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知乎上有人問“為什么轟轟烈烈的中美網友小紅書對賬行動戛然而止了?”
遇到問題,我們首先要看“是不是”,再思考“為什么”。
時間回到2025年1月中旬,美國政府宣布將全面禁用TikTok。消息一出,立刻在美國年輕人中引發軒然大波,許多美國人開始到處尋找新的社交平臺填補TikTok留下的空白。
就在這個時候,小紅書意外進入了他們的視野……由此引出了我們此前關注過的“TT難民涌入小紅書,中美網民大‘對賬’”景象,中美網友通過對比工資、物價、醫療等數據打破刻板印象。
然而,隨著1月下旬TikTok在美服務的逐步恢復,曾短暫占據熱搜的小紅書“難民潮”迅速退去,谷歌搜索“Xiaohongshu”的熱度曲線從高峰一路滑落。
最初的新鮮感過去之后,國內網民在社交平臺對“小紅書對賬”話題的討論熱情也逐步消退,轉而繼續面對日常的工作生活瑣事。
當然,小紅書之所以難以留住突然涌入的“TT難民”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則是小紅書官方開始緊急招聘英文內容審核團隊,很多討論被限制或刪除,就連外國網民在小紅書讀真正的“小紅書”(毛選及語錄)都受到限制。此外,美國政府也對美國網民使用小紅書開始了潛在干預。
無論怎樣,小紅書對賬對于中美兩國無產階級打破信息繭房、認識真實世界、進而尋求真理,是有極大幫助的。
對于中國的無產階級而言,對賬所呈現的真實美國,不過是資本主義“河對岸”的冰山一角,是資本主義發展到極致的“正常表現”。四十多年以來,自由派公知一直在忽悠中國人民去到“河對岸”。而今中國人民通過小紅書對賬,知道了“河對岸”的美國人民也正背負著教育、醫療、住房這三座大山;中國的勞動者被要求996,而美國的底層工薪階層算上通勤時間從早上4點出門,要工作到晚上9點回家,一天打兩份工甚至多份工,才能維持基本生計……造成共同現象的共通原因,恰恰就是資本剝削制度!
然而,對于民族主義者而言,他們卻僅僅是從小紅書對賬的“比慘”中獲得虛無縹緲的優越感,他們也是最熱衷于炒作“小紅書對賬”的群體。隨著對賬的深入,這種優越感很快就會被打破。
一位來自河北農村的老哥在小紅書上曬出自己家的視頻,想跟外國網友交流一下。
這位老哥的居住環境其實在廣大農村地區來講并不差了。結果很多人卻在評論區指責老哥的視頻給中國人丟臉,還舉報了他。
碎片化閱讀的時代,真實世界被“碎片化”。無限放大某些真實碎片,而掩蓋另一些真實碎片,又何嘗不是一種信息繭房呢?這不僅會騙了別人,也會騙了自己。
就像民族主義者一邊在關稅大戰時講“美國無法重新再工業化,制造業無法回流,因為享受高福利的美國人很懶惰,無法吃苦”;一邊又在小紅書對賬時嘲笑“美國的免費醫療等福利都是假的,美國工薪階層一個人打三份工,還要去賣血”。
到底哪一個才是真實的美國呢?
其實,美國不僅僅有曼哈頓,也有大沙頭;中國不僅僅有陸家嘴,也有廣大的中西部農村。這才是真實世界完整的樣子。
中美有很多不同點,但也越來越有共同點。前者反映了矛盾的特殊性,后者反映了矛盾的普遍性。重要的是從普遍的矛盾中去尋找共通的原因,思考“這世界有些人一無所有,有些人卻得到太多”。
中國人民會去思考,美國人民也會去思考。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