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時政 > 時代觀察

生產資料和選票,哪個更重要?—兼駁吳敬璉“資本無剝削”論

pioneer · 2010-01-20 · 來源:烏有之鄉

  

生產資料和選票,哪一個更重要?  

——兼駁右翼經濟學者們的“資本無剝削”論  

  

左派認為:工人養活了資本家。  

右派認為:資本家養活了工人。  

到底誰養活了誰?  

為使勞動人民對“資本家養活工人”的道理深信不疑,進而對資本家感恩戴德并心甘情愿、誓死不二地接受剝削,由資本家豢養的右翼學者紛紛跳出來炮制“資本無剝削”論:  

茅于軾說,“中國改革三十年,財富的創造增加了十倍之多。這主要是企業家的功勞。”并以實例論證“交換創造財富”——  

“假如我有100個蘋果,你有100個香蕉,但是我愛吃香蕉而你愛吃蘋果,我就可以拿我的99個蘋果換你的一個香蕉,同時你也可以拿你的99個香蕉換我的一個蘋果。這樣,在物品總數不變的情況下,你我的需求就都得到了滿足,這樣就創造了財富。”(《仇富的社會沒前途》)  

說實話,我真沒看懂如此高深莫測的經濟理論。通俗易懂還是茅于軾“很多年以后才悟出來的這一點”——“這個世界上誰勞動的最多?應該是工人和農民。如果說勞動創造了財富,那么他們應該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但現實生活不是這樣。”(《仇富的社會沒前途》)  

以“誰占有誰創造”論推而廣之,古代財富的創造者是奴隸主——“胡瞻爾庭有縣貆兮?”、皇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權臣——“和坤跌倒,嘉慶吃飽”、豪強——“朱門酒肉臭”,國外則有哥倫比亞麥德林大毒梟、索馬里海盜……。而“勞動的最多”的奴隸、農民、工匠則不創造財富白讓富人養活,所以活該“路有凍死骨”。  

事實呢?是生產環節創造財富;流通環節(交換)不能創造財富,只是參與財富的分配。  

比如一個農民,開了一塊地,種了100個蘋果。雇傭一個腳夫運到異地換了100個香蕉。扣除付給腳夫的20個香蕉的報酬,農民最后得到80個香蕉(含與5個香蕉等量的化肥、農藥等成本)。——整個流通環節并未產生任何財富,腳夫只是憑自己的勞動參與財富的分配。  

不久,腳夫積累了小本變成商人。他先用80個香蕉換了農夫100個蘋果,再販到異地賣了100個香蕉,刨掉80個香蕉的本,凈賺20個香蕉。——整個流通環節也未產生任何財富。  

后來,貨幣出現了。商人用80元錢換了農夫100個蘋果,販到販異賣了100元錢。刨掉80元錢的本,凈賺20元錢。——生產者創造的財富(蘋果)進入流通環節,價格越來越高,就造成了財富增加的假象——100個蘋果的價值由最初的80元變成100元,增加了20元。  

再后來,商人變成奸商,利用消息不稱——“商機”、“信息”,壓低收購價格,抬高銷售價格,從中分配更多的財富,牟取暴利——“投機”,完成了原始積累,成了大批發商,壟斷了運輸渠道和收購、批發兩個市場。——控制了蘋果的定價權,分配更多農夫創造的財富。  

最后,大批發商又瞄上了生產環節,通過“圈地”、“改制”、“流轉”、“黑白道”、或改進口國外轉基因蘋果使農夫血本無歸等手段,收購了農夫們的土地——生產蘋果所必須的生產資料,成為資本家(地主);失去生產資料的農夫成為只有找到工作才能生存的無產者。由于勞動力成為受供求、競爭影響的商品,他們只能拿到維持生活和延續后代所必需的財富。  

隨著機器的推廣和分工,工人變成了機器的附屬品,操作越來越簡單、單調和易學。因此,工資也就愈減少;由于加班加點和機器運轉的加速導致的單位時間工作量增加,使勞動負荷愈加繁重,還要受到工長的奴役。  

