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祥謙,1892年10月19日出生于福建閩侯縣尚干鎮的一戶貧農家庭。父親林其莊,是福州馬尾造船廠鍋爐工。母親翁氏,是個勤勞能干的農村婦女,操持一家人的生活。人生的坎坷經歷,磨煉出他鮮明的個性。
一.少年英雄:
1904年端午節,林祥謙和一群小朋友去觀看龍舟競賽,突然人群中發出一陣急促的呼救聲。原來是岸邊一個小女孩被歡騰的人群擠壓掉進江中。眼看那翻騰的浪花很快就把小女孩吞沒了,12歲的林祥謙毫不遲疑,勇猛地跳進江中,去追尋那被江水卷走的女孩。他使盡全身力氣,從江中把小女孩托出水面,救上龍舟。人們以敬佩的目光,盛贊這位勇敢的小英雄。
1905年,夏糧歉收,林祥謙全家盼著那棵祖傳的龍眼樹果實盡快成熟,好拿它換點錢糧度日。一天,三個地主的兒子偷偷爬上龍眼樹邊摘邊吃邊扔。眼看快要成熟的果實被糟蹋,林祥謙氣憤極了,上前喝令他們下來。這三個壞家伙下來后,竟將林祥謙圍起來毆打一頓。林祥謙憤慨地說:"難道窮人就該受欺侮嗎?"媽媽深怕孩子惹禍,連忙勸慰說:"孩子,人家有錢有勢,惹不得。"倔強的祥謙實在咽不下這口惡氣。當天夜晚,他約了幾個小伙伴,摸到地主宅前,用石頭猛砸他家屋頂,還在他家墻壁上寫下:"打倒財主仔!"五個大字。事后,林祥謙到馬尾找父親,想結交幾位朋友回來找地主算賬。飽經風霜的林其莊怕兒子回去會吃虧,就把他留在馬尾,送進一所小學讀了1年多的書。
二.學有所成:
1906年,父親變賣家當,籌借100元保證金,把14歲的祥謙送進馬尾造船廠當鉗工學徒。由于他聰明好學,很快掌握了鉗工技術。
這里的工人,每天勞動12小時,住的是骯臟潮濕的泥墻屋,20個人睡在一張通鋪上,擠得連翻個身子都困難。在廠里5年時間,他團結工人,與洋人、官僚資本家和工頭作斗爭。
1912年初,林祥謙通過技工考試,跨省進入武漢江岸鐵路工廠當鉗工,正式加入鐵路工人隊伍。
三.敢于斗爭:
這里工人所受的壓榨也是很殘酷的。林祥謙在工作期間想去廁所,卻被工頭攔住,被告知沒到時間,違反了廠規,最終林祥謙因為反抗“這條造孽的廠規”被罰兩天的工資。為了改善工人的政治和經濟地位,林祥謙和工友們曾開展小規模的罷工斗爭,也用過怠工的辦法來對付工頭的壓迫。
1917年秋,林祥謙的母親因勞累過度,貧病交迫,含恨離開了人世。林祥謙忍著巨大的悲痛,回家料理喪事,隨后又重返江岸。此后,他開始努力探索改變工人處境的道路。
當時的京漢鐵路既是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吸血管道,又是封建軍閥進行統治、互相混戰的工具。近3萬京漢鐵路工人過著"成年累月做馬牛,吃喝如豬穿如柳"的苦難生活。為了改善勞動條件,提高收入,林祥謙曾和工友們開展過罷工斗爭。但是,成效甚微。
四.走向革命:
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后,武漢黨組織負責人陳潭秋(中共創始人之一)、項英(后來是中共重要領導人 )等人經常深入到江岸區的鐵路工人中,宣傳革命道理,很快發現了富有反抗精神又有文化,還在工人中有著很高威望的林祥謙。在陳潭秋、項英等共產黨人的幫助下,林祥謙階級覺悟很快提高,開始走上革命道路。同年12月,林祥謙參加中共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武漢分部會議,并作為發起人之一籌備組織京漢鐵路江岸工人俱樂部。
1922年1月,江岸工人俱樂部成立,林祥謙被選為干事。由于他辦事公正,樂于助人,為工人謀利益,深受大家的信任和愛戴。
1922年夏天,林祥謙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不久當選為京漢鐵路江岸分工會委員長。林祥謙在會議上正式提出將工人俱樂部改名為工會。
林祥謙:“工會是干什么的呢?專替咱們工人辦事的!”
