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000 篇文章
官氣是一種最低級的趣味 在1958年1月28日召開的最高國務會議上,毛澤東在談做官問題時指出,我們是做官,官是得做,但是官風或者是官氣要慢慢地打掉一些,最好是把它杜絕,就像消滅“四害”一樣。 毛澤東說,這個問題所以要特別提出來,是因為我們有些干部是老子天下第一,看不起人,靠資格吃飯,做了官,特別是做了大官,就不愿意以普通勞動者的姿態出現。這是一種很惡劣的現象。
2019-01-04
互動:201
圖:在俄羅斯大盧基(Velikiye Luki)的氣球節期間,印有阿根廷革命者切·格瓦拉形象的熱氣球準備升空。 1967年埃內斯托·切·格瓦拉犧牲后不久,菲德爾·卡斯特羅就曾宣稱,“切擁有雙重特質——既是深刻的思想家,又是積極的行動者。”對世界而言,格瓦拉更多地被視為游擊隊員、革命領導人和遠行的反帝戰士。從那時起,他就成為反叛者和
2019-01-02
互動:65
謝小慶按:40年,已經看得很清楚,小崗道路走不通。幾代廟堂都是不惜代價不計成本的扶持,仍然是“難進富裕門”,最終還是要在沈浩同志帶領下重建和發展集體經濟。 走上小崗道路的村莊,并非都像小崗那樣幸運,并非都可以享受小崗那樣不計成本的政府扶持,許多鄉村凋敝衰敗,一些村莊消失了。失去家園的村民部分融入了城鎮,部分成為城市中的“暫住人口”。 與小崗相
2018-12-29
互動:314
濟學:李四光在1969年中共九大上當選為中央委員,無疑是毛主席的同志,他還是同盟會創建會員之一,也是同盟會第一批會員中年齡最小的會員。孫中山勉勵李四光,要“努力向學,蔚為國用”。并親自傳授他一些聯絡手式和暗號。 李四光同志似乎在這些年不太被重視,他的道器變通在新中國可是非同小可的,讓我們看看另一位毛主席的科學家同志錢學森對李四光的評價吧! 學習李四光
2018-12-28
互動:243
這個故事發生在1952年抗美援朝的戰場。1952年10月,歷史上最為慘烈的上甘嶺戰役爆發,美軍調集兵力六萬余人,大炮三百余門,坦克一百七十多輛,出動飛機三千多架次,對志愿軍的兩個連,約三點七平方公里的陣地上,傾斜炮彈一百九十余萬發,炸彈五千余枚。炮兵火力的密度已經超過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最高水平,正是在這樣激烈的戰斗當中,一個年輕的戰士用胸膛堵住了機關槍眼。他就是黃繼光,年僅21歲。
2018-12-23
互動:209
01 魯迅的追悼會上,他的靈柩上覆蓋著一面旗幟,上面寫著三個字:“民族魂”。 成千上萬的普通人自行地來為他送行,古往今來,從沒有哪個作家有這么高的地位。 他原本是一個想學醫的年輕人,看到日本憲兵射殺中國人時,竟有一群中國同胞竟轟然叫好,這樣的同胞縱然身體健康、長壽百歲又有什么用? 于是棄醫從文! 小醫治人,大醫治國。 真正的志氣,是不愿茍活。
2018-12-20
互動:271
濟學:毛主席從諫如流,有著鮮明的個性。如果下屬沒有十足的把握,過人的勇氣,一般也不敢和統帥拍桌子的。毛主席麾下恰恰就有彭雪楓這樣的驍勇善戰,無私無畏的戰將。他們在一起的道器變通,必定是波瀾壯闊,引人入勝的。 毛澤東麾下那位敢和他對拍桌子的將軍 李克勤(jixuie)題記:在毛主席領導的人民軍隊里,有很多戰功顯赫的戰將,還沒有等到新中國成立,就英勇犧牲了,彭雪楓就是其中一位
2018-12-19
互動:506
在共和國的歷史上,有這樣一位普通而又特殊的共產黨人:扛起鋼槍是一名勇猛的士兵,拿起鋤頭則是一位農事嫻熟的農民;他將信仰鑄就在血與火的戰場,又把初心播撒在田野山林;他用一生踐行著一個共產黨人的承諾——只要是為了人類最崇高的事業而奮斗獻身,根本不在乎自己的得失和身份。這個人,就是共和國開國將軍甘祖昌。自從1927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戎馬倥傯29年,他南征北戰,英
2018-12-13