機器的進步也使得操作所要的氣力減少,于是,他們的妻子和未成年兒子也加入勞動力競爭的行列,使資本家所需支付的工資進一步降低。而無產者為資本家生產的財富卻愈來愈多。  

為了更多更快捷地融資擴大再生產和利用資本逐利,以及更容易地操縱商品價格,資本家又開設了股票、期貨市場;為了不斷擴大產品銷路、尋求更多更廉價的生產資料和勞動力,資產階級開拓了世界市場,使剝削具有了世界性。  

當工人領到工資后,馬上就有另一部分資產階級──房東(或按揭銀行)、物業、自業水、燃氣、供熱公司等等向他們撲來……  

馬克思指出:農奴曾經在農奴制度下掙扎到公社社員的地位,小資產者曾經在封建專制制度的束縛下掙扎到資產者的地位。現代的工人卻相反,他們并不是隨著工業的進步而上升,而是愈來愈降到本階級的生存條件以下。  

陳志武說,“基于勞動價值論的‘剝削’觀顯然是一廂情愿,有悖于中國過去三十年市場化改革成就的事實。”為證明這個觀點,陳志武在《從茅于軾先生的視角談“剝削”》中,援引茅于軾的理論——“平等自由的交換”中不存在剝削,基于非自由選擇的交易即存在剝削。  

茅于軾所謂的“基于非自由選擇的交易”、“一方受控的交換”,即“基于權力壟斷的交易”的“國有壟斷企業”:“例如,國家電力公司是你唯一能買到電的機構,除了它之外,你沒有別的路可走,沒有選擇,于是,價格和服務完全由電力公司定,剝削的基礎就在于此;國有石油公司、電信公司,都如此。”  

陳志武左右開弓,自打歪嘴:前面立論“剝削觀有悖于三十年市場化改革成就的事實”,后面接著就例證國有壟斷企業是“剝削”的基礎。  

先說“平等自由的交換”,這才是陳志武們的“一廂情愿”。因為資本主義“自由競爭”的下一步就是“壟斷”。他們的樣板國——美國的洛克菲勒家族、孟山都、微軟、英特樂、可口可樂等等都是“平等自由交換”的嗎?  

流行美國的一個笑話:某科技公司創業計劃干脆寫上“第二年引起微軟注意;第三年被微軟公司收購”。——身為耶魯大學金融學教授的美籍華人陳志武,是“揣著明白裝糊涂”呢!  

一個朋友,97年下崗。他見幾個80年代賣菜的小販都成氣候了,便也想從頭重走他們的“長征”路,于是也開了一個水果店。結果不過一星期就關門大吉。——周圍兩家“采購-運輸-批零”一條龍的大店,以低于他進貨價的零售價傾銷,堵死了他們來時的路。正如跨國財團堵死了民族資產階級的路。  

若不信,就請陳志武到“沃爾瑪”旁邊開小超市,請茅于軾到“國美”對面開電器商店,“平等自由”地競爭一下,如何?  

假如被他們所詬病的國家電力公司、國有石油公司、電信公司,改制成為私人企業,還是壟斷,他們就連屁都不會再放一個了,哪怕是外資。國內28家行業的龍頭悄無聲息地被外資掌控了21家,四個糧商壟斷國內70%的食用油市場逆市漲價,已經證明。  

他們鼓吹的“國退民進”,就是要“國退資進”,而非“國退人民進”。  

再說“中國過去三十年市場化改革成就”,社會財富在高速增長,資本家的資產成幾何倍數上升,而工人的生存狀況卻急劇惡化,被住房、醫療、教育、養老等幾座大山壓得透不過氣來。這恰恰是嚴重“剝削”的鐵證,旁征“剩余價值”論已顯多余。  

經濟危機也更加證實了剝削的存在。  

工人為資本家生產的商品越來越多以至于整個社會無法消化——“生產過剩”。而生產過剩則因為內需不足,內需不足則因為工人受剝削嚴重而無力消費,他們甚至不能保證自己維持奴隸的生活了。  

