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錢卷土重來的內外環境已生成
余豐慧
熱錢似乎正以洶涌之勢卷土重來。機構研究報告認為,僅僅在三季度,不可解釋的資金流入超過500億美元(10月20日《證券時報》)。
中金公司報告分析,2009 年9 月末我國外匯儲備余額達22726 億美元,其中三季度大幅增加1410 億美元。而三季度貿易順差為393億美元,外商直接投資為208億美元,兩項數據之和與三季度141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新增余額相差了810億美元。剔除投資收益和匯兌損益,同時考慮到對外投資引起的資金流出,不可被解釋的資本流入或超過500億美元。
從趨勢上看,熱錢大舉進入的可能性在增大。根據央行數據,前三季度國家外匯儲備增加3266億美元,第三季度新增占前9個月新增的43.2%,將近一半。其中僅9月份,外匯儲備就增加618億美元,占第三季度新增的43.8%,占前9個月新增的19%,近乎兩成。而一季度外匯儲備增加只有77億美元。當然,這主要與我國出口貿易好轉、出口貿易額度大幅增加或者進口大舉減少有關,但是,不排除熱錢開始大舉進入中國市場。
對于熱錢流入的渠道問題大家眾說紛紜。有地下錢莊作祟的,有利用虛假多報出口貿易額度的,有虛假外商投資的,有采取虛假結算手段的。而當前另一個手段已經引起極大關注,那就是,目前國際熱錢借道香港,利用內地和香港的一系列經濟安排間接進入。香港其實更像短期國際資本流入中國內地的前站。
從國際經濟金融最新變化分析,已經給國際熱錢進入中國創造了條件。目前,一個美元再次開始“攪動”世界。以澳大利亞率先加息為開端,美元開始大幅、持續貶值。導致國際大宗商品市場特別是石油、礦產資源價格開始暴漲,國際石油期貨價格已經摸高到了80美元左右。美元持續貶值不但造成各個國家持有的美元資產大幅縮水,而且使得各國貨幣面臨升值的巨大壓力,對各國特別是新興市場體國家對出口過分依賴的經濟復蘇造成巨大影響。中國作為大新興市場體國家,美元資產世界第一,出口拉動經濟的結構還沒有根本改變,美元大幅貶值不但造成2.27萬億美元外匯儲備縮水,而且給人民幣升值帶來巨大壓力。在人民幣升值預期下,國際熱錢極有可能趁機大肆進入中國狂賭人民幣升值。
從國內經濟看,中國經濟企穩回升態勢已經基本確立,中國大陸許多投資機會已經重新出現。在美元貶值,美國市場仍然低迷,投資機會風險仍大,又面臨美元匯率風險情況下,國際熱錢很可能重新到中國尋找投資機會。同時,我們必須看到,目前中國股市在全球復蘇較快,樓市更是炙手可熱,股市、樓市的投機屬性正好合乎國際熱錢快進快出、短期炒作的本性。中國目前經濟形勢、投資機會、股市樓市現狀對于國際熱錢卷土重來具有誘惑力、吸引力。
國際熱錢進入中國無論存在金融機構吃利息,還是進入股市樓市謀取暴利,都可能出現只賺不賠的現象,因為一邊在這些領域賺取利潤、利差,另一邊又在賭人民幣升值。“不占這頭占那頭”,國際熱錢進入中國是在一箭雙雕。
熱錢的流入將會加劇國內的流動性過剩,進一步推高股市或房市資產價格。而美國處于國際社會壓力和國內通脹預期的壓力以及維護美元國際地位的自身利益要求,讓美元長期貶值的可能性不大。如果照現在這個趨勢發展下去,美國加息只是時間問題。一旦美聯儲開始加息,或國內外投資者對新興市場居高不下的資產價格失去信心,熱錢流向可能再度逆轉,從而刺破資產價格泡沫。由于中國國內不可能掌握熱錢撤離的時間點,而最終套牢的是中國國內盲從的投資者和金融機構的信貸資金。金融風險立馬就會顯現出來。
廣大投資者對于熱錢推動的股市樓市要多長一個心眼,熱錢推高的股市樓市風險更大。一定要謹慎投資,理性操作,決不能盲從跟進,成為熱錢吞噬的羔羊。事實一再證明,中小投資者的腰包往往是熱錢擄掠的目標。
中國政府特別是央行對國際熱錢涌入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要采取嚴格報關制度、打擊地下錢莊、杜絕國際資本虛假投資以及盯緊香港司機進入中國內地熱錢動向等措施,力爭把熱錢提前堵在國門之外。
新聞鏈接: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hgjj/20091020/07116858248.shtml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