、一個政權是不是馬克思主義政黨、政權的試金石,是一個關乎政黨、政權性質、意識形態、施政方向的具有根本性、原則性意義的大問題。
一
歷史唯物主義認為,人民群眾不僅是社會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造者,而且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這既是歷史唯物主義的群眾觀,也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對待群眾的根本立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毛澤東告誡我們:“必須明白:群眾是真正的英雄,而我們自己則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這一點,就不能得到起碼的知識。”鄧小平指出:“群眾是我們力量的源泉,群眾路線和群眾觀點是我們的傳家寶。”江澤民強調:“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的立場不能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能忘,堅信群眾是真正英雄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不能丟。”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我們黨的最大優勢是密切聯系群眾,黨執政后的最大危險是脫離群眾。”胡錦濤明確提出:“相信誰、依靠誰、為了誰,是否始終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是區分唯物史觀和唯心史觀的分水嶺,也是判斷馬克思主義政黨的試金石。”胡錦濤《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指出:“每一個共產黨員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尊重人民首創精神,拜人民為師,把政治智慧的增長、執政本領的增強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創造性實踐之中。”“只有我們把群眾放在心上,群眾才會把我們放在心上;只有我們把群眾當親人,群眾才會把我們當親人。”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指出:“新的征程上,我們必須緊緊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站穩人民立場,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尊重人民首創精神,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指出:“堅持人民至上。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黨執政興國的最大底氣。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義是最強的力量。黨的最大政治優勢是密切聯系群眾,黨執政后的最大危險是脫離群眾。黨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沒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從來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團、任何權勢團體、任何特權階層的利益,這是黨立于不敗之地的根本所在。”一個政黨如果只代表少數人的利益,那么它只會得到少數人的支持和擁護。中國共產黨只有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會得到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支持和擁護。
人民立場是我們黨的根本政治立場。堅持人民至上是我們黨百年奮斗取得重大成就的歷史經驗。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是我們黨執政的最大底氣,是我們共和國的堅實根基,是我們強黨興國的根本所在。”我們黨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就不能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在任何時候都要把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堅持人民立場、人民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我們黨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把為人民謀幸福作為根本使命,就必須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堅定不移推進共同富裕。“道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禮記》)黨如果不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那么最廣大的人民群眾就不會相信黨、擁護黨、支持黨。黨只有相信人民、依靠人民、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人民才會相信黨、擁護黨、支持黨。一家知名國際公關公司2020年發布信任度調查顯示,中國民眾對本國政府信任度達95%,在受訪國家中高居第一。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我們黨之所以得到人民信任、擁護和支持,是因為我們黨代表了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終強調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管子·牧民》)人民的信任、擁護和支持,是我們黨取得一個又一個偉大勝利的強大力量源泉。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歷史的主體。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關系黨的生死存亡。贏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黨就能夠克服任何困難,就能夠無往而不勝。”承認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推動社會發展的根本力量,就要承認人民群眾的解放和幸福只有靠群眾自己去爭取才能得到,群眾是自己命運的主人。要認真切實堅持馬克思主義群眾史觀和黨的群眾路線,真正堅持并踐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要一切向人民群眾負責,而不是向少數利益集團、權勢團體、特權階層負責。要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相信人民群眾的智慧和力量,相信人民群眾能夠自己解放自己。要虛心向群眾學習,熱心為群眾服務,誠心受群眾監督。
二
我們黨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就必須堅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一切從人民根本利益出發,而不是從利益集團、權勢團體、特權階層的私域利益出發。中國共產黨是為最廣大的人民群眾服務的政黨,而不是為只有少數人的利益集團、權勢團體、特權階層服務的政黨。共產黨的路線是人民的路線。“一切問題的關鍵在政治,一切政治的關鍵在民眾,不解決要不要民眾的問題,什么都無從談起。”毛澤東曾強調指出,黨的一切路線、方針、政策、戰略、策略,“共產黨人的一切言論行動,必須以合乎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最大利益,為最廣大人民群眾所擁護為最高標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一切工作,必須以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為最高標準。”“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標準”。在新的征程上,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必須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立場,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維護社會公平正義,關心群眾甘苦冷暖,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消除挫折感、焦愁感,增強平等感、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努力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目標,努力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中國共產黨是向最廣大人民群眾負責的政黨,而不是向只有少數人的利益集團、權勢團體、特權階層負責的政黨。