勞資矛盾尖銳了。  

類似地方官員的“年終獻愛心”和“幫扶對子”,由資本家用榨取來的工人血汗的“零頭”集資而成的維權事業、慈善事業也閃亮登場了。  

這證明:工人已經淪落到不能養活資本家,反而要讓資本家養活自己的地步。  

但是,他們決不會反哺工人,而且還要銷毀掉很大一部分由工人創造的產品。——寧可把牛奶倒進海里,也不白送給窮人,否則更會使牛奶的需求不振而影響開工。因為資產階級的一切生產目的只是為了發財——“誰能夠把老百姓口袋里的錢掏出來,這就是算有本事。”(龍永圖),而不是社會主義的生產目的——“保障供給”:  

——“公司不賺錢是不道德也不負責任的。”(馬云)  

——“不賺錢的商人是不道德的。”(潘石屹)  

——“企業的社會責任通過賺錢實現”;“賺錢就是為人民服務。”(茅于軾)  

可見,資本家施的粥只是杯水車薪。他們的慈善、維權類似農夫的愛惜耕牛,是為著了更長遠的剝削和防止鬧情緒不干活。而且,慈善家的身邊總少不了寫手和攝像機,——廣告。  

工人起來斗爭了。  

主流經濟學家又粉墨登場了,他們偷換概念掩護資本促和諧:  

——“……無產階級對資產階級的斗爭,就是對一般富人的斗爭。在我們一半的居民,特別是農村居民的人均年收入還不到5000塊錢的情況下,按照稅務局的統計是年薪12萬以上就是富人,那么專業人員以上的人大部分都成為富人,這顯然是一種轉移目標了、搞錯對象了。”(吳敬璉《仇富的浪潮有利于腐敗分子》)  

——“不管自己是窮是富,我們都應該像尊重窮人的權利一樣去尊重富人的權利。試想一下,如果今天因為張三富有,就要剝奪他的某些權利,明天,會不會因為李四是知識分子而把他打成‘臭老九’并剝奪他的人權?”(陳志武)  

一向言必稱馬列吳敬璉黨員,這時又開始裝混賣傻,企圖用所謂的“專業人員以上”的“富人”為大資本家擋箭。他所謂的“富人”只不過是些出賣勞動力(腦力)的無產階級或者候補無產階級罷了,怎能與不需勞動,僅憑資本所有權就能占有工人絕大部分勞動的資本家相提并論、等量齊觀?  

吳敬璉黨員惡補了30多年的亞當·斯密哈耶克,也該補一補《共產黨宣言》了:  

——“好一個勞動得來的、自己掙得的、自己賺來的財產!你們說的是資產階級所有制以前的那種小資產者的、小農的財產嗎?那種財產用不著我們去消滅,工業的發展已經把它消滅了,而且每天都在消滅它。”  

——“你們一聽到我們要消滅私有制,就驚慌起來。但是,在你們的現存社會里,私有財產對十分之九的成員來說已經被消滅了;這種私有制之所以存在,正是因為私有財產對十分之九的成員來說已經不存在。”  

——“共產主義并不剝奪任何人占有社會產品的權力,它只剝奪利用這種占有去奴役他人勞動的權力。”  

總之,任他們巧舌如簧、妙筆生花,也掩蓋不了資本家的“剝削”本質。消滅了資產階級,“無產者失去的只是鎖鏈。他們獲得的將是整個世界。”消滅了無產階級,資本家一家男女老少立馬就得“運鋤耕屬侵星起”。——到底是誰養活了誰?  

