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呼吁,當前中美斗爭進入非常白熱化的狀態,任何某個組織在對付美國遏制的過程中,都不應單打獨斗,都應該尋求和重視全國全民族14億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團結的力量是無窮的,對付美國,不能只是政府人員在操心賣力。
當前,中國國際形勢極其嚴峻。美國遏制打壓中國日甚。史詩級關稅大戰比拼的是兩個人類最強大國國家意志,民意綁架國家決策的情況將不可避免,不排除中美關系進入惡性循環,后面不排除可能爆發全面制裁、冷戰、熱戰等。后面極端情況下,美國及其盟友對俄羅斯的極端封鎖制裁,不見得不會落在中國身上。
當前中國國際形勢是極其嚴峻的,中美激烈博弈之時,中國應認真研究如下提升中國國際戰略界五大能力提升之策。1、對方戰略識別能力;2、我方戰略甄選能力;3、戰略謀劃與集智能力;4、戰略牽引與誘騙能力;5、戰略執行與傳播能力。
我們都清楚,姜子牙、管仲、張良、諸葛亮、劉伯溫等類型的大謀略家大戰略家對國家和民族是多么的重要,但是我們是否真正重視發覺和使用這種戰略人才?我認為:沒有。
中國應高度重視壯大國際戰略界,提升國際戰略識別、甄選、謀劃與集智、牽引與誘導、執行與傳播能力。
沒有中國國際戰略界這五大能力的提升,我們和美國的大國百年博弈,將吃大虧,甚至將因此輸掉這場百年博弈。
一、戰略識別能力
人家干什么事,我們能準確并及時識別出對方的意圖,打法,陰謀。沒有準確的識別,我們的思考和行動都將是方向錯誤。
美國人現在是說一套做一套,說是為了掩護做,做也是各種幌子做,現在對方說什么做什么我們都需要有戰略智慧看清對方,我們中國國際戰略界就得研判識別出對方的意圖,為什么這么干,想得到什么,后面還會干什么,有沒有什么陰謀?等等,都是我們戰略學者必須要識別透的。
這種對對方戰略識別能力的高低,將直接決定我們應對的方向對錯。是至關重要的制定我方戰略的首要一環。
二、戰略甄選能力
比如九個專家給國家遞交我方戰略方案,如果給出的是九套很不一樣的方案,國家高層甄選的效力和正確性就會大打折扣。提高我方戰略甄選能力,就是要讓決策層及時能識別出好戰略并準確作出戰略選擇。我方好戰略的識別能力就是戰略甄選能力。
專家提出好戰略也需要被采納。如果采納使用的一方不知道什么是好戰略、選不出好戰略,那么這就是戰略甄選能力的不足。所以戰略的甄選識別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能力,沒有這個能力,再多的好戰略專家,再多的好戰略方案都將被浪費,都將被埋沒。我方戰略甄選,需要有一套完善的甄選流程,不要因為某個環節的甄選能力不足而導致好戰略中途被卡。
三、戰略謀劃與集智能力
不同的戰略專家戰略謀劃的能力有不同,有高低,各有優劣。這個時候集中智慧的能力就是中國國際戰略界的組織能力的體現。我們需要聚攏全中國最優秀國際戰略精英探討碰撞中國國際戰略為國貢獻獨特戰略視角、深度戰略思想、高遠戰略謀劃。要力爭讓每位專家對戰略問題的思考能兼收大家的思考長處,完善自己的認識和思考,完善自己的方案,如此才能更容易得出更正確更周全的國家需要的戰略思考。
國際戰略因為要涉及政治、經濟、金融、軍事、科技等各行業,要涉及過去、現在和將來等各個時空,要涉及世界各個區域各個國家的綜合考慮,一個人的思考很難十分周全,一個人對知識及情況的掌握也很難面面俱到,這個時候,國家的戰略思考如果寄托某一兩個人,則是極其危險的,故而非常需要中國國際戰略界的集智能力提升。