互動:179
錢學森既是世界知名的兩彈一星的偉大科學家,也是偉大的愛國主義者,還是偉大的共產主義者——科技界偉大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者。他這偉大的共產主義者與偉大的愛國主義者緊密相連。這就是新中國剛成立后,錢學森和夫人蔣英按捺不住內心的興奮喜悅之情,商量著早日趕回祖國,建設新中國。因為新中國是以開國領袖毛主席為首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最終要建成共產主義。
2018-12-10
互動:151
▲程開甲院士生前近照。資料圖 那個參與制造“東方巨響”的人,如今靜悄悄走了。 這一天,是公元2018年11月17日,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兩彈一星”元勛程開甲在北京去世,享年101歲。 54年前,也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在羅布泊爆炸。程開甲和他的戰友們挺立在茫茫戈壁上,凝望著半空中騰起的蘑菇云,歡呼著。 那時,程開甲和戰友們風華正茂;那
2018-11-29
互動:87
羅榮桓元帥是開國十大元帥之一,他經常告誡自己和家人,一個革命者想的應該是怎樣為人民多做一些有益的事情,而不能因為地位不同了、身份變了就要求額外的照顧和特殊的享受,搞特殊化。 一、身體力行,率先垂范 在戰爭年代,羅榮桓經常是四海為家。在井岡山,風餐露宿、曲肱而枕對他而言是家常便飯,到后來則是中央根據地內的祠堂、茅舍,長征路上藏民的牛屎房,陜北的破窯洞,沂蒙山的莊稼
2018-11-26
互動:298
11月,陰雨綿綿,淋淋瀝瀝。仿佛訴說著人間的悲情。 11月14日,是楊開慧祭日。11月25日,是毛岸英犧牲的日子。 在湖南韶山毛澤東紀念館里,陳列著上萬件毛主席生前的遺物,成為了解毛主席的最佳素材。在這上萬件遺物中,有兩件有著非常特殊的意義,因為這兩件遺物,是毛主席一生中最珍愛、最懷念的兩個人留下的。 第一件是毛主席的第一位妻子楊開慧的首飾箱。 初讀毛主席《蝶戀花
2018-11-25
互動:324
【頑石按】“湘水之岸,英木蒼蒼,身在異域,魂歸故鄉;鳳凰涅槃,人天共仰,為國舍命,日月同光……”68年前的今天,毛主席的長子毛岸英犧牲在朝鮮戰場,28載的短暫生命演繹了一部壯麗輝煌的傳奇,中華民族英雄譜上從此添加了一個熠熠生輝的名字。頑石今天發出7年前看電視劇《毛岸英》時寫下的觀后感《誰讓你是毛澤東的兒子》,以紀念為保家衛國而英勇獻身的偉大的民族英
2018-11-25
互動:299
濟學:小時候唱過一首歌《銀球飛舞花盛開》,歌詞【歌如潮,花如海,歡迎朋友四方來。銀球萬里傳友誼,友誼花朵遍地開……】,如今乒乓外交被說成是中美外交,這也沒有什么大問題,不過最好還是深入一步為好。毛主席的外交文化,遠不止這個。這需要搞清楚毛主席是怎么打開中美外交的僵局的?毛主席走的還是群眾路線,這包括國際關系立足于第三世界,外交上不單純靠外交家,還依靠小將莊
2018-11-20
互動:391
李克勤(jixuie)題記:毛岸英曾經作為蘇聯紅軍坦克部隊的軍官一直打到柏林,他作為毛澤東楊開慧的兒子,骨子里就充滿勇敢堅毅頑強的精神素質,這不會讓人有絲毫懷疑。而他在文的方面究竟怎樣?是否也和武德一樣強呢?我們可以通過了解當年毛岸英在郝家坡土改時的一些道器變通的片段,來認識這位海歸的思想理論水和工作能力。 解放戰爭時期,周恩來在中央機關的一次會上曾經這樣說:毛岸英同
2018-11-16
互動:339
鐵人”是如何煉成的 提到“鐵人”王進喜,許多人都會想到他的頑強意志和沖天干勁——但少有人去追問這股精氣神的背后究竟是什么。 “鐵人”王進喜有著自己的體會。 “鐵人”王進喜在1966年2月16日的全國工業交通工作會議和全國工業交通政治工作會議,做了題為《讀毛主席的書 聽毛主席的話 為無產階級革命事業奮斗一輩子
2018-11-16
互動:170