馬克思說,“資本來到世間,每個毛孔都流著血和骯臟的東西。”  

資本家們的絕大部分資本無非是通過欺詐、剝削、權力、暴力甚至戰爭獲得的。所謂的“合法致富”也不過是“合法的剝削”、“合法的欺詐”而已,公平、等價的交換完不成原始積累。  

資本主義市場營銷學就是一部“厚黑”“賣拐”學。  

參考王進喜的一句話:“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市場營銷學就是:“有需求要消費,沒有需求,創造需求也要消費。”  

在這個理論指導下,社會主義福利住房改革成商品——“以‘房改’拉動內需”;人民醫院改革成贏利企業——“醫院不是慈善機構。”義務學校改革成高收費單位——“教育產業化”、“誰投資誰受益”;大力發展博彩業、性產業、高利貨……  

在這個理論指導下,某廠積壓紅色毛衫,便放風說:“某地一客車出事,乘客中除一位著紅毛衫的姑娘外,乘客全部遇難”;某廠積壓桃罐頭,就傳出消息:“今年兇星犯界,吃“桃”罐頭可“逃”一劫”;本地有一年春節,因為經濟危困導致鞭炮滯銷。節后風傳附近一火葬廠煙囪倒塌。結果積壓鞭炮一天賣脫銷,——鳴鞭避邪;首飾店豬年隆重推出“轉運珠(豬)”。本來沒幾人真信戴了就能轉運,便又傳“必須是婆婆為兒媳買”才管用,于是乎瘋搶。——充分利用婆媳之間敏感、微妙的關系,這在“市場營銷學”上叫作“把握消費者心理”。  

在這個理論指導下,“無”變“有”,屎變黃金:炒完“價值”炒概念,炒完注資炒重組;“金融創新”、“金融衍生”,債務打包賣;“甲流”恐慌賣疫苗;保健食品治百病;田鼠變“金貂”,養殖能致富;大腦空降一個“腦白金”,拉動GDP20億;“年賺百萬的致富項目,只需一次投資2萬元”;“加盟XX品牌,開業第一天營業額就突破一萬元”;“限量100臺!千載之機差一秒就可能錯過,還不趕緊撥打電話”;“有獎銷售”;“買一贈一”;“轉產”“出國”;“房租到期”;“廠價推廣”;“最后三天”;“原價800現價80,吐血跳樓甩了”……  

什么?偏激?片面?做大做強還得靠信用?  

美國石油大亨洛克菲勒說:“信用是無價之寶”。然而——  

洛克菲勒覬覦梅里特兄弟的一處鐵礦,就在經濟危機時派牧師勞埃德主動上門貸款給梅里特兄弟,并立字據:“今有梅里特兄弟借到考爾貸款42萬整,利息3厘……”待這筆貸款被梅里特兄弟全部投入礦產后,勞埃德立即前來索貸。梅里特兄弟由于無法償還而被告上法庭。于是,不了解美國法律(依據美國法律,考爾貸款是貸款人可以隨時追回的貸款)的梅里特兄弟最后宣布破產,把苦心經營的礦產作價52萬元賣給洛克菲勒。  

靠為IBM—PC機提供DOS操作系統起家的比爾·蓋茨,羽翼豐滿后想甩開IBM;光明正大地競爭,又懾于IBM強大的軟件開發實力,便“明修踐道”——公開里和IBM共同開發32位的操作系統OS/2(仍然沿襲DOS的命令操作方式),“暗渡陳倉”——背地里單獨開發WINDOWS操作系統。待WINDOWS基本成形時,便和IBM分手,把OS/2留給IBM單獨開發。于是,在爭奪32位操作系統標準的決戰中,WINDOWS95一舉戰勝OS/2成為下一代操作系統的標準,從此奠定微軟公司的行業霸主地位。  

馬克思說,資本家中也不乏品格高尚的紳士,但是只要他進入資本領域,他就只能執行資本的職能,成為人格化的資本。  

在生活中有情重義的牛根生,掛在嘴邊的座右銘是:“小勝憑智,大勝靠德”,不也陷入“三聚氰胺毒奶門”么?  

即使一個樸實的農民養殖戶,如果不采用“科學養殖”法——激素飼料,別人的雞40天出欄,他的雞4個月出欄,還不得賠光?  