只有把全中國的戰略精英的智慧匯聚到一起,才能碰撞出真正完善周全長遠的好戰略,領導層拿到的東西也才真是一個集合了眾人智慧想的更完備的好東西。
要有機制和資金支持團結和聚攏全中國最優秀的國際戰略研究精英力量共同為國思考,搭建起中國所有國際戰略研究單位及人員共同碰撞中國國際戰略的舞臺。為國貢獻獨特國際戰略視角、深度國際戰略思想,高遠國際戰略謀劃。
同時也要真正重視優秀戰略戰略識別甄選工作,中國的網上(頭條、公眾號,各種網站)有很多優秀的戰略智慧,我們要有戰略智囊團去識別甄選每天的中國網絡上涌現的國際戰略智慧,好的,要充分在戰略智囊團里討論,合適的,要建立暢通的內參報送途徑直達高層。
四、戰略牽引與誘導能力
中美博弈如此激烈的背景下,中國國際戰略,一定要高度重視從戰略上引領,不要只是被動地被美國戰略牽引,被人家牽著鼻子走。中國是當今世界的核心玩家,給點時間中國也必將是世界綜合國力第一的國家。注重國際戰略牽引,主動引領塑造大國走向,已成為我們必須要重視開展的極其重要的工作。中國國際戰略界不能只研究國際變化,也應研究如何主導國際變化。
我們有能力引領和塑造大國關系。隨著民族復興、國家昌盛,我們現在極有必要注重大力提升中國國際戰略牽引能力,主動引領塑造大國走向。所以戰略牽引,一定要有一幫頂級的戰略家在里面引領,做好對對方戰略的識別,謀劃好自己的戰略應對,用戰略指揮一切。
要大力增強中國國際戰略的引導能力、把控能力,及國際戰略的牽引能力。戰略思想是最核心內容,只有真正的好的戰略思想才能牽引和引領。但也要高度重視戰略誤導、戰略誘騙、戰略蠱惑等戰略手段的運用,這些都是極其需要加強的。
五、戰略執行與傳播能力
戰略執行是涉及戰略、外交、輿論、軍事等涉及諸多國際戰略全流程的全系統國家行為。并不是國家謀劃和選擇出了好的國際戰略,其執行就一定能達到戰略意圖。每一個環節出問題,可能得到的結果都是南轅北轍。國際戰略執行過程中,也需要不斷地糾偏修正完善具體做法。
我們國家的戰略執行有必要從機制完善上,各職能系統統籌安排組織上加大功夫。國際戰略傳播我就不在此細談。只想強調一句,國際戰略并不是往往都需要傳播。很多的國際戰略有時更應該注重執行而不是傳播。
客觀的說:我們對全國的“諸葛亮”重視、挖掘、使用是不夠的。中國國際戰略研究及智慧甄選等系列工作上還存在巨大的問題和不足,列如下十點:
1、國際戰略研究政策支持不足,很多支持政策幾乎空白;
2、國際戰略研究政策經費支持嚴重缺位;
3、對國際戰略的重視不夠;
4、對國際戰略人才重視、發掘,使用都有待大幅提高;
5、對國際戰略成果支持還遠不給力;
6、對國際戰略研究智庫機構組織支持還很蒼白;
7、過于依賴體制內機構,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收獲有限弊端極大
8、很多應該做國際戰略研究的機構組織人員及經費,并沒有在真正做國際戰略研究,而是在做宣傳、外交、情報等非國際戰略研究內容;
9、在全國國際戰略智慧集智上,還很缺位;
10、在國際戰略與外交,軍事,科技,經貿,輿論等各方面的高效統籌上還有提升空間。
問題遠不止上述10點,但是能把上述10點解決了,就能取得巨大進步……
基于上述認識,我在此文也提如下一些建議:
1、強烈建議中國組建國際戰略牽引智囊團,統籌戰略、外交、軍事、輿論等涉及國際戰略牽引的全系統國家行為,加強系統戰略引領,多方聯動,大兵團分工協作作戰,一盤棋主導應對美國聯合盟友的對中國打壓遏制,統籌應對美國各系統的打壓遏制。我們要大力增強中國國際戰略的引導能力、把控能力,及國際戰略的牽引能力。
