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拿不屬于你的東西和我做交易
夏河年
法國前總理拉法蘭稱中法關系核心是西藏問題。眾所周知,他此番來京主要是為了修復被薩科齊破壞的中法關系。作為奉行對華友好的希拉克政府總理,拉法蘭執政時期,中法關系不錯。不過,法國前總理所說的“中法關系的核心是西藏問題”是個不深不淺的陷阱。中法關系出現深刻裂痕,直接原因就是薩科奇打著“人權”和“宗教”的旗號視西藏的主權歸屬于無物,拉法蘭的說法看似切中實際,但從另一方面看,就會得出“這是陷阱”的結論——如果你接受他的說法,那好,法國現在做出妥協,承認西藏是中國的一部分,正教合一的西藏農奴制是腐朽的,中法關系恢復如初。這一切看起來公平合理,實際上是薩科奇成了英雄,法國樹立了敢于挑戰中國主權的英雄形象,幾句好話之后什么事都沒有,等于是法國將本來就不屬于它的“西藏主權問題”拿過去,樹立高大形象后,又將“西藏主權問題”拿來換取中國當什么事沒發生。
整個過程中,中國人民受到了傷害,法國在國際上又樹立了一個惡劣的先例,如不受到懲處,法國地位就得到提升。合乎邏輯的方式是:除了口頭認錯道歉,還應該用實際行動“賠償精神損失”。出來混是要還的,除非你有本事賴賬。
中美關系的核心之所以是臺灣問題,是因為美國客觀上能對臺灣施加很大的影響,而且一直在平衡著兩岸關系,只不過影響力隨著中國國力的提升而逐漸減弱。你薩科奇憑什么拿西藏問題與中國作交易?西藏自治政府聽你的還是聽中國中央政府的?達賴喇嘛能控制西藏自治政府嗎?不改弦易轍的話,他連回到那塊土地睡一覺都辦不到。
西藏自古就是中國領土,中國一直在西藏行使主權,中華人民共和國廢除了農奴制,當今西藏人民的生存權和人權得到巨大的改善,這些都有目共睹,可那些如薩科齊般吃飽了沒事干的外國人,對我們的事情指手畫腳 。中國一不向法國輸出革命,二不向法國輸出饑餓和貧困,三不去折騰法國,還有什么好說的。滿嘴道德優越感,骨子里卻是看中國朝民族復興邁進不舒服,并企圖假打壓中國之際為自己撈取利益。農奴制度下,西藏不但沒有人權,連生命權都沒有了,他們關心過嗎?
中法在世界上的地位有點類似于漢語與法語的地位。世界上說法語的人數大概是1.4億,說漢語的人數是法語的10倍。但說漢語的90%以上在中國國內,而法國本土只有6千萬人口,只是由于歷史上法國在非洲等地實行殖民統治,故而法國以外有很多國家說法語,特別是到了17世紀,國王路易十四集政治、軍事和財政大權于一身,建立了空前強大的絕對王權,與之相伴的是法語的對外擴展。不過自從路易十四去世之后,法國開始走下坡路,例如加拿大的魁北克原來屬于法國的“新法蘭西”,在1763年被英國搶走;美國路易斯安那州早在1682年就是法國屬地,為紀念法王路易十四而得名,意為“路易(十四)的土地”,幾經轉折,1803年美國以1500萬美元從法國購入自密西西比河到落基山脈的整個地區,其中包括路易斯安那。拿破侖的稱霸遭到了歐洲各國的反對,最終在滑鐵盧被反法同盟軍擊敗,二次大戰時期,法國是世界唯一一個正式宣布投降的大國,這一切的后果之一就是法語的衰落。
即使是“全民學英語”的現在,中國也不用擔心漢語的衰落,法國就不一樣了。從國家法律到黎民百姓,無不竭力維護法語在世界上的地位,與其說是出于高傲,不如說是自卑。美國的超級大國地位無時無刻不讓法國人擔心法語被英語“侵蝕”。法國每年要花費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對外推廣法語。有這樣一個笑話:在法國,如果有人不小心掉進水了,用英語喊“help”是不會獲救的,一定要用法語的“au secours”(救命)。法國人對奧運會開幕先說法語再用英語然后才是東道主語言感到很有滋味,對于潘基文就職前突擊法語,法國人很有滿足感。中國不會在乎聯合國秘書長是否懂漢語,法國決不會同意不懂法語的人擔任聯合國秘書長。
在國際舞臺上,法國的分量早已是今不如昔,用投機手段可以偶爾得逞,大趨勢是無法靠小動作扭轉的。中法關系的核心不是什么西藏問題,而是有人嘴巴老。眼下應該是薩科奇用實際行動修復裂痕,不要全部寄希望于賣前朝要員的面子。拉法蘭當然不是現任總統的同謀,但也不是薩科奇本人,解鈴還需系鈴人,薩科奇別以為拉法蘭打前哨希拉克掃尾,問題就解決了,傷了人,賠禮道歉是起碼的,誤工費、醫藥費是必不可少的。不然的話,今天有“環法之旅”,明天保不準中國會否決說法語的秘書長人選。一票否決權不光法國有,中國也有,就是要氣得你撞墻。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