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又發驚人高論:中美關系可以弄假成真
——評《中美:寧做假朋友,莫做真敵人》一文
中美關系即將迎來又一輪高潮,兩國最高領導會晤在即。為此,不僅各路人馬都已先期出動,而且各路神人也再一次開始了漫天神侃。以筆者所見,迄今為止,最神的是《環球時報》1月6日的社評文章,在這篇題為《中美:寧做假朋友,莫做真敵人》的社評文章中,該文并沒套用什么中美戰略合作伙伴的老調,而是另出新彩,認為中美之間現在只不過是假朋友的關系,雖然是假朋友,但該文認為卻可以假戲真做,到最后來個弄假成真,“把假朋友變成真朋友”,換句話說,中美關系完全是可以弄假成真的。
不能不說,這的確是令人耳目一新的高論。
為了證明美國既非朋友但也不是敵人,該文開宗明義地指出,“中國哲學講求敵我分明,套在美國頭上卻很難”。為什么要從中美關系扯到中國哲學呢?顯然,因為中國人過去大都熟讀過這樣一句經典名言:“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個問題是中國革命的首要問題”。考慮到這句經典名言的影響是如此之深,是以要先加鋪墊和說明,不然,下面的話就沒法再說下去了。
既然美國不是中國的朋友,也不是中國的敵人,那中國應該怎么辦呢?一般人到此都要糊涂難明了,但該文卻自認高人一籌,針對這種情況,該文對中國進行了如下幾個方面的教誨:
其一,“與美國不交朋友不行,不防著它也不行”。
顯然,這句話重點在前半句,就是說,雖然美國還不能成為中國的朋友,但中國還是要與美國交朋友,“不交朋友不行”。為什么呢?該文聲稱:“把它往朋友的方向引,比把它往敵人的方向推,至少是個不錯的設計”。為此,該文不無自豪地說:“今天的中美關系,總比當年的蘇美關系,對我們來說劃算得多”。換句話說,今天的中國比當年的蘇聯高明得太多了,今天的中國在對美關系上已經是相當地劃算了。
其二,中國應該抱著“難得糊涂”的心態。
該文說:“交美國這樣的朋友,中國大概不得不‘糊涂’些”。為什么要“糊涂”些呢?因為“美國軍隊公開‘防范’中國,國會議員呼吁‘遏制’中國”,該文認為“這樣的朋友,比惡街坊還差勁”,“但有什么辦法,競爭大國的‘朋友關系’大概也就如此了”。也就是說,該文認為中國人對此應該認命,應該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地裝“糊涂”,假裝看不見了事。
其三,中國不但應該“糊涂”些,還要加強自修。
該文說:“與美國交朋友,重不在交,而在自修”,并說“迄今為止美國‘叮’中國的那幾口,都是在中國國內找‘縫’,對臺售武、會見達賴以及就‘異見人士’干涉中國司法,概莫能外”。意思是說,蒼蠅不叮無縫的蛋,美國只所以“叮”了中國幾口,責任并不在美國,關鍵還是中國自己不好,有“縫”,言外之意,如果中國不給美國那么多“縫”,人家美國怎么會去“叮”你幾口呢?這真應了中國的一句古話:“君子無德怨自修”。看來,該文作者是很有一些自虐精神的。
經過與美國“交朋友”、“糊涂些”、“有自修”這樣三個步驟,于是,美國這個“假朋友”就能變成中國的“真朋友”了。用該文的話說就是“假朋友變成真朋友”。這就是說,雖然“中美國”到底泡了湯,但中國最終還可以得到美國這樣一個真朋友。世界上最強大的美國成了中國的真朋友,這是怎樣一個天大的好事啊?!這難道還不值得13億中國全體五體投地、山呼萬歲嗎?
“假朋友變成真朋友”,中美關系可以弄假成真。這實在是空前驚人的高論!
該文不但觀點高新,更高的還有它的語言邏輯:明明知道美國是中國的假朋友,但中國還是必須得“交”,“不交不行”;明明知道美國當局在打中國的歪主意,中國“不防著它也不行”,但就是對此視而不見,硬要讓中國“難得糊涂”;明明知道是美國不斷挑釁中國,不時向中國下手,如轟炸駐南斯拉夫使館,南海撞機等,但卻硬說是因為中國自己有“縫”,要中國要加強“自修”,說什么“迄今為止美國‘叮’中國的那幾口,都是在中國國內找‘縫’”;明明說“與美國交朋友,重不在交,而在自修”,可還硬說“與美國不交朋友不行”,像這樣前后矛盾的高超邏輯,一般人如何敢望項背呢?看來,我們大概只能慨嘆并憐憫自己思維能力的低下了。
但是,我們還是不禁要問,這樣高深的邏輯,到底應該算是一種什么樣的邏輯呢?
