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埃隆·馬斯克宣布,將于2025年5月辭去美國政府效率部(DOGE)職務,這場持續僅130天的“美國版百日維新”以黯然退場告終。作為特斯拉CEO、全球首富和特朗普政府改革先鋒的馬斯克,其政治實驗的失敗不僅折射出美國政治生態的深層矛盾,更揭示了資產階級革命的本質性缺陷——在利益與權力的結構性沖突中,資產階級的軟弱性與妥協性注定其無法徹底突破舊秩序。本文以馬斯克改革為切口,結合歷史比較與政治經濟學視角,剖析資產階級革命在當代的困境。
一、馬斯克改革:資產階級技術精英的體制內突圍與歷史宿命
?。ㄒ唬┵Y本主義生產關系框架下的“革命”悖論
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中指出,資產階級革命總是戴著“舊制度的幽靈”進行自我否定。馬斯克主導的政府效率部改革,表面上以“鏈鋸式削減1萬億美元赤字”為目標,實則是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在信息時代陷入了根本性和結構性的矛盾。
1.技術理性與資本邏輯的媾和。特朗普—馬斯克兩個商人將其“降本增效”的企業管理邏輯移植政府治理,以日均削減40億美元財政浪費為改革目標進行政府改革,看似踐行了馬克思批判的“資本無限增殖的欲望”(《資本論》第一卷)。但裁員7.5萬公務員節省的1300億美元,本質是資產階級對剩余價值再分配的強化——通過壓縮公共部門勞動力成本,將更多社會財富轉移至壟斷資本集團。特斯拉股價因政策紅利暴漲45%的實質,正是列寧所說的“金融資本與政治權力的直接融合”(《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
2.權力依附性的結構性困境。改革完全依賴特朗普的行政授權,未經國會立法程序,暴露資產階級革命的致命缺陷:當馬斯克試圖以AI審計揭露國防部與軍工復合體的利益輸送時,立即遭遇特朗普施壓叫停。這印證了馬克思的論斷——“現代國家政權不過是管理整個資產階級共同事務的委員會”(《共產黨宣言》),任何觸及壟斷資本核心利益的改革都將被權力機器反噬。
(二)技術精英的“理性僭越”與歷史宿命
當馬斯克宣稱“算法能消除90%官僚主義”時,技術精英的革命幻覺已然暴露其階級局限性。這種試圖用硅谷代碼覆蓋政治圖譜的“理性僭越”,恰恰印證了葛蘭西在《獄中札記》中的警示:“技術專家的獨裁不過是資本統治的具象化面具”。資產階級技術精英的體制內突圍,注定在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再生產的歷史漩渦中走向自我解構。
1.工具理性對政治生態的異化改造。馬斯克改革將政府效能簡化為“財政收支表上的數字游戲”,這種技術拜物教遮蔽了更深層的制度危機。當SpaceX工程師團隊主導的AI審計系統遭遇五角大樓數據封鎖時,暴露出資產階級技術精英對政治經濟學的致命誤判——正如盧卡奇在《歷史與階級意識》中指出的,物化意識使得技術專家“將社會關系曲解為第二自然”。公務員裁員帶來的政府職能真空,導致佛羅里達州醫療補助系統癱瘓,正是技術理性消解公共治理復雜性的現實反噬。
2.新精英集團與舊權力結構的互斥性矛盾。馬斯克在國防采購改革中提出的“星鏈化監管體系”,本質上是要將波音、洛克希德·馬丁等傳統軍工集團納入數字寡頭的控制版圖。這種“硅谷—華爾街復合體”對“軍工—能源復合體”的替代企圖,激起了建制派的瘋狂反撲。當參議院多數黨領袖舒默公開指責馬斯克“用加密貨幣思維解構國家安全”時,資產階級內部不同壟斷集團間的權力洗牌已然白熱化。這種撕裂恰恰印證了阿爾都塞關于“意識形態國家機器再生產滯后性”的論述——技術精英的體制突圍必然遭遇舊權力結構的暴力鎮壓。
3.社會基礎薄弱的先天缺陷。改革派在清潔能源補貼轉移支付問題上的妥協,暴露出技術精英政治聯盟的脆弱性。當馬斯克為爭取傳統能源集團支持,將光伏產業稅收優惠削減37%時,其宣稱的“科技平權”敘事瞬間崩塌。這種首鼠兩端的改革路線,正如普蘭查斯在《政治權力與社會階級》中所揭示的,資產階級不同派別的斗爭“永遠在維護資本主義根本制度的前提下進行”。技術精英試圖用推特民粹主義替代實質性社會動員,最終在卡車司機工會與科技新貴的雙重夾擊中陷入孤立。
二、改革潰敗的政治經濟學本質:資產階級的階級局限性
