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大培講座簡訊:當前世界金融危機的根源、性質及走勢
主講人:左大培(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著有《混亂的經濟學》和《不許再賣》等專著)
時間:2008年11月9日星期日下午2:30
地點:烏有之鄉書社(海淀區蘇州街18號院1號樓長遠天地C座1單元901室,電話:010-62760856)
主辦:烏有之鄉書社
網站:http://www.wyzxsx.com
一、針對這場金融危機,左大培老師首先講解了資本主義的幾種不同的模式,而這次金融危機的爆發實質上是當今美國模式資本主義的崩潰。
他追溯歷史,自上世紀三十年代世界經濟大蕭條以后,資本主義世界以阿根廷為代表的一些國家從第一世界跌到第三世界,其他資本主義國際紛紛吸取經驗教訓,開始由自由市場向政府調控靠攏。
這期間,美國實行了一系列管制措施;法國逐漸實行政府指導;日、德等國出現了集體性質的企業;而以瑞士為代表的國家推行了福利性資本主義模式。然而1991年開始,美國開始解除管制,使市場更自由開放,這一政策最終導致了美國模式的土崩瓦解。
二、接下來左老師從“信任的喪失”講解這場金融危機的過程,整個銀行體系在風險來臨時紛紛忙于聚斂資金。即使美國政府投入大量資金救市,還是被警惕心很強的市場吸收,以至于政府下令不許各銀行吸貸,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最后銀行體系會如此膽小謹慎。
關于整個危機的原因,左老師非常推崇宋鴻兵的觀點,認為這個危機的根源在于格林斯潘進行的危險擴張。美國為刺激經濟,實行貸款降息,緊接著容納了大量的次級貸款,這些貸款沒有首付,甚至還貸是從三年后開始,所以這筆貸款的風險要等一定時間才能暴露,本來這并不足以引起金融危機,因為整個次級貸款的規模才6000億美元,比起美國每年15萬億美元的GDP產值并不大。然而,美國的次級貸款通過CDO(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擔保債權憑證)和CDS(信用違約掉期)等金融產品,開始擴張膨脹,抵押發放的債券高達62萬億美元,這是美國年GDP的4倍之多。全世界許多國家出于對美國實力一貫的信任與崇拜,購買了大量美國國債,并最終成為美國金融危機的買單者。
三、最后,左老師講了這場危機對中國的意義,他講,美國的金融危機對中國既是挑戰,也是機遇,但結果如何,取決于中國下面要走的道路。
在方向上,美國等西方政府也不得不對銀行實行國有化,帶給我們的啟示是某些人堅持的私有化理念破產;措施上,不能準許房地產泡沫化發展;戰略上,不能靠向美國出口發展經濟,不能讓外資大量流入中國。
中國應當改變經濟增長的產業結構支柱,不能依靠出口和房地產來拉動總需求,建立獨立自主的經濟體系,建立獨立自主科技研發和高科技產業(海旭整理)。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