一曲催人淚下的《蝶戀花》,一句痛徹心扉的“我失驕楊君失柳”,一段感人至深的愛情故事,一位最偉大最無私的革命烈士。 是誰? 本是賢淑閨秀 卻融入了革命的洪流 是誰? 生在封建世俗 卻領導了婦女解放運動 是誰? 身軀柔弱瘦小 卻忍受住了敵人的嚴刑拷打 又是誰? 堅貞不屈、大義凜然 寧愿去死 也不愿與丈夫脫離夫妻關系 永不背叛
2018-11-14
互動:340
一個達斡爾族老人的東北抗聯經歷 孟德仁口述 那順寶整理 全根先編校 編者按:東北抗日聯軍是由中國共產黨創建并領導的第一支中國人民抗日武裝。從“九一八”事變到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他們在極其嚴酷的條件下與敵人進行了英勇頑強的斗爭,轉戰于白山黑水之間,堅持戰斗長達14年,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為建立東北抗日戰爭后方
2018-11-13
互動:84
一張老照片。照片上的長者正微笑講述著什么,一群“紅領巾”聚精會神地聆聽。那是40年前,我的父親、老紅軍鄧志云正在給孩子們講長征故事。照片定格的那個瞬間,并非偶然,而是父親晚年生活的一種常態。懷著對父親的愛、理解和敬意,若干年后,我也像父親那樣開始講長征。作為紅軍的女兒,我12次重走長征路,拜訪老紅軍250余位,作長征講座170余場,進行著與父親的接力“長征&rd
2018-11-13
互動:124
今年8月,是黨的隱蔽戰線斗爭中的堅強戰士楊琳(秦邦禮)誕辰110周年。提起黨的隱蔽戰線斗爭,人們會立刻聯想到地下情報、地下交通、地下軍火運輸等驚心動魄的傳奇場面。因為隱蔽戰線斗爭,是黨的革命斗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革命戰爭時期,由隱蔽戰線的地下尖兵們為黨開創實業經濟的偉績卻鮮為人知。總部設在香港的華潤(集團)有限公司,是黨在海外建立的第一家對外貿易機構。從1948年
2018-11-13
互動:79
他們的故事 穿過戰火硝煙 直抵人心 他們的風骨 經過歲月沉淀 歷久彌新 他們是老一輩將帥和革命者 他們是中華民族的巍峨豐碑 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充分反映新時代強軍事業的新氣象新風貌新作為,中國軍網聯合中國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井岡紅軍人物研究分會推出“初心與坐標”主題系列報道,陸續
2018-11-08
互動:271
當代資本主義已經完全停滯不前。在對資本主義制度的失望和抗議日益增長的情況下,社會主義的替代方案越來越受歡迎。今天,我們慶祝馬克思誕辰200周年,是在這樣一個時刻,正在加劇的世界危機促使帝國主義掠奪者將再次發動戰爭。在我們眼前,跨國資本和西方的政治“精英”正在從“世界憲兵”轉變為“世界強盜”。他們煽風點火,目的是燒毀新社會主義的前景。
2018-11-07
〔俄〕久加諾夫
互動:66
12月11日是錢學森誕辰日,2009年12月10日下午,錢學森紀念館在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開館,該館展示了錢學森當年在北師大附中的畢業證書。英雄的成長過程,對于我們研究研究的人來說,都是寶貴的資源。 李克勤(jixuie)題記:我們對待錢學森這樣的人,最好不要當做明星,熱乎一陣就冷卻下來,而應該當做英雄來紀念,進而學英雄見行動,道器變通。錢學森本身就是和雷鋒、王進喜一樣,是共和國的英雄
2018-11-06
互動:282
胡澄:李老,在已出版的毛澤東著作中,有一封著名的書信和您有關,即《關于紅樓夢研究問題的信》,是寫給中共中央政治局及其他有關同志的,已收編在《毛澤東選集》五卷和《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選編》第四冊中。也就是在這封信中,主席將您稱作“小人物”。1954年,毛主席發動和領導了關于《紅樓夢》研究問題的大討論,您是當事人之一。現在完全否定這場批判運動的議論也很不少,不知您