?。ㄒ唬┙洕A與上層建筑的撕裂性沖突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中揭示,資產階級國家本質是“鎮壓被壓迫階級的機器”。DOGE改革的潰敗恰是這一理論的當代注腳。
1.階級利益同構化的自我鎖死。當改革觸及軍工復合體(國防部虛假合同)、金融寡頭(社保資金黑幕)時,資產階級內部立即形成聯合抵制力量和體系。特朗普為維護選舉基本盤,向軍工集團妥協并取消特斯拉關稅豁免,證明列寧揭示的真理——“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壟斷資本必然控制國家機器”(《國家與革命》)。
2.虛假的“去政治化”敘事破產。馬斯克宣稱“去政治化”改革,卻通過X平臺操控威斯康星州最高法院選舉,向選民發放簽名獎勵金。這種用技術資本重構政治生態的嘗試,恰恰暴露資產階級“自由市場”神話背后的權力操控本質。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批判的“異化勞動”,在此轉化為“算法權力異化”——DOGE壟斷數據審計權催生出新的專制形態。
?。ǘ╇A級聯盟的脆弱性與歷史周期律
1.與無產階級的徹底決裂。裁員導致350萬公務員家庭陷入經濟困境,引發全國罷工浪潮。資產階級試圖以“效率革命”掩蓋剝削本質,一如馬克思所言:“當無產階級開始帶著自己的要求登上舞臺時,資產階級革命就結束了”(《1848年至1850年的法蘭西階級斗爭》)。
2.與舊統治集團的妥協共生。馬斯克揭露國會成員“年薪20萬卻(擁有)資產2000萬”的腐敗,看似挑戰政治世家,實則是通過特斯拉海外工廠建設與跨國資本達成新的分贓協議。這種“反貪腐”表演恰是資產階級內部權力再分配的典型手段,印證了毛主席早期的洞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徹底性,只有在無產階級領導下才能實現”(《新民主主義論》)。
三、資產階級革命的歷史局限:基于馬克思主義的當代批判
?。ㄒ唬┵Y本增殖邏輯的制度性反噬
1.短期利益與長期統治的矛盾。特斯拉股價因社會動蕩暴跌45%,迫使馬斯克優先維護股東利益。這完美演繹了馬克思對資本本性的揭示——“如果有10%的利潤,資本就會保證到處被使用;有300%的利潤,資本就敢犯任何罪行”(《資本論》)。
2.技術烏托邦的階級屬性。DOGE的AI審計系統雖揭露腐敗,但其算法設計回避了財富分配的結構性不公。正如法蘭克福學派批判的“技術理性即統治理性”,資產階級技術精英的改革本質是“用更高效的剝削方式維護階級統治”(霍克海默《啟蒙辯證法》)。
?。ǘ椪w制的階級本質再確認
1.三權分立神話的瓦解。馬斯克直接插手五角大樓、NASA等機構決策,打破美國200余年的“旋轉門”潛規則。這種“一元行政集權”實踐,暴露資產階級憲政的本質——如馬克思所言“不過是管理資產階級共同事務的委員會”(《共產黨宣言》),所謂制衡機制在階級利益面前不堪一擊。
2.“美國優先”的帝國主義本質。削減對外援助動搖全球霸權體系時,軍工復合體立即反撲。這印證了列寧的判斷——帝國主義國家“把壟斷權擴展到一切可能的地方”(《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任何損害壟斷資本全球擴張的改革必然失敗。
四、歷史唯物主義的現實啟示:無產階級革命的歷史必然性
?。ㄒ唬┵Y產階級革命的未完成性
列寧在《社會民主黨在民主革命中的兩種策略》中強調,資產階級已喪失革命徹底性。馬斯克改革在130天內崩潰,正是當代資本主義無法克服基本矛盾的鐵證——生產社會化與生產資料私有制的根本沖突。
?。ǘ┬赂锩黧w的生成邏輯
1.技術無產階級的覺醒。硅谷工程師遭遇“17份工作壓榨”,零工經濟勞動者深陷算法剝削,這些“腦力無產者”正形成新階級聯盟。正如馬克思預見——“隨著工業進步,無產階級不僅人數增加,而且結合成更大集體”(《共產黨宣言》)。
2.社會主義制度的比較優勢。中國全過程民主對“改革—反彈”循環的突破,證明只有消滅生產資料的私有制壟斷,才能實現效率與公平的真正統一——這正是馬克思設想的“自由人聯合體”(《資本論》第三卷)的初級階段實踐。
(三)人類解放道路的再出發
馬斯克的失敗,給于當代階級社會以極大的警示:在資本主義框架內尋求改良,終究是“用特權來反對特權”(馬克思《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唯有通過無產階級革命打破國家機器,建立以公有制為基礎的新型治理體系,才能實現人的全面解放,這是歷史唯物主義留給21世紀的根本啟示。
