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階段我國主要矛盾:精英集團日益瘋狂,
人民群眾日漸衰亡(深度評論)
—上善若海
上善若海準確無誤地認為:現階段我國主要矛盾:精英集團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人民群眾日漸衰微的社會生存能力之間的矛盾。
近年以來,社會主要矛盾逐漸成為了中國公眾矚目的焦點—官員腐敗,貧富差距擴大化,三農問題、仇富心態、教育改革、房產價格、醫療社保等一系列問題,猶如走馬燈一般紛紛闖入人們的視野;同時,許多富于代表性的群體性事件也先后挑戰著中國人民大眾的眼球和心理承受能力底線。
我們的社會究竟怎么了?相信只要稍微有點頭腦的人都會問這個問題,也有很多人提出了解答。
改革開放使一部分人先富了起來,總設計師曾經構想:先讓一部分人富起來,再帶動其他的人富起來。但先富起來的這部分所謂的“新貴族”“精英集團”似乎并不買賬,而是更加變本加厲地擴大貧富差距。
“精英集團”極少數人有了妻子卻還在千方百計弄個三妻四妾;有了樓房卻還在千方百計弄個狡兔三窟、甚至到故宮領領“圣旨”享受皇福;有了豪車卻還在千方百計弄個寶馬奔馳;會彈鋼琴卻在學著彈彈琴殺殺人,會開小車卻在學著李剛開著車撞撞人。如此等等貪得無厭、色膽包天蛇吞象;而普通百姓到個深圳打工為深圳當牛做馬卻還要備受驅逐;絕望啊。
于是出現了如下奇怪的現象:
四海無閑田,強拆并強占;
農夫猶餓死,臥地數樓盤。
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
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
陶盡門前土,屋上無片瓦;
十指不沾泥,鱗鱗居大廈。
與此相應的,許多問題自然而然也就滋生了出來。
財富代表了社會能量,誰掌握的財富越多,誰的能量就越大。而社會創造的財富總量是一定的,如果甲得到的多,乙得到的就少,甲對于乙就是強勢的,這是一個此消彼長的過程。
目前的社會財富分配,姑且不論合理與否,已經使得絕大部分財富集中在“精英集團”極少數人的手中,這樣一來,絕大多數人民群眾所控制的財富就很少,財富相對減少,消費能力必然降低,以消費“保生存”的能力也就必然降低;從現實社會情況看,不僅是生存能力必然降低,而且會隨著“精英集團” 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人民群眾的社會生存力必然也就日漸衰微,由此衍生一系列矛盾,最終從總體上制約經濟和社會進一步發展。
目前,社會財富高度集中于少數人手中,注定是個錯。試想,原本有限的社會資源又向這些“新貴族”傾斜,最終的結果往往就是:有城市戶口卻住不起房,有病卻上不起醫院,有孩子卻上不起學,也就是說人民大眾消費不起、保證不了基本生活需求,而對于處于社會底層的多數派而言,則是惡性循環;那就只能從少數富人身上動腦筋了,以至于“劫富濟貧”蔚然成風,出現了殺人越貨的楊佳、乃至殘殺官紳、警察、城管的人都成了人民群眾心中主持正義的英雄;這些也就不足為怪了。甚至于一旦有人揮手而起,大批人馬蜂擁而至重上梁山、井岡山都不是沒有可能。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人口大國。正所謂眾口難調,在處理內部社會矛盾上的確有著他國沒有的難度。正是因為如此,解決內部矛盾特別是主要矛盾才變得非常迫切。
物質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中國歷代王朝或者當斷不斷,或者礙于集團利益,或者改革失當,以致沒能解決矛盾,反倒滋生新的矛盾,問題長久積壓,最后往往導致大動亂的爆發,葬送了整個國家;從國際視野來看,如此內訌紛擾,一旦外敵瞧準空子與“精英集團”里應外合悍然入侵,必然處于有心殺敵無力回天的囧況,國家乃至中華民族也不是危如累卵嗎?
這絕不是杞人憂天!
如果有人偏要說這是杞人憂天,只要是對于黨國能夠抓準主要矛盾、取得持續健康發展有利,上善若海寧做杞人。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