五.大義凌然:
為適應全國第一次工人運動日益高漲的形勢,京漢鐵路總工會籌委會經過多次醞釀籌備,決定于1923年2月1日在鄭州召開京漢鐵路總工會成立大會。
2月1日清晨,鄭州全城戒嚴。反動軍警荷槍實彈,如臨大敵。面對全副武裝的敵人,林祥謙、施洋和代表們毫不畏懼,沖破軍警的包圍圈,進入會場。在一片歡呼和口號聲中,宣告京漢鐵路總工會正式成立。
曾通電"保護勞工"的吳佩孚聞訊立即翻下臉來,下令鄭州警察局長黃殿辰武力制止開會。當天清晨,黃殿辰派出大批荷槍實彈的軍警,三步一崗,五步一哨,在鄭州全城實行戒嚴。當天下午,他們下令反動軍警占領總工會會所,驅逐工會工作人員,查抄總工會的文件材料,砸壞各單位贈送給大會的匾額和禮品,甚至包圍和監視代表們的住處。
當晚,林祥謙參加了總工會召開的緊急會議,決定向反動當局提出五項要求,限48小時內答復,否則將于2月4日舉行全路總同盟罷工。會議決定總工會移到江岸辦公,同時成立總罷工委員會,林祥謙被指定為江岸地區罷工總負責人。
第二天上午,林祥謙回到湖北江岸,隨即召開會員大會,傳達總工會關于發動全路總同盟大罷工的決定,號召工友們用最大的力量反抗軍閥的暴行。接著,林祥謙帶領工人們組織宣傳隊,貼標語、發傳單,揭露敵人罪行;成立調查隊,了解掌握敵人動態;擴大工人糾察隊,同時趕制鐵棍、木棒,準備自衛。2月3日晚,罷工的各項準備都已就緒。
2月4日上午9時,林祥謙接到總工會關于罷工的指示后,下達了罷工令。隨著第一聲汽笛的拉響,江岸機車廠所有的汽笛同時怒吼,響徹武漢三鎮。一場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政治大罷工,從江岸開始,沿著全長2400多華里的京漢鐵路向北迅速蔓延,在不到3小時內,勝利地實現了全路總罷工。京漢鐵路全線所有的客、貨、軍車一律停駛,震撼中外的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開始了。
京漢鐵路是舊中國重要的交通命脈,它的收入是直系軍閥頭子吳佩孚軍餉的主要來源之一。這次大罷工從政治、經濟上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和反動軍閥。
2月6日上午,湖北省工團聯合會組織2000多名代表來到江岸親切慰問罷工工人,江岸一萬多名群眾參加慰問大會。林祥謙在會上感謝各界群眾的聲援,揭露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的破壞陰謀,號召工人們加強團結,堅持罷工。會后,林祥謙和著名律師施洋帶領工人群眾舉行聲勢浩大的示威游行,沿途3000多名群眾自動加入游行隊伍。當隊伍經過沿江的帝國主義租界時,群眾不斷高呼:"打倒帝國主義!""打倒軍閥!""爭自由、爭人權。"等口號,情緒極為高昂。示威游行歷經兩小時才結束。
2月6日下午,漢口美、英總領事召集中外買辦資本家進行密謀策劃,并向北洋軍閥政府施壓。吳佩孚勾結帝國主義,決定對罷工的京漢鐵路工人進行殘酷鎮壓。
林祥謙意識到殘酷的斗爭即將到來。2月7日中午他把分工會的圖章藏在家里的炭火盆里,他做好了犧牲的準備,他鼓勵妻子說:"咱工人爭自由、爭人權是光明正大的。但敵人不會甘心,會下毒手的,咱要有思想準備。死了一個工人,會有千百萬工人站起來,革命最終一定會勝利。"
“一直到七號那天,軍閥感到這樣發展下去一定會損失很多收入。吳佩孚認識到要采取果斷措施,要不然鐵路癱瘓了,經濟命脈的血管就沒有了。”(林祥謙孫子林耀武)