2018-11-05
互動:173
錢學森在系統學討論班。中國航天系統科學與工程研究院供圖 錢學森在講課。中國航天系統科學與工程研究院供圖 錢學森(右三)與系統學討論班學員們在一起。中國航天系統科學與工程研究院供圖 【科學向未來】 編者按: 1978年9月27日,錢學森的一篇理論文章——《組織管理的技術:系統工程》問世,由此而創立“系統工程中國學派”。 40年過去了,
2018-11-05
互動:96
毛澤東作為無產階級革命家,除了具有高超的理論水平,還一貫重視把總結經驗作為重要的工作方法和思想方法。就拿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歷史來說,中國共產黨建立之始,就不得不面對一個又一個復雜、尖銳的政策、策略課題,曾經在黨內引起過陳獨秀的右傾投降主義和瞿秋白、李立三、王明為代表的“左”傾冒險主義錯誤,給中國革命造成了致命性的打擊。是毛澤東挽救了黨、挽救了革
2018-11-01
互動:281
“她們是我們心中的‘女神’。”長沙市周南中學一名初中生在《長征故事讀后感》中這樣寫道。女紅軍們穿越時空,成為了今天新生代心中的“女神”。 “她們沒有一個中途退卻的” 在江西于都中央紅軍長征出發地紀念館里,陳列著一份72年前參加中央紅軍長征的女戰士名單。于都黨史辦主任曾懿華介紹說:“長征出發時,有32名女紅軍
2018-10-29
互動:232
1970年代上半期是我國外交突破性大發展的時期。以中國恢復在聯合國席位,解凍中美關系和實現中日建交為標志,使中國很快實現了與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建交的目標。這個目標的實現,才使得我國能在改革開放之后,迅速擴大與世界各國各方面的交往。鄧小平指出: 【“我們能在今天的國際環境中著手進行四個現代化建設,不能不銘記毛澤東同志的功績。”】 當年這種形勢的出現
2018-10-29
互動:123
沃爾夫岡,來自德國西部魯爾區工業重鎮波鴻市,歐寶汽車公司退休工人、職工委員會成員。 一個上世紀60年代的德國大學生,在1968年的運動中成為一名馬克思主義者、一名毛派青年,這并不奇怪——在那注定不能平靜的年代,如火如荼的時代潮流點燃了火一樣的青春,類似的故事當年隨處可見。 而我們的主人公不一樣的地方在于,理想飛揚之后,這位毛派青年決定聽毛主席的話:進廠工
2018-10-27
互動:122
66年前,一位年輕的戰士用血肉之軀堵住敵軍的槍口,讓吼叫的機槍啞然失聲,為身邊的戰友開辟出一條前進的道路。他用年輕的生命換來勝利。 多年后,卻偶能聽到有人對他的質疑,筆者為之感到痛心,更為先烈們遭受的詆毀憤慨。 今天,講一講他的故事。 回首是為了更好的前行 解讀是為了更好的傳承 黃繼光(1931年1月8日—1952年10月20日),原名黃際廣,革命烈士,中國人民志愿
2018-10-23
互動:181
高翔,著名的用飛機“拼刺刀”的英雄,曾駕駛國產殲六飛機,以抵近射擊的方式,擊落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戰機F-104C,他擊落敵機時,他自己的飛機離敵機距離僅僅39米,也就是說,如果敵機不被擊落,撞也要撞落他,這就是毛澤東時代我解放軍戰士的那種大無畏的精神,高老英雄節目中感慨的說:“毛主席教導我們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這就能解決問題! 也正是因為在毛主席領導下的中國軍
2018-10-23
互動:414
