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印度發生一起很離譜的“國際事件”(不是外國女游客被輪奸事件,這在印度都不叫事兒),而是德國政要在新德里訪問時差點掛掉,起因是印度美食。
心虛的印度媒體沉默不語,但德國媒體把這事給捅了出來。
據德國《明鏡周刊》、德國電視1臺等德媒報道,上周六巴伐利亞州州長索德爾(Markus Söder)率團對印度進行為期四天的訪問,邀請索德爾來訪的是印度總理莫迪。
為什么莫迪會“不對等”地邀請一位德國州長?因為索德爾同時也是德國“基社盟”主席。
基社盟與基民盟組成的“聯盟黨”已贏得議會大選,“基民盟”主席默茨成為了德國新總理,所以索德爾的角色重要性不言而喻。
索德爾在出發前就開始夸印度,到了新德里之后,他就屁顛屁顛跑到街市去品嘗小吃了,看到他這幅期待美食的樣子,就知道他兇多吉少了。
被印度官員帶著走馬觀花吃了一圈后,他又去了錫克教社區,以拉近和當地人的感情。
他被包上了橘黃色頭巾,印度人請他攪拌寺廟大鍋飯。
于是,他又嘗了一點自己親手攪拌的大鍋飯。
然后他跟當地婦女一起做面包(德國媒體稱為面包),他又嘗了一點。
索德爾還抓緊時間發X,秀自己的頭巾,說自己今天吃到了美食。他對記者說:印度是一個令人著迷的國家。
索德爾顯然是高估自己的抗病毒能力,這一路吃下來,他是看不起印度街頭小吃的威力嗎?
回到賓館后,索德爾突然就成了噴射戰士,腹瀉不止,在大床和馬桶之間來回沖刺。
他的助理見狀不妙,趕緊讓德國大使館聯系醫生。
醫生趕到后,診斷他感染了嚴重的急性腸胃炎,并開了一些藥。
急性腸胃炎癥狀: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嚴重時會發熱、脫水。
第二天,他不得不取消了前往班加羅爾的行程,躺在酒店里哼哼。
德國媒體報道稱:索德爾現在很不幸地臥病在閑,無法繼續履行公務。
本來他在離開新德里前,還要會見莫迪,這下只能取消了。
其它行程由他的辦公廳主任赫爾曼(Florian Herrmann)帶團繼續進行。
索德爾一天都呆在賓館里,算是老實了,再也不敢上街去挑戰美食。
為了德印友誼,為了避免這趟行程引發不愉快,德國方面并沒有明確表示索德爾變成“噴射機”與印度食物有直接關聯。
印度方面暗示是他的自身原因造成健康問題。
索德爾在第三天早上,在X上發照片暗示自己不敢再吃印度食物。
他的酒店早餐只有一杯茶水和一塊吐司,一切盡在不言中。
服了嗎?服了。印度美食就是專治各種不服。
很多德國網友對他表示同情,稱他為德國經濟付出了自己的身體。
讓索德爾留在酒店養病,印度方面又覺得有點可惜了,得利用起來。
于是,印度外交部又熱情邀請他去新德里一個貧民窟看望兒童。
索德爾掙扎著參加了這一臨時安排的行程,并向貧民窟學校捐款一萬歐元。
走路的時候,他連腿都合不攏,參觀完學校,他還與印度外長蘇杰生會面,然后趕緊回賓館躺著,晚宴也不吃了。
歲月悠悠、人生苦短,58歲的人了,還要到印度冒這種險,教訓不可謂不深刻。
德國代表團真的不知道印度飲食的殺傷力嗎?
他們知道的,但索德爾的網絡人設是美食家、吃貨,平時特別喜歡曬自己的一日三餐。
他曬過紐倫堡腸、烤小排骨、小熊糖、冰淇淋、沙拉……與年輕人積極互動,并積累了50多萬粉絲。
去年3月,他來四川訪問的時候,也是各種曬美食。
他在X上稱“回鍋肉”為zweimal gekochter Schweinebauch,贊不絕口。
他率領的巴伐利亞代表團在四川看了大熊貓,參觀了武侯祠。
這個吃貨在成都一路吃下來,除了感到有點辣,全程開開心心。
今年,他把對中國的美好感覺代入到了印度,又去品嘗美食。
結果卻遭到了無情暴擊,連行程都無法完成。
巴伐利亞與四川是友好省州關系,這是默克爾制定的長遠戰略,也被稱為“東方合作計劃”。
那么,巴伐利亞怎么又跟卡納塔克邦(班加羅爾所在邦)結成了“合作省份”?
