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銅墻鐵壁是什么?是群眾,是千百萬真心實意擁護革命的群眾!” 毛主席的話語穿透時空,照耀寰宇,我們要真正去實踐,而不是將其當做口號或者被修正主義者當做行資產階級之實的遮羞布!
還是不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群眾路線)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誰脫離群眾,誰就站在了人民的對立面。“我們共產黨人區別于其他任何政黨的顯著標志,就是和最廣大的人民群眾取得最密切的聯系。” 毛主席一針見血地指出,共產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黨的政策是否正確,工作作風是否過硬,唯一的標準就是“是否與群眾呼吸相通”。在長岡鄉,群眾由衷感嘆:“共產黨真正好,什么事情都替我們想到了!”這正是因為黨員干部將群眾柴米油鹽、生瘡害病的小事,當作天大的事去解決。
毛主席在《論聯合政府》中指出: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一刻也不脫離群眾;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而不是從個人或小集團的利益出發;向人民負責和向黨的領導機關負責的一致性;這些就是我們的出發點。共產黨人必須隨時準備堅持真理,因為任何真理都是符合于人民利益的;共產黨人必須隨時準備修正錯誤,因為任何錯誤都是不符合于人民利益的。二十四年的經驗告訴我們,凡屬正確的任務、政策和工作作風,都是和當時當地的群眾要求相適合,都是聯系群眾的;凡屬錯誤的任務、政策和工作作風,都是和當時當地的群眾要求不相適合,都是脫離群眾的。
脫離群眾的代價是什么?
毛主席嚴肅警告:官僚主義、命令主義、尾巴主義,這些“灰塵”一旦沾染,就會讓干部變成“騎在人民頭上的老爺”。國民黨為何失敗?因為他們只知索取,不知給予;而共產黨若重蹈覆轍,必將被人民拋棄!
教條主義、經驗主義、命令主義、尾巴主義、宗派主義、官僚主義、驕傲自大的工作態度等項弊病之所以一定不好,一定要不得,如果什么人有了這類弊病一定要改正,就是因為它們脫離群眾。我們的代表大會應該號召全黨提起警覺,注意每一個工作環節上的每一個同志,不要讓他脫離群眾。教育每一個同志熱愛人民群眾,細心地傾聽群眾的呼聲;每到一地,就和那里的群眾打成一片,不是高踞于群眾之上,而是深入于群眾之中;根據群眾的覺悟程度,去啟發和提高群眾的覺悟,在群眾出于內心自愿的原則之下,幫助群眾逐步地組織起來,逐步地展開為當時當地內外環境所許可的一切必要的斗爭。
共產黨人應當站在人民群眾之中,而不是之上,要去全心全意地去了解人民群眾的實際需要,去喚醒他們7、組織他們,和他們一道斗爭。
在一切工作中,命令主義是錯誤的,因為它超過群眾的覺悟程度,違反了群眾的自愿原則,害了急性病。我們的同志不要以為自己了解了的東西,廣大群眾也和自己一樣都了解了。群眾是否已經了解并且是否愿意行動起來,要到群眾中去考察才會知道。如果我們這樣做,就可以避免命令主義。
在一切工作中,尾巴主義也是錯誤的,因為它落后于群眾的覺悟程度,違反了領導群眾前進一步的原則,害了慢性病。我們的同志不要以為自己還不了解的東西,群眾也一概不了解。許多時候,廣大群眾跑到我們的前頭去了,迫切地需要前進一步了,我們的同志不能做廣大群眾的領導者,卻反映了一部分落后分子的意見,并且將這種落后分子的意見誤認為廣大群眾的意見,做了落后分子的尾巴。
在做群眾工作時,要警惕“急性病”和“慢性病”,這都是不對的,對人民群眾的利益是有害的。我們要調查研究,實事求是。
總之,應該使每個同志明了,共產黨人的一切言論行動,必須以合乎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最大利益,為最廣大人民群眾所擁護為最高標準。應該使每一個同志懂得,只要我們依靠人民,堅決地相信人民群眾的創造力是無窮無盡的,因而信任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那就任何困難也能克服,任何敵人也不能壓倒我們,而只會被我們所壓倒。
官僚主義是死敵:不斬此根,必失民心。毛主席曾痛斥官僚主義的二十種表現:
高高在上,脫離實際;
狂妄自大,強迫命令;
文過飾非,欺上瞞下;
麻木不仁,尸位素餐……
這些病癥的本質,是“用衙門作風代替群眾路線,用少數人的空忙掩蓋脫離群眾的危險”。毛主席舉過一例:若審查干部僅靠組織部少數人閉門造車,必成“空談”;唯有發動群眾參與,才能挖出真相。
1927年大革命失敗、1930年李立三路線錯誤,根源都在于“驕傲自大,看不見群眾的力量”。毛主席尖銳指出:“凡錯誤的任務、政策,都是脫離群眾的;凡正確的路線,都是與群眾同頻共振的!”
如何讓干部永葆人民本色?
答案就四個字:群眾路線!
方法一: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將群眾的分散意見集中起來,化為系統政策,再到群眾中堅持實踐——如此循環,一次比一次更正確!”毛主席的這段話,道破了領導藝術的精髓。延安整風時,他要求干部“到田埂上找辦法,在炕頭上聽真話”,反對“坐在機關里發號施令”。
方法二:用“整風”掃除思想灰塵
1942年整風運動中,毛主席提出“懲前毖后、治病救人”,要求全黨“天天洗臉,天天掃地”。他特別強調:批評與自我批評是抵抗官僚主義的“消毒劑”,必須“知無不言,言者無罪”。
方法三:讓人民起來監督權力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毛主席主張建立自下而上的監督機制:勞動英雄大會、農民代表會議、士兵委員會……通過這些形式,讓群眾“管干部的帽,盯干部的手”,確保權力始終為人民所用。
當前,群眾路線丟不得,官僚主義留不得
毛主席早已預言:“社會主義社會依然存在矛盾,但共產黨與群眾的矛盾是根本利益一致下的矛盾。”今天,一些干部重蹈“騎在群眾頭上”的覆轍:有的搞“形象工程”,勞民傷財;有的“門難進、臉難看”,寒了百姓心。
階級和階級斗爭依然存在,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誰戰勝誰的問題還沒有徹底解決。
階級斗爭不能熄滅!
階級斗爭要天天講、月月講,年年講!
階級斗爭一抓就靈!
歷史的答案震耳欲聾:
“誰若把黨和群眾隔開,誰就注定失敗!”唯有像長岡鄉干部那樣,把心掏給群眾,把根扎在群眾中,才能筑牢真正的銅墻鐵壁。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毛主席的群眾路線思想,不是寫在紙上的教條,而是刻在骨子里的信仰。
毛主席教導我們,"我們共產黨人好比種子,人民好比土地。我們到了一個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結合起來,在人民中間生根、開花。”
是為讀《毛選》第三卷之《論聯合政府》一文所寫!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