食物主權按:直到今天,《創業史》都是重新審視和評價社會主義農業合作化的重要參照。2016年柳青誕辰100周年,柳青女兒劉可風出版了《柳青傳》,呈現了一個不同于文學史上被刻板敘述的柳青。在一定意義上,柳青代表了新中國社會主義時期一種新的文學創作主體。他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他書寫農村,也被農村不斷改造。 記者:劉老師您好!柳青是位德高望重、創作嚴謹的著名作家,是中國當
2018-10-21
互動:95
01 在中共黨史上,第一次王明路線造成的損失最大。 從1931年到1935年,在王明路線四年多的統治期間,白區的革命力量幾乎喪失100%,紅區的革命力量損失90% 。 如果不是遵義會議確立了毛主席對黨和紅軍的領導地位,挽救了革命挽救了黨,究竟伊于胡底就很難說了。很有可能,革命者會長時間地“在黑暗中摸索”,難以看到隧道盡頭的亮光。 王明路線之所以會造成如此巨大的
2018-10-16
互動:316
2009年,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到中信重工,聽取了焦裕祿同志在洛礦九年的工作生活情況,把焦裕祿精神精辟地概括為“親民愛民、艱苦奮斗、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 1962年12月,黨組織派焦裕祿來到當時內澇、風沙、鹽堿“三害”肆虐的河南蘭考縣,擔任縣委書記。他帶領全縣人民戰天斗地、奮力改變蘭考貧困面貌,積勞成疾患上肝癌,于
2018-09-24
互動:122
任何革命,無論其規模怎樣,形式如何,最后總得以行動 (或稱運動)落地。這樣的過程,一般都少不了宣傳。而宣傳又必須借助載體,比如報紙、雜志或其他。其中最為人熟知的,莫過于陳獨秀和他創辦的《新青年》雜志。只是于今想來,在那些一心為國,洋溢著青春熱血的身影中,我們似乎對同樣身兼革命者和編輯身份的知識女性,尤其是發生在她們身上的故事,多少有所忽略。 比如中國婦女運動先驅劉清
2018-09-22
互動:81
天大地大不如列寧斯大林的名氣大,天廣地偉不如列寧斯大林的偉業震古今覆蓋日月之光之偉哉!人類歷史巍峨之豐功破天地之絕響,它幾乎跟毛主席的偉業一樣流芳萬萬古。但瀚瀚之宇宙,乾坤倒轉,今列寧斯大林功業何在?今天俄羅斯人包括各共和國老百姓都幾乎忘掉了列寧斯大林,列寧斯大林的名字是要真正“存放”進了“歷史博物館”了。沒人吟詠高歌,沒人懷想惦念,沉寂無
2018-09-19
互動:234
9月18日下午,星火旅游“2018重走長征路”百人團結束了在貴州遵義會址和紅軍山的參觀之后,一起聽取了王立華大校帶來的題為《走出困境走向勝利——毛澤東從事業低谷中實現偉大崛起的啟迪》的精彩講座,以下是本次講座的文字稿。走出困境 走向勝利——毛澤東從事業低谷中實現偉大崛起的啟迪 逆境和挫折誰都會遇到,要想不斷進步、事業成功,就有一個
2018-09-19
互動:428
執 筆:司承志 口 授:劉愛蘭劉胡蘭另一位入黨介紹人李光明,犧牲于1949年4月22日。 01 姐姐劉胡蘭的入黨介紹人之一李光明是一位女共產黨員。 李光明出生于1925年4月,1945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49年3月7日,國民黨閻錫山部隊,在太原五龍口,將李光明等17位共產黨員一起殺害了。李光明是其中唯一的一位女共產黨員。 小時候我就知道李光明大姐,她比我姐姐劉胡蘭年長8歲,她們
2018-09-19
互動:58
01 — 石世芳和我的伯父劉廣謙先后到交城縣當過伙計,1938年春又先后回村,多年交往不斷,他了解我們老劉家庭的狀況,熟悉我們的家人,看著姐姐劉胡蘭和我長大長大,對我姐姐劉胡蘭有充分的了解;深知聰明、善良、勤謹、能干的劉胡蘭是一個優秀的好苗子。 1940年姐姐劉胡蘭參加“兒童團”后,石世芳常注重對姐姐劉胡蘭工作能力的培養,不斷交給她力能所及的工作
2018-09-16
互動:78
《無悔之路——與不破哲三共同生活》是日本著名政治家、馬克思主義理論家、日本共產黨領導人不破哲三先生的夫人上田七加子女士撰寫的回憶錄,日文版由日本中央公論新社于2012年4月出版,中文版于2018年4月由中信出版集團出版。該書以作者的親身經歷為線索,不僅講述了其個人與不破哲三的奮斗歷程、生活經歷,還見證和描述了日本從“二戰”到今天的歷史,映現了當
