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基因“實質性等同原則”符合美國利益,但不符合中國利益
牧川
如果評選2010年最矚目的公眾話題,轉基因與糧食安全問題毫無疑問位于前列。
經過一年的努力,在民眾的強大輿論壓力下,轉基因主糧的商業化推廣工作被暫緩了。
2011年初,又傳來消息,全國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在報告中提出建議,國務院有關部門應對立法涉及的糧食轉基因管理的有關問題進行研究,爭取2011年將糧食法草案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
針對轉基因和糧食安全立法是個大好事。
但是一些媒體又透露,中國的轉基因立法有可能參照美國的“實質性等同原則”。
如果立法是根據美國的“實質性等同原則”,將轉基因食品與非轉基因食品完全等同,不加區分,不加標識,那么這樣的立法不立也罷。因為這是倒退。
轉基因技術在世界上依舊是一個爭議性極大的話題。世界各地已經出現多起轉基因危害事件。美國國內也出現了很多危害事件。美國環境醫學學會發表聲明,強烈建議不要給病人食用轉基因,并教育所在社區民眾盡量避免食用轉基因食品。
轉基因危害的事情在這里不再詳述。本文主要說一說美國為何要實行轉基因“實質性等同原則”。
“實質性等同原則”符合美國的糧食戰略、國家戰略
美國是由一小撮壟斷資本家集團(金融、石油、軍工、農業、礦產資源等)所控制的國家。美國對外政策的目的,就是不惜一切代價為其幕后統治者壟斷資本家們服務。
美國戰略中,糧食武器居于支柱地位。基辛格說:“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國家;如果你控制了糧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如果你控制了貨幣,你就控制了整個世界。”
老布什無視現實中太多的轉基因危害事件,無視美國人民、世界人民的健康,宣稱轉基因作物和非轉基因作物“實質性等同原則”,將轉基因食品與非轉基因食品完全等同,不加區分,不加標識。這符合美國的農業綜合企業、轉基因種子公司的利益,也符合美國的糧食戰略,符合美國國家利益。
“實質性等同原則”,使得轉基因種子公司獲取巨額利潤,同時也使得轉基因種子公司可以更順利的進入其它發展中國家,控制這些國家的農業。
20世紀30年代之前,美國有一輪私人壟斷企業的高潮,隨后的經濟危機、凱恩斯主義經濟改革、第二次世界大戰打斷了這個進程。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社會主義就像一把上膛的槍一樣頂在資本主義的背后,資本主義國家不得不提高工人福利,以減輕其國內矛盾。20世紀70年代末,當社會主義對資本主義的威脅逐漸降低,在新自由主義的理論下,美國國內又掀起了一輪私人壟斷企業的高潮。
根據《糧食危機》,從20世紀80年代,美國的農業生產又一次從家庭模式轉變為農業綜合企業模式。糧食、牛肉、豬肉、家禽、食品加工、食品銷售,農業及食品的各個領域,開始向少數幾個壟斷公司集中。21世紀初,商業化農業作為一個工業產業成為美國國內第二大盈利產業,每年國內銷售額4000億美元。2003年伊拉克戰爭前,五角大樓的國防大學發布了一份報告:“商業化農業對于美國的重要性就像石油對于中東一樣。”
美國的大規模商業化農業可以輕而易舉的擊敗發展中國家的傳統農業、小農經濟。美國地廣人稀,農業人口很少,利用轉基因技術,可以實現大規模商業化。同時,利用轉基因技術和知識產權保護,也可以控制發展中國家的農業。它們和美國的國家利益高度一致。
國際四大糧商ADM、邦吉、嘉吉、路易達孚,壟斷了世界糧食交易量的80%,控制了美國、巴西、阿根廷等主要糧食原料市場及全球運輸和倉儲系統。四大糧商控制了中國66%的大型油脂企業,控制產能達85%。中國近80%的大豆都是依賴進口。“跨國糧商不僅從加工環節加以控制,而且還深入到種植、貿易、流通等各個環節。”而這四大糧商中,ADM、邦吉、嘉吉三家都屬于美國。它們和美國的國家利益高度一致。