7日下午5時20分,反動軍閥兩營士兵,包圍了江岸分工會會所,開始了瘋狂的射擊。在這場野蠻的屠殺中,江岸30多名工人犧牲,其中包括林祥謙的弟弟,200多人受傷,釀成了震驚中外的"二七慘案"。林祥謙帶領工人同前來鎮壓的反動軍隊進行了英勇搏斗,終因寡不敵眾,與十幾名工會領導人和工人代表被敵人逮捕。
當夜,天降大雪,敵人把林祥謙綁在江岸車站站臺的木樁上。督軍署參謀長張厚生以死威脅逼迫林祥謙下令復工,遭到林祥謙斷然拒絕。張厚生惡狠狠地命令劊子手舉刀砍向林祥謙左肩:"上不上工?"林祥謙斬釘截鐵地說:"上工要總工會下命令。我頭可斷,血可流,工不可復!"屠刀砍向林祥謙右肩,他血流如注,昏死過去。醒過來,敵人再次惡狠狠地問他:"現在怎么樣了?"林祥謙拼盡最后的力氣怒斥敵人:"現在還有什么話可說?可憐一個好好的中國,就斷送在你們這班軍閥手里了!"林祥謙壯烈犧牲,時年31歲。
“二七慘案”中,前后犧牲52人,受傷者300多人,被捕入獄者40多人,被開除而流亡者1000多人。
六.英靈永存:
1.后繼有人:
林祥謙犧牲時,他的女兒剛6歲,妻子陳桂貞正懷著三個月的身孕。林祥謙犧牲后,陳桂貞懷著孕還承擔著地下交通員的工作。直到1928年武漢“白色恐怖”空前嚴重,陳桂貞在黨組織和工會的幫助下,帶著兒女返回故鄉福建閩侯尚干鎮。
陳桂貞不想回老家,她要繼承烈士的遺志,參加黨,參加革命。黨組織的人說,你回去把小孩培養好,就是當前黨交給你的任務。”
回到老家后,陳桂貞以針線活和務農為生,抗戰開始后,她失去了和黨組織的聯系。直到新中國成立后,這位烈士的妻子和后人才被重新找到。
林耀武是林祥謙的大孫子,現任南昌鐵路局福州車輛段工會主席。福州林祥謙研究會會長。
林耀武和一個弟弟、兩個妹妹各有一個孩子,如今這4個獨生子女都已成年, “作為‘80后’‘90后’的新生代,他們的個性都比較強。在學校或是在工作單位,孩子們有時會表現得比較隨性,缺乏組織紀律觀念。每當發現有這種情形時,我們總是拿著爺爺的這句話作為孩子們的警示教育。”林耀武說。
2. 林祥謙是中共有史可查的第一位黨員烈士。
中國工人階級的杰出代表和中國工人運動的先驅者,他用自己的鮮血譜寫了為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而獻身的悲壯詩篇,他的不畏強暴,不怕犧牲,勇敢堅定,寧死不屈的大無畏精神,高度自覺的組織紀律性,以及全心全意為勞苦大眾求解放的崇高品質,為中國人民建立光輝的榜樣。
周恩來在1932年為紀念"二七"斗爭九周年撰寫了文章,高度評價了林祥謙等烈士創造的英雄業績。
為紀念這位工人運動的先驅者,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在福州修建了林祥謙烈士陵園,包括二七烈士紀念堂、陵墓、千人廣場和6米高的烈士花崗石雕像等建筑。紀念堂以豐富的圖片和資料,詳細介紹了林祥謙的生平事跡。
陵墓后面是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題寫的"二七烈士林祥謙之墓"的青石墓碑。陵園內蒼松繁茂,芳草如茵,守護著烈士不滅的英靈。
為了紀念林祥謙等烈士,1958年在武漢江岸修建了"二七"革命烈士紀念館和"二七"烈士紀念碑,同年9月16日,毛主席親筆題了"二七烈士紀念碑"七個大字。
2009年9月14日,林祥謙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之一。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