2、我們要從機制的完善、人才隊伍的壯大、組織能力的提升等幾大方面,壯大中國國際戰略人才隊伍。戰略人才的發掘和利用必須大幅提升水平。龐大和優秀的中國國際戰略人才隊伍是保障用中國國際傳播做好中國國際戰略牽引最核心的要素。我們需要他們的頭腦、思想和文章。
3、當今,是國家極其需要戰略思考高手的時候,我們要不拘一格降人才,合理降低戰略人才培養的學歷和英語門檻,讓更多的具有戰略思考能力的人,能夠進入戰略研究和謀劃圈內。要面向民間社會,面向退休人員,面向全國上下,挖掘優秀戰略精英,從不同角度不同領域不同專業集思廣益。此外不能把國際戰略人才的培養太過依賴于高校,依賴國際關系專業人員。提升中國國際戰略界的話語權,如果中國國際戰略界的話語權被國際關系界把控將可能是國家的災難。
4、我們要有機制和資金支持團結和聚攏全中國最優秀的國際戰略研究精英力量共同為國思考,搭建起中國所有國際戰略研究單位及人員共同碰撞中國國際戰略的舞臺。為國貢獻獨特國際戰略視角、深度國際戰略思想,高遠國際戰略謀劃。
5、切實從政策扶持上,資金支持上,媒體支持上,大力完善對中國國際戰略機構(尤其是優秀的民間國際戰略機構)的支持。體制內的專家不敢說話,因此中國的國際戰略智慧甄選,不能把雞蛋全部放在體制內的國際戰略機構及人員上,要把更多的機會給民間戰略機構及人員,鼓勵支持他們,將讓國家收獲到更多創新更多數量更有質量的戰略智慧,收獲到更多更棒的國際傳播內容。
6、要真正重視全社會優秀戰略智慧識別甄選工作,中國的網上(頭條、公眾號,各種網站)有很多優秀的戰略智慧,我們的國際戰略智囊團要成立專班去識別甄選每天的中國網絡上涌現的國際戰略智慧。好的,要充分在戰略智囊團里討論;合適的,要建立暢通的內參報送途徑直達高層。
7、建議充分利用民間力量參與中國國際戰略研究。中國官方機構在世界上往往不受信任并被排擠,而且不夠靈活,由于體制內工作人員不能隨便說話做事,很大程度上束縛工作開展。故可盡可能利用民間力量(包括企業和個人),充分發揮他們的特長和優勢。
8、中國社交媒體的發展打破了官方媒體的話語壟斷,讓官方媒體的重要性影響力已大幅下降。中國既然爭取不到西方主流媒體支持,就應該在西方大力發展社交媒體,把西方主流媒體的重要性影響力降下來,打破西方主流媒體在西方世界的壟斷地位。
9、建立以國際戰略研究成果激勵為導向的國際戰略研究支持機制,對各種研究報告,研究文章得到重視采納的,要給予經費激勵,這個激勵經費就是支持智庫及學者生存發展的重要甚至唯一經費來源。
10、國家和部委及有關單位要放開對民間智庫民間學者戰略成果的采購渠道,報送渠道,要給民間戰略智庫民間戰略學者以活路,不能把民間智庫民間學者的路封死。
此外,中國國際傳播不應該把重心放在爭取西方世界對自己的認可上,不應該過于用在宣傳我們自己上,而應該放在中國國際戰略牽引上。美國帶領西方世界正在全力遏制我們,我們如果還死乞白賴想得到他們的認可和擁護,我認為是過于理想。我認為中國基本不可能能爭取到西方(尤其是西方政府、政客、媒體)對中國的擁護和認可。中國對西方世界認可自己的追求應該轉移到對中國人民對自己的認可上來。中國百姓對中國國家的認可才是最大的認可,才是方向最重要的認可。沒有民族自信,妄談中國民族復興,民族自信要從國家層面帶頭,可以從改掉追求世界追求西方對自己的認可開始。
中國國際博弈,需要巨量的戰略智慧,我們國家,要敞開胸懷,真誠擁抱全體14億國人中涌現的國際戰略精英和國際戰略智慧,讓全中國的諸葛亮共同為國思考為國盡力……
中國對國際戰略人才重視不夠對國際戰略研究投入支持不夠將影響中國國運民族復興……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