這是徹頭徹尾的混蛋邏輯!
《環球時報》這篇社評文章已經墮落到罔顧事實、信口雌黃的地步,完全是在瞪著眼睛說瞎話。什么“國際關系中,各國都很‘勢利眼’。你越強,交朋友的能力越強,而且有可能把假朋友變成真朋友”。我們不僅要問,美國一直世界最強,已經強了幾十上百年了,按照該文的邏輯,那么美國應該朋友遍天下、遍地球、遍宇宙了,像中國這樣的大國早就應該是美國的鐵桿朋友了。事實上是這樣嗎?事實上是美國獨霸天下,到處恃強凌弱!對中國更是極盡遏制圍堵之能事。還什么“叮”了中國幾口,說得好不輕松!真不知道該文作者是麻木不仁,還是好了傷疤忘了疼,還是有意為美國打圓場?還說什么“今天的中美關系,總比當年的蘇美關系,對我們來說劃算得多”,我們不僅要問,今天的中美關系中我們究竟劃算在哪里呢?就因為2萬多億廢紙在手里嗎?還是因為美國可以隨意向臺灣出售武器呢?當年美國又曾向蘇聯的那個部分出售武器了呢?還有臉說什么比前蘇聯“劃算”,如此打腫臉充胖子,真真要令人嘆為觀止了。
所以,在筆者看來,如此之作居然能沐猴而冠,想來想去,也只能不得不發自肺腑地承認:馬屁能拍到這個份上,“高”,實在是“高”。
附:中美:寧做假朋友,莫做真敵人
本月的中美峰會被美國著名外交智囊布熱津斯基稱作“繼30多年前鄧小平訪美以來中美最重要的高層會晤”。布熱津斯基關于“美國如何繼續與中國為友”的思考中國人聽著順耳,但美國國內的反對者稱他的這些話“近乎傻帽”。
與這樣的美國交朋友,是很令中國人累心的一件事。美國的對華政策分散在美國的各個層面,“親華”的事,白宮說了都不算數,“反華”的事,一個非政府組織都能掀軒然大浪。兩國貿易量大,但兩國的不信任更大。美國懷疑中國在“臥薪嘗膽”,中國卻眼睜睜看著美國的航母在近海做“無害通過”。中國人稍有不滿,就被美媒指責“傲慢了”。
中國哲學講求敵我分明,套在美國頭上卻很難。美國顯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敵人,它是中國對外開放的頭號目標,是中國社會進步的最重要標尺。但你能把美國當通常意義上的朋友嗎?誰都知道華盛頓的一些人對中國出現政治動蕩、甚至分裂很有興趣,中國現代制度的反對者,大約有一半待在美國。
與美國不交朋友不行,不防著它也不行。中國是從弱勢的地位與美國博弈的,既要堅持,又要“斗而不破”,中華文明的歷史經驗雖然豐富,但邁美國這道坎,肯定是我們從古至今遇到的最長的考卷。
當美國處在一個模糊地帶時,把它往朋友的方向引,比把它往敵人的方向推,至少是個不錯的設計。交美國這樣的朋友,中國大概不得不“糊涂”些。比如,美國軍隊公開“防范”中國,國會議員呼吁“遏制”中國,這樣的朋友,比惡街坊還差勁,但有什么辦法,競爭大國的“朋友關系”大概也就如此了,仔細想想,今天的中美關系,總比當年的蘇美關系,對我們來說劃算得多。
中國經濟總量這些年先后超過歐洲列強,并且追上日本,但與它們的麻煩,都是中國崛起的“模擬考試”,未來中國經濟實力逐漸接近美國的過程,才是中國真正的“高考”。交一個經常與我們離心離德的朋友,而不讓美國成為我們的公開敵人,讓中美之間的全部競賽都在市場、而非戰場上展開,這將是中華文明21世紀的滿分。
與美國交朋友,重不在交,而在自修。迄今為止美國“叮”中國的那幾口,都是在中國國內找“縫”,對臺售武、會見達賴以及就“異見人士”干涉中國司法,概莫能外。中美競爭,說到底還是兩國國內繁榮及穩定的競爭。隨著中國整體力量的增長,美國用極端手段挑釁中國將越來越難,但我們仍有可能遭到它用軟實力對中國發動的轟轟烈烈的觸動。
國際關系中,各國都很“勢利眼”。你越強,交朋友的能力越強,而且有可能把假朋友變成真朋友。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