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立啥大義凜然斬頭誓?
毛主席是農民的兒子,由于對官員腐敗的天然憎恨,和對建立廉潔政府的強烈追求,在新中國建立之初,曾向全黨、全軍和全國人民鄭重立下這樣一個莊嚴的斬頭誓:“誰要搞腐敗那一套,我毛澤東就割誰的腦袋!我毛澤東若是搞腐敗,人民就割我毛澤東的腦袋!”試問,古往今來的政治家,有誰能這樣、敢這樣、會這樣向人民發出如此蕩氣回腸,大義凜然的誓言?沒有,從來沒有過!毛主席敢對黨、對人民作出如此莊嚴、如此神圣的承諾,如果沒有堅定的信念,如果沒有非凡的勇氣,如果沒有偉大的情操,如果沒有超人的氣概,是不可想象的,更是不可能一以貫之的。毛主席用自己光輝燦爛的一生,忠實地、不折不扣地全面履行了這個誓言。
難道不是嗎?
在大革命時期,革命隊伍中出現了諸如以謝步升、唐達仁、左祥云、唐紅達、劉仕祥、黃克功、肖玉壁為代表的腐敗分子,毛主席毫不留情地發出處死他們的命令,從而建立了“一沒有貪官污吏,二沒有土豪劣紳,三沒有賭博,四沒有娼妓,五沒有小老婆,六沒有叫花子,七沒有結黨私營之徒,八沒有萎靡不振之氣,九沒有人吃磨擦飯,十沒有人發國難財”的陜甘寧邊區,使之成為全國進步青年向往的圣地,莫不趨之若騖,一大批愛國仁人志士冒著生命危險,紛紛奔赴延安。
1940年5、6月間,南洋華僑領袖陳嘉庚訪問延安。在親歷親見后,不由得發出這樣的感嘆:“過去對國事憂慮悲觀,無時或已。民國廿九年到延安后,所見所聞,不論政治與軍事,大出我之意外。余觀感之下,衷心無限興奮,喜慰無可言喻,認為別有天地,如撥云霧而見青天。前此憂慮建國未有其人,茲始覺悟其人乃素蒙惡名之共產黨人物,由是斷定國民黨政府必敗,延安共產黨必勝。”“我未往延安時,對中國前途甚為悲觀,以為中國的救星尚未出世,或還在學校讀書。其實此人已經四十五歲了,而且已做了很多大事了。此人現在延安,他就是毛主席。”
新中國成立不久,新中國剛剛建立,腐敗現象就開始在黨內滋生起來,其蔓延之迅速,程度之嚴重,令人震驚,毛澤東曾稱之為“貪污浪費的狂瀾”。原天津地委書記、石家莊市委副書記劉青山,原天津專區專員、天津地委書記張子善的犯罪事實,最具典型性。針對這個嚴峻局面,毛主席及時地向全黨發出號召:“……這件事給中央、中央局、分局、省市區黨委提出了警告,必須嚴重的注意干部被資產階級腐蝕發生嚴重貪污行為這一事實,注意發現、揭露和懲處,并須當作一場大斗爭來處理”,并毫不游移地批準了處死他們的判決。1952年2月10日,在河北保定,隨著兩聲槍響,劉青山、張子善兩條罪惡的生命,走進了地獄的大門。
這開國懲腐第一槍,舉世震驚。香港的一家報紙驚呼“共產黨殺了共產黨!”還有一家外國通訊社的政客文人就這樣寫道:“中共建立北平大陸政權第二十八個月的今天,毛澤東和他的同伴們不得不面對著這樣一個現實:他們一起出生入死的革命戰友,正面臨著一場法律的考驗……”國內的反響也十分熱烈。北師大的學生們在討論中激動地說:“過去我們看不清什么是新社會,什么是舊社會,這回可見到事實了。”還有人感慨地說:“過去有人認為貪污是人類的本性,現在從這件事中看到共產黨真是大公無私。”“共產黨的確是為人民服務的。”還有的人這樣說:“沒有想到,中國共產黨進城不久,會這樣快地進行全黨、全民總動員,掀起聲勢浩大的‘三反’運動。對于危及該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腐敗現象,施以‘巨大型爆破’。這在中國歷史乃至世界歷史上均屬無此前例。更沒有想到,槍斃劉青山、張子善,竟是毛主席親自批準的。過去擔心共產黨勝利了也和國民黨一樣貪污腐敗,現在放心了。共產黨、毛主席偉大,了不起!”國民黨的留用人員對共產黨大張旗鼓反腐敗,更是佩服之至,特別是因痛恨國民黨腐敗而毅然起義過來的國民黨上將陶峙岳將軍也感嘆地說:“有了這一手,共產黨一定萬歲!”事實確實如此,,毛主席用劉青山、張子善的兩顆人頭,換來了官場近30年的廉潔奇跡,新中國出現了一派令人稱頌至今的黨風和社會風氣。