孟山都、杜邦公司旗下的先鋒良種、陶氏益農、先正達四個私人壟斷公司主宰了世界上轉基因種子市場。而這四大公司中,孟山都、先鋒良種、陶氏益農都屬于美國。
這三家美國公司本都是化學品制造公司,兼為軍方研制化學武器。比如越南戰爭中制造的高毒性的橘劑(落葉劑)。軍方用飛機將落葉劑噴灑在熱帶雨林,使得熱帶雨林寸草不生,以此消除越南游擊隊的藏身之處。越南戰爭之后,它們進入轉基因領域。它們在世界各地開疆拓土,在阿根廷、巴西、巴拉圭、印度、伊拉克等國家已經取得非常大的成果。它們和美國的國家利益高度一致。
孟山都擠垮了印度所有的天然棉花種子公司。從1997年至今,近20萬印度農民自殺身亡,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棉農。引進轉基因棉花,種子漲價,棉農貸款,歉收,無法償還,銀行不再貸款,棉農借高利貸,無法償還,傾家蕩產,最后自殺。
而拉丁美洲的阿根廷、巴西、巴拉圭,早已經成為孟山都公司的試驗場,其農業已經為跨國公司所控制。而在伊拉克,天然種子庫毀于戰火,美軍頒布法律,保障轉基因種子公司大行其道,伊拉克已經成為轉基因的試驗場。
根據《糧食危機》,為了將轉基因推進到其他國家,美國政府拒絕簽署《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卡塔赫納生物安全議定書》。這兩個公約的目的之一便是應對轉基因作物的潛在風險。
美國政府主導了《WTO農業協定》的制訂,要求一個自由的、一體化的全球農產品市場。這樣的市場對于美國農業綜合企業、轉基因跨國公司尤為有利。
美國政府將“實質性等同原則”列入WTO規則中,寫入《實施動植物衛生檢疫措施協議》。其中規定“旨在保護人類免受害蟲和動物侵擾的食品標準和措施,很有可能被用來作為有意設置的貿易障礙”,因此按照WTO規則必須加以禁止。
不過,2010年4月美國國家科學院報告,宣稱第一代轉基因產品失敗,已經表明“實質性等同原則”的錯誤。美國第二代轉基因技術已經轉向,從挑戰天然和違背自然的發展思路轉變到“尊重天然”和“服從自然”。
但是,不變的是美國的國家戰略,糧食戰略依舊是美國對外戰略的支柱之一。控制他國的農業依舊是其目的。
“實質性等同原則”與美國的旋轉門政治
從戰略角度來講,轉基因“實質性等同原則”符合美國的糧食戰略,符合美國的國家戰略。
從戰術角度來講,美國政府的旋轉門政治,使得美國政府成為孟山都公司的代言人,使得美國政府可以無視很多正直的科學家的懷疑。從而使得轉基因激素牛奶之類的食品進入市場。
轉基因種子公司孟山都,其發言人菲爾•安吉爾宣稱:“不應強求孟山都許諾生物技術食品安全。我們的興趣是盡可能多的賣出轉基因產品。對其安全性作出答復是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事情。”
《糧食危機》記錄,小布什的農業部長安••維尼曼,曾任職孟山都公司旗下卡爾京公司董事長;前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曾任孟山都旗下西爾京公司CEO。孟山都的制藥事業部西爾公司的高級副總裁,邁克爾•弗里德曼,曾任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代局長;孟山都董事,米奇••••••••凱特,曾任美國貿易代表、克林頓的律師;孟山都董事,威廉•魯克爾斯豪斯,曾任尼克松和里根時期的環保署署長;孟山都董事,瑪莎•霍爾,曾任克林頓政府間事務助理;孟山都的公共事務副總裁,琳達•J.菲舍,曾任美國環保署預防、殺蟲劑和有毒物質辦公室主任;孟山都的法律顧問,杰克•華森,曾任卡特政府白宮辦公廳主任。
直到美國國內的轉基因危害事件再也無法遮蔽時,美國政府才不得不改變態度。
2010年4月,美國國家科學院報告《轉基因作物對美國農業可持續性的影響》,16年的實踐事實和統計數據明確說明,長期種植轉基因作物會給農業經濟帶來無法糾正彌補的副作用。美國政府指出,第一代轉基因作物的種植和應用對人類健康和生態環保有嚴重的安全威脅,如果現在不馬上改變思路和做法,轉基因技術很可能就此夭折。美國宣稱第一代轉基因技術失敗。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