這事跟“交通燈”聯盟執政有直接關系。
默克爾的東方合作重點就是中國,很多德國企業都是在這一大政策框架下紛紛來到中國的。
但“交通燈”卻修改了默克爾的政策,把重點放在了印度。
如果說朔爾茨是被德國企業押著來中國訪問,那么,德國企業則是被朔爾茨押著去印度訪問,朔爾茨對印度進行了總共三次訪問。
2022年12月,蹦床運動員訪問新德里時,她還公開提出了德印“共同應對中國威脅”的話題。
也就是說,德國是出于政治而非經濟目的去接近印度的。
巴伐利亞作為德國經濟最發達的州之一,索德爾也只能跟進聯邦政府的“新東方計劃”。
把印度媒體報道,巴伐利亞已有350家企業在印度設立了辦事處,并在談判投資設廠問題。
雙方合作重點在被稱為“印度硅谷”的班加羅爾,德國政府甚至想從印度引進人才到德國,也不知道“交通燈”是怎么想的。
巴伐利亞州素有“大企業之鄉”之稱,是德國面積最大的州,慕尼黑是德國經濟中心之一。全州人口超過1300萬,GDP約為7200億歐元,占德國GDP總量18%以上。
西門子、阿迪達斯、奧迪、寶馬等多家知名企業的總部都位于巴伐利亞。
但這些企業都沒有投資印度的積極意愿,貝爾伯克這些政客推動了三年,也沒有企業邁出真實的一步。
很多德國企業是了解印度真實環境的,包括社會環境和投資環境。
在印度噴射的何止是索德爾?
2月1日,印度孟買舉辦125K網球賽。
2號種子日本選手日比野菜緒首輪被淘汰,她在酒店食物中毒,噴射一天,比賽當天連腿都在發抖。
開賽僅僅72小時,頭號種子瑪莉亞及馮戴希曼、宮崎百合子也因腹瀉中途退賽。
此外,讓讓、格魯什科、貝克塔斯、岡村恭香等運動員腹瀉棄賽,有女運動員甚至打著打著中斷比賽,逃命似地飛奔到廁所。
印度本土選手則喝著奶茶吃著餅,輕輕松松地順利晉級。
這件事震驚了國際網球聯合會,要多離譜有多離譜,簡直防不勝防!
就這,印度還要申辦奧運會呢。
難道是機智的印度人從這里看到了金牌大豐收的機會?
盡管印度亂像不斷,但西方還傾向于支持印度申辦。
西方和印度就這樣互騙互愛。
索德爾此行真實目的是向印度推銷德國軍火。
他在最后一天跟印度外長蘇杰生會晤后表示,“印度人有興趣從我們這里采購武器。”
印度人目前對對金牛座巡航導彈很感興趣,對德國潛艇也興致頗高。
索德爾此行是在為新內閣開拓軍火市場做準備的。
此外,巴伐利亞州還想開拓德國汽車的海外新市場。
印度則非常渴望得到巴伐利亞大企業的投資,并在班加羅爾設廠。
印度的“殺豬盤”、“殺豬刀”都準備好了,就等德國人進場。你要我買軍火,你總得讓我得到點什么吧。
不過,索德爾在印度變成“噴射機”一事,也令德印合作前景蒙上了陰影。
之前被“交通燈”聯盟包裝得很漂亮的印度形象出現了問題。
德國對印度的態度,其實也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西方對印度的態度。
它們在輿論場上對印度確實很有好感,印度也陶醉于這種高帽--中國行,我也行。
說到底,西方關愛印度,就是因為印度是一個對西方毫無威脅的國家,而且印度還得到了西方的“民主”認證。
如果不是印度太過拉胯的話,它們早就過來幫助印度了,想給中國制造一些壓力。
從某種角度來說,印度這個樣子,還能繼續滿足西方人心里的優越感。
但印度用自身的表現,一次又一次地證明,它真的是爛泥扶不上墻。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