結論:資本主義文明的歷史終局與美國帝國的結構性崩塌
馬斯克的“百日維新”潰敗與特朗普政府的政治實踐,構成了一部資本主義制度的當代病理學報告。這場未竟的“革命”絕非偶然,而是資本主義文明步入系統性衰亡期的必然表征,其歷史意義遠超個人或政黨的成敗,直指馬克思所揭示的“兩個必然”規律(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社會主義必然勝利)在21世紀的現實展開。
(一)資產階級革命的終極困境:自我否定的歷史鐵律
特朗普—馬斯克改革的失敗,徹底暴露資產階級革命的本質性悖論——它既是舊制度的掘墓人,又是新壓迫的締造者。當改革者試圖以“技術理性”和“效率革命”修補資本主義制度時,卻陷入馬克思在《資本論》中預言的困境:“資本本身成了它自己的限制”。特朗普政府以“美國優先”(MAGA)名義推動的關稅戰、產業回流和軍工擴張,表面上是對全球化資本主義的“修正”,實則是金融壟斷資本對剩余價值的掠奪升級。這種“改革”注定無法突破列寧所指出的帝國主義階段的基本矛盾——壟斷資本無限擴張與社會化大生產的根本對立。當馬斯克試圖用AI算法清洗官僚體系時,其本質不過是“用機器統治替代人的統治”(馬克思《哲學的貧困》),最終仍服務于資本增殖的終極目標。
?。ǘ┟览麍缘蹏乃ネ鲛q證法:從“山巔之城”到“霸權墳場”
當下,美國憲政體制的潰爛,印證了恩格斯在《反杜林論》中的論斷:“國家再好也不過是在爭取階級統治的斗爭中獲勝的無產階級所繼承下來的一個禍害”。特朗普政府的政治實踐,將這種“禍害”推向極致——
制度性內耗的癌變:兩黨建制派與民粹勢力的廝殺,本質是壟斷資本不同集團的利益爭奪。所謂“國會山騷亂”“通俄門調查”等政治鬧劇,不過是資產階級各派系“用民主外衣包裝專政實質”的表演(列寧《無產階級革命和叛徒考茨基》)。
霸權體系的崩解:從阿富汗撤軍的潰敗到美元信用體系的動搖,暴露出美帝國主義“軍事—金融復合體”的結構性危機。正如馬克思分析羅馬帝國衰亡時指出的,“當剝削制度不能再以進步形式維持時,它就變成純粹的反動”(《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
文明道義的破產:對TikTok的野蠻封殺、對中國科技企業的全球圍剿,挑起全球“對等關稅”戰,標志著美國已喪失資本主義上升期的進步性,徹底淪為“阻礙人類文明發展的反動力量”(毛澤東《新民主主義論》)。
(三)歷史唯物主義的終極審判:社會主義文明的曙光
特朗普—馬斯克改革的潰敗,為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提供了最新鐵證——
資本主義滅亡的加速度:根據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數據,美國基尼系數已達0.48(警戒線為0.4),3800萬人依賴食品券生存。這種“一端積累財富,一端積累貧困”的極化(馬克思《資本論》),正在孕育無產階級革命的新主體——被算法剝削的零工勞動者、背負學貸的知識工人、被AI替代的中產白領,他們將以“更徹底、更覺悟”的姿態登上歷史舞臺。
被社會主義替代的必然性:中國全過程民主對“金錢政治”的超越,共同富裕實踐對貧富分化的遏制,證明“在資本主義時代的成就基礎上,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馬克思《資本論》第三卷)的歷史道路已然貫通。當美國深陷“國會縱火案式”政治鬧劇時,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型文明形態正在創造人類治理的新范式。
這場未竟的“美國維新”,最終成為資本主義文明的墓志銘——它用改革者的絕望、統治者的瘋狂、無產者的覺醒,共同書寫了《共產黨宣言》在21世紀的新注腳:“資產階級不僅鍛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還產生了將要運用這種武器的人……現代無產階級。”當自由女神像的火炬在帝國斜陽中逐漸暗淡時,歷史的天平正不可逆轉地傾向人類解放的新紀元。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