之前,黨內曾有高級干部出面為之求情,毛主席用“是要他倆,還是要中國”的詰問,而堅決拒絕,并態度鮮明地指出:“正因為他們兩個人的地位高、功勞大、影響大,所以才下決心處決他們。只有處決他們,才可能挽救20個、200個、2000個犯有不同程度錯誤的干部。”
毛主席對貪官那么毫不手軟,對自己、對親人、對身邊的人,也近乎苛刻。
毛主席對自己是怎么要求的呢?我只舉兩個事例。1964年,瑞士總統送了兩塊金表給毛主席。當工作人員向他征詢是否留下時,毛主席說:“這種禮品不能要,誰當主席他送給誰,你當主席也會送給你。我是代表人民的,這種禮品不能收,一定要送倉庫。”另外一件事情是這樣的,六十年代初期,民主人士黃炎培先生到杭州龍井茶產地梅家塢參觀制茶。民主人士黃炎培要買一罐龍井茶送給毛主席,茶場同志聽后,精選了上等好茶并且堅決不肯收錢。黃炎培回京后將茶葉送給了毛主席,并說明了情由。毛主席了解情況后,委托別人把這罐茶送還了梅家塢茶場,并表示了感謝。由此,我們不難領略到一代偉人嚴于律己的高風亮節。
毛主席對親人是怎么約束的呢?1949年毛主席剛進京,便收到楊開慧之兄楊開智的信,提出希望能在北京安排工作。同年10月9日,毛主席回信希望楊開智“在湘聽候中共湖南省委分配合乎你能力的工作,不要有任何奢望,不要來北京。湖南省委派你什么工作就做什么工作,一切按正常規矩辦事,不要使政府為難。”毛主席又寫信給當時任湖南省軍政委員會委員、長沙軍管會副主任王首道,囑以“楊開智等不要來京,在湘按其能力分配適當工作,任何無理要求,不應允許。”全國解放初期,毛主席的表兄文運昌給他的秘書田家英寫了一封信,并隨信開列了一個14人的名單,都是毛主席外祖家的親屬,要求照顧安排工作或保送升學。這份名單后來轉到了毛主席手里。毛主席在上面批示:“許多人介紹工作,不能辦,人們會要說話的。”這以后,毛主席外祖家的親人又陸續直接給毛主席寫了一些信,他都以“宜在湖南就近解決工作問題,不宜遠游”、“不宜由我推薦”、“未便直接為他作介,尚乞諒之”等等婉言謝絕,沒有一人得到毛主席的特殊照顧。1949年10月,毛岸英的表舅向立三在來信中,談到他的另一位親戚希望能在長沙謀個“廳長方面位置”。毛主席委托長子毛岸英回復。毛岸英在復信中寫道:“他是這種做法最堅決的反對者,因為這種做法是與共產主義思想、毛澤東思想水火不相容的,與人民大眾的利益不相容的,是極不公平,極不合理的。”共產黨之所以不同于國民黨,毛主席之所以不同于蔣介石,新中國之所以不同于舊中國,人們由此可見一斑。
毛主席對身邊人是怎么規范的呢?當他聽說身邊工作人員存在著不正之風時,心情變得十分沉重;當他看到身邊工作人員收受地方贈送土特產的材料后,大發雷霆。立即開展自上而下的整風運動,對一些工作人員的職位進行了調整,使他們重新回到人民群眾中,去接受鍛煉和改造。并不惜拿出自己的稿費,按照實際收受情況,一路退賠了3多元。毛主席的這種做法,令人感慨,發人深省,使人欽佩。
毛主席敢于立下大義凜然的斬頭誓,源于“我們不做李自成”的執政自覺、“治國就是治吏” 的執政自醒、“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的執政自律。毛主席堪稱“古今中外第一人”!
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句名言:“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毛主席大義凜然的斬頭誓,對當今中國而言,難道不是一面最好的鏡子嗎?如果各級官員也能象毛主席這樣,敢于、勇于對人民做出這樣的承諾,并能一以貫之地嚴格履行,何愁腐敗不止?何愁廉潔不興?何愁天下不治?!
或許您對下列文章有興趣: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