至于馬云、丁磊、馬化騰等網絡新貴,背后也都站著國際“風投”或納斯達克。他們的創業資本也都印著印第安土著、非州黑奴、華裔“豬仔”,以及第三世界國家人民的斑斑血跡。  

什么?品牌名店都是明碼標價,童叟無欺?  

好一個“明碼標價,童叟無欺”。溫州鞋廠生產的同一雙鞋,零售價400元一雙,貼上美國、意大利的商標,就“明碼標價”4000元一雙;還有肯德基、麥當勞、星巴克……,垃圾賣天價。  

對了。哥賣的不是東西,哥賣的是“品牌”、“品味”、“文化”、“時尚”,一如孔乙己的長衫——“高級知識分子”的標識,這是“貴族象征”,“王者風范”、“成功人士的干活”。  

市場經濟中,“托兒”業也必不可少,“托兒”族儼然已是一道壯觀的風景線:看病有“醫托兒”,求學有“學托兒”,買房有“房托兒”,炒股有“股托兒”,坐車有“車托兒”,吃飯有“飯托兒”,旅行有“游托兒”,抽獎有“獎托兒”,漲價聽證會有頻頻舉手的“漲托兒”,談話節目現場有踴躍發言的“話托兒”,婚介所有約會相親的“婚托兒”,保險公司有說人入保的“險托兒”,一度風靡神州的“傳銷”,如果不被取締,恐怕已經十億人民九億“托兒”。  

能“登高一呼,買者云集”的“托兒”,則莫過于影星、歌星、笑星、球星等名人。不必質疑他們的百萬、千萬身價,一個字——“值”。試想他們電視上透露一下:“XXX,我每天都在用”,“XXX嬰幼兒奶粉,富含多種營養成分,今天你給孩子喝了嗎?”……那效果,怕是一人要抵百八千個推銷員。  

名“托兒”如此多嬌,引無數世人競折腰——“不做總統也要做廣告人”,名“托”制造車間就應景而生——“超女”、“快男”、“溜光大道”。一旦獲得這些國內“托兒”行最高資格證書,立馬就會擁有大批忠實的“粉絲”,你不理財,財都理你——“市場營銷學”術語叫做“潛在的顧客群”。  

至于供名“托兒”發揮的各種媒體,就更不必多說了,——“注意力經濟”呀。  

茅開軾欺騙民眾說,“窮人真正得解放的是改革后的這三十年。現在一個進城打工的農民一個月能掙一千塊錢,能買三輛自行車或八百斤糧食。改革前辛苦一年的工分錢也未必能買一輛自行車。”  

暫不論貨幣貶值,也不論一個月實際干一個半月的活,三代人掙一套房、兩人勞動供養不起一個孩子上大學、一人得大病立刻傾家蕩產的事實,就已經戳破了他的謊言。而且,作為生存在地球的生物,無產者失去了賴以生存的最重要的東西——生產資料,“失業”成為他們揮之不去的夢魘。  

生產資料所有權是最大的人權,“天賦人權”首先賦予的是人的生存權。沒有生存權,所謂的“民主”、“自由”、“人權”都將是建立在虛幻基礎上的空中樓閣。  

60年前,經過億萬勞苦大眾的奮斗,犧牲了千百萬革命烈士,在這塊土地上,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體現人民當家作主地位的,就是建立了生產資料公有制經濟基礎。  

在資改派主導的30年中,全民所有制的企業很大一部分在“國退民進”中被少數資本家瓜分。而且不止這些,按照“憲法”規定,社會主義國家的一切自然資源礦山、森林等,都屬于全體人民。如果把這30年消耗、賤賣的資源平均分配,中國人民也富裕了。然而這一切也被少數資本家掠奪了。  

耕田者無糧,織衣者無衣,建房者無屋,這是世界上最大的不公平。用張宏良先生的話說,鳥獸尚有搭窩筑巢、覓食繁衍的權力,人類就該餓死、凍死只能怪自己“無能”嗎?  