早在1956年11月,毛澤東同志就指出:“我們一定要警惕,不要滋長官僚主義作風,不要形成一個脫離人民的貴族階層。”如果共產黨只對少數人負責、只為少數人服務,那么支持、擁護共產黨的就只有少數人。這樣,黨就會喪失民心、喪失群眾基礎和階級基礎。我們黨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從來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團、任何權勢團體、任何特權階層的利益,就要與利益集團、權勢團體、特權階層作堅決斗爭,就要與損害我國人民根本利益的各種行為作堅決斗爭,保衛人民利益,維護社會公正、平等、正義,努力實現共同富裕目標,防止貧富兩極分化,遏制資本無序擴張,要為資本設置“紅綠燈”,依法加強對資本的有效監管,防止資本野蠻生長,努力使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那些腐敗的、貪婪的、邪惡的利益集團、權勢團體、特權階層,信奉并踐行的往往是主張弱肉強食的社會達爾文主義和追逐利潤及剩余價值的市場邏輯、資本邏輯,經常掠奪、侵犯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基本利益、國家的公共核心利益,化公為私,拉大收入分配差距,破壞社會公平正義,腐蝕干部,破壞黨群、干群關系,危害黨的領導和我國的社會主義制度。也因此,黨內、國內都不能允許存在任何利益集團、任何權勢團體、任何特權階層。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沒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這是我們黨敢于自我革命的勇氣之源、底氣所在。正因為無私,才能本著徹底的唯物主義精神經常檢視自身、常思己過,才能擺脫一切利益集團、權勢團體、特權階層的圍獵腐蝕,并向黨內被這些集團、團體、階層所裹挾的人開刀。”特權思想是產生腐敗問題的最大根源之一。特權行為是最大的不公之一,嚴重侵害群眾利益,嚴重損害社會公平正義,嚴重破壞政治生態,為廣大人民所痛恨。領導干部要堅決反對特權思想和特權行為,決不搞特權,決不以權謀私,認真履行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偉大使命和神圣職責。
三
要代表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永葆黨的革命性、先進性、純潔性,必須以正視問題的勇氣和刀刃向內的自覺推進黨的自我革命,切除腐敗的毒瘤,掃除腐敗邪惡的利益集團、權勢團體、特權階層,將反腐敗偉大斗爭進行到底。當前,我們面臨的國際國內形勢十分錯綜復雜。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公共利益與少數人的私人利益之間的矛盾和問題更復雜、更突出,人民內部矛盾不斷出現,少數人損害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公共利益的現象不斷發生,國家公共權力腐化、社會公共資源私化、貧富兩極分化的現象仍然不同程度存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對腐敗問題尤其要堅決查處,不斷清除損害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因素,不斷清除侵蝕黨的健康肌體的病毒。特別是對那些攫取國家和人民利益、侵蝕黨的執政根基、動搖社會主義國家政權的人,對那些在黨內搞政治團伙、小圈子、利益集團的人,要毫不手軟、堅決查處!”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大報告中指出:“以零容忍態度反腐懲惡,更加有力遏制增量,更加有效清除存量,堅決查處政治問題和經濟問題交織的腐敗,堅決防止領導干部成為利益集團和權勢團體的代言人、代理人,堅決治理政商勾連破壞政治生態和經濟發展環境問題,決不姑息。”黨的干部必須正確對待和行使好人民賦予的權力,在黨代表什么、不代表什么,為誰執政、為誰用權、為誰謀利的根本性、原則性問題上時刻保持清醒頭腦,努力代表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與利益集團、權勢團體、特權階層劃清界限,為人民掌好權、用好權,確保黨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習近平總書記還特別強調指出,“中國共產黨從來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團、任何權勢團體、任何特權階層的利益”這句話,“既是回擊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想把我們黨同人民分割開來、對立起來的企圖,也是提醒全黨,在為誰執政、為誰用權、為誰謀利這個根本問題上頭腦要特別清醒、立場要特別堅定”。
在當前和今后一段時間里,隨著我國經濟制度、體制的變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不是純而又純的社會主義,在經濟領域,存在資本邏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里,存在資本主義因素,存在階級和階級斗爭。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特色和重要內容之一。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工人階級的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工人階級中的相當一部分是雇傭勞動者。工人階級中的農民工,基本上都是雇傭勞動者。高校不少的學生畢業后將成為雇傭勞動者,其中包括有學生黨員。非公經濟體里的雇傭勞動者,遭到的資本剝削是相當嚴重的(如近幾年存在的血汗工廠、“996”現象等)。這些與黨和國家主流意識形態的表達有差距和矛盾,與社會主義的本質和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有矛盾,對部分群眾有負面影響。要發揚馬克思主義的革命精神和批判精神,堅持人民至上,對利益集團、權勢團體、特權階層進行分析批判,為人民辯護,與人民站在一起,用馬克思主義維護公平正義,用馬克思主義實現、維護、發展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例如,可以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分析貧與富的矛盾、公與私的矛盾,對資本邏輯和權力邏輯進行分析批判。因為資本與權力私通、共謀、合作,必然導致資本產生權力,權力增值資本,資本腐蝕權力,必然損害國家利益、人民利益。今天,在生產力已相對發達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必須注重生產關系的社會主義性質,國家公共權力必須對剝削進行規范、限制,必須對資本擴張進行節制、管控。
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的本質屬性。領導干部要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堅持人民至上,認真切實貫徹黨的群眾路線,走進群眾、融進群眾,向群眾學習,根據自己的工作實際,參加一定的、適度的生產勞動,鍛煉自己、改造自己,加深和群眾的感情,自覺克服、反對主觀主義、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自覺接受人民批評監督,廉潔奉公,勤政為民,當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
(本文大部分內容已刊于《創造》2023年第10期,題為:中國共產黨代表什么?)
(作者系紅河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銀齡教師、云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退休教授)
作者信息:張巨成(1963— ),男,漢族,云南曲靖人,云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退休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云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歷史與檔案學院黨委書記。研究方向:中國近現代史、黨史、黨建、馬克思主義理論、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等。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