2018-09-15
互動:127
圖為劉胡蘭的入黨介紹人石世芳二兒子石虎仁的家。(2018年9月14日攝) 01 姐姐劉胡蘭的入黨介紹人石世芳是云周西村土生土長的農民,我從小就認識他,他比我的父親劉景謙年長4歲,生于1902年3月10日。 石世芳在本村讀過三年私塾,之后由于家庭貧困無力承擔學費,無奈之下他輟學后干起了農活,還跟著哥哥學做過木工。 1921年,19歲的石世芳在鄉親們的幫助下到交城縣“興泰樓&rdquo
2018-09-15
互動:60
1911年,周恩來在沈陽一所小學讀書時,一次修身課上,老師問:“讀書為了什么?”周恩來回答:“為了中華之崛起。”1915年,周恩來在天津南開學校所寫的作文中不僅誓言“振興華夏”,而且認為“興邦事偉”。1917年,周恩來從南開學校畢業去日本留學之前,回沈陽母校看望老師和同學。他寫給同學郭思寧的贈言是:“愿相會于中華騰飛世界時。”1
2018-09-13
互動:77
編者按 著名馬克思主義理論家、社會活動家薩米爾?阿明(Samir Amin)先生于2018年8月12日逝世。薩米爾·阿明的一生非常精彩,本文結合了阿明臺灣之行與他之間的相處與交談過程,同時整理了阿明生命的幾個重要部分,分別是阿明埃及的幼年生活、法國的學生時代與黨的活動、非洲發展的經驗、第三世界主義和二千年后的一些重要的思辯,探討了他一生中幾個實踐與思考的轉折點,并
2018-09-12
互動:42
1951年7月,毛澤東同湖南第一師范的老同學周世釗、蔣竹如談話時,說到1912年在湖南圖書館自學的經歷,坦言當時最大的收獲是第一次看到世界地圖,震撼之余不禁感嘆廣大人民的痛苦生活,產生了通過革命來改變社會的責任感,從而“下定這樣的決心:我將以一生的力量為痛苦的人民服務,將革命事業奮斗到底”。在革命和建設的各個時期,毛澤東反復強調奮斗精神的重要性,要求全黨同志堅持
2018-09-10
互動:94
毛主席為中國革命奉獻了畢生精力。他是個實實在在的愛國者,一切為了自己國家的勞苦大眾能過上好日子。 毛主席也有崇拜的人,他也追星。 他追的星就是最普通的勞動人民中的杰出者。 主席一生多次接見勞動模范,為他們題詞,還參加勞模表彰大會,發表講話,號召向勞模看齊。 勞動模范身上不僅具有生產技能和革命干勁,而且具有熱愛政府、忠誠于黨的道德情操,在危機四伏、困難重
2018-09-06
互動:568
開國中將姚喆左臉上有一條異常醒目的刀疤,叫人望而生畏且又肅然起敬。因為這條刀疤,戰友們贈他“姚一刀”的美譽。“姚一刀”,彰顯了他不怕死、一往無前的英雄氣概,激勵著他率領部隊南北征戰,屢建功勞,深得毛澤東、彭德懷、賀龍的賞識和器重。 “我就中意你姚喆這一點” 姚喆,原名姚秩章,1906年8月出生于湖南邵陽橫塘沖村一個農民家庭,少年時上
2018-09-06
互動:288
謠言與真相——紀念與重新認識郭沫若Q1 就是圓滾滾:網上流傳著一個說法:郭沫若挖掘明皇陵造成了大量文物被破壞,他還想挖秦始皇、武則天的墓,不過沒有被批準。這是真的嗎?您能具體說說郭沫若挖掘明皇陵的經過嗎? 李斌:這個主要說的是定陵,明十三陵在北京昌平北部。那里有明代十三個皇帝的皇陵,我們50年代發掘的是萬歷皇帝的定陵。最想發掘這個陵墓的是吳晗,他當時是北京
2018-09-06
互動:196
丁玲在1940-1950年代轉變之際曾被作為知識分子改造的“典型”受到褒揚。其改造涉及經驗、情感、知識甚至身體等諸多方面;在認識層面,也涉及自我、知識分子與工農群眾、創作與具體的革命工作、知識與實踐等諸多關系的轉變。這種改造是在戰爭、流動的背景下進行的,其間也伴隨挫折和個人的磨難。這一改造命題不僅是理解她一生追求的關鍵,也包含了理解中國革命的一些關鍵性命題。
2018-09-06
何吉賢
互動: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