資本家掠奪了勞動人民賴以生存的生產資料,使他們成為資本家隨時雇傭、隨時解雇的勞動力。為防止人民清算,他們所豢養的主流學者跳出來蠱惑群眾:“不要權貴資本主義,要自由競爭的資本主義”;“跟我們走,給你選票。”……  

打的好一個如意算盤:掠奪了勞動人民的生產資料,想用一張空頭選票作為補償。選票成為最后一張王牌,標志著資改派的黔驢技窮,——資改的俄羅斯的下場已經驚醒了中國人民。  

選票真的比生產資料更重要嗎?  

沒有生活資料,生存就會有問題;生存有問題,還侈談什么自由、民主、人權?為了生存,工人每天在資本家的廠礦里牛馬一樣的工作,何來民主、自由?為了生存,工人成了資本家的奴隸,何來人權?例如,照搬美國選票制度的菲律賓,盛產“菲傭”。傭人可是“下人”即“奴仆”啊,奴仆在主人面前談何人權?還有“被選票”的伊拉克人民,失去了石油資源,生活極其悲慘,他們的人權又安在?  

挪威劇作家易卜生,譴責資本主義社會的丑惡現實,痛斥宗教道德,提倡自由戀愛、反對舊式婚姻,作《玩偶之家》(又譯《娜拉》或《傀儡家庭》,主人公娜拉看透了丈夫的自私和夫妻間的不平等,不甘心做丈夫的玩偶而憤然出走),是受社會主義女權運動影響的產物。  

在中國,娜拉曾經是婦女解放的代名詞;裴多菲的“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也成為激勵進步青年的詩句。然而,魯迅卻在1923年發表的著名演講《娜拉走后怎樣?》。他認為,娜拉走后的出路“不是墮落,就是回來……還有一條,就是餓死了。”并提出,婦女要擺脫任人擺布的地位必須獲得與男人平等的經濟權。  

在魯迅看來,經濟權比自由更重要——  

“錢,——高雅的說罷,就是經濟,是最要緊的了。自由固不是錢所能買到的,但能夠為錢而賣掉。人類有一個大缺點,就是常常要饑餓。為補救這缺點起見,為準備不做傀儡起見,在目下的社會里,經濟權就見得最要緊了……。可惜我不知道這權柄如何取得,單知道仍然要戰斗;或者也許比要求參政權更要用劇烈的戰斗。”  

再活剝魯迅先生的下一段話——“有人說這事情太陳腐了,就答道要經濟權;說是太卑鄙了,就答道要經濟權;說是經濟制度就要改變了,用不著再操心,也仍然答道要經濟權。”——  

資改派說要國退民進,就答道還我生產資料(公有制);資改派說要政治體制改革,就答道還我生產資料(公有制);資改派說政改后就有民主、自由、選舉權了,就答道還我生產資料(公有制)。  

正是:  

富人無務獨逍遙。  

窮人的權利只是空話,  

勞動的創造一無所有!  

從剝削者的手里,  

他們只是討回血債。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反抗吧,我的人民,反抗吧
  2. 再說掩耳盜鈴
  3. 吃飽了才會有道德嗎?
  4. 評上海富二代用豪車揚我國威:豪車統治著富人和窮人
  5. 為什么總有人把毛主席放在后四十年的對立面?
  6. 毛主席,為什么反不得?
  7. 劉繼明|隨想錄(20)
  8. 湖北石鋒|讓“個人崇拜"論見鬼去吧!
  9. 彭勝玉:公安部定性電詐存在嚴重問題,本質是恐怖組織有組織綁架販賣囚禁中國人口,強烈建議移交中國軍方解決
  10. 美化軍閥是嚴重錯誤,整改批判應一視同仁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5.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6. 到底誰“封建”?
  7.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8.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掩耳盜鈴及其他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車間主任焦裕祿
  2. 地圖未開疆,后院先失火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5.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 | 午夜理论片福利在线观看 | 亚洲日韩在线高清96 | 中文亚洲国产片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美国国产综合一区二区 | 